希望国家不要再每年为老年人上调养老金了?专家给出了三个理由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老有所保”应该是许多打工人奋斗的理由,随着近两年经济高速发展,物价也随着增加,国家为了能够让老年人适应如今的消费环境,这几年来,多次上调养老金, 可是有的专家却出来发言说,希望国家不要再年年上调养老金了,并且给出了三个理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你是2005年之后退休的,那么恭喜你!因为自2005年之后,国家便开始逐年对养老金进行了一个提升。让老年人的退休福利越来越好。

“尊老爱幼”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何况物价这两年的变化太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许你吃一碗馄饨最多只要两三块钱,可如今,一碗馄饨已经飙到了十几元乃至二十几元,涨幅直接超过百分之二百。由此看来国家上调养老金实属情理之中。

不过对于这一人之常情,北京大学社会学领域的教授姚洋却保持着不同意见,他认为国家没有必要每年都上调保险金,并且给出了三条理由,引发了不小的社会轰动,那么究竟为什么姚洋会说出这种有悖社会常理的“狂言”?这三条理由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首先,姚洋认为,当前我国虽然保持着繁荣昌盛的良好上升势头,可由于近两年的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经济压力正在逐渐增加。

比如,我国上半年的GDP罕见地出现了下滑趋势,仅有百分之五点五的增长,原因很简单,那便是在前几年大火的进出口贸易和物流等产业出现了严重的滑铁卢和亏损。

当然这其中还不包括,在2020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式微的房地产产业,行业的不景气意味着年轻人失业,难就业的问题逐渐增加,大家的钱包越来越紧,可是在这个时候,国家依然选择给老年人增加养老金,每个老人看似只多了几百块钱,可别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把这些钱全加起来,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所以姚洋教授认为,当前国家还是应该大力扶持新兴产业,让更多的尤其是高学历,高能力的年轻人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养老金的事情可以等到经济状况好转时再增长也不迟。

当然,这条观点一出来,就引发了比较大的议论,很多网友就说了“咱们国家现在不至于这么不景气吧!还要从老年人身上拿钱”......

确实这就好像你老板每个月都给你发奖金。结果这个月突然宣布后面几个月的奖金没有了,原因是公司经济状况不好,一般人听了肯定接受不了。当然更多的老板还是会选择打肿脸充胖子,毕竟这种提前说好的东西,说停就停,面子上多少有点挂不住。

一个老板尚且如此,更何况国家,如果因为经济问题而取消养老金的逐年递增, 岂不是正好落入了西方某些国家蓄意已久的舆论陷阱之中,恐怕那时岛上的人,就不止是说我们“吃不起茶叶蛋那么简单”。

但说到底,姚洋教授的这一观点,也是从目前经济形势出发,这两年“失业潮”一阵又一阵,不少大学生都选择了送外卖,跑车的行业,可以看出经济形势是有点不景气。所以这一条有争议但合乎情理。

第二,姚洋教授认为,我国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比较严重。我们都知道,养老金的起源点是来自于社保,你交多少社保和退休之后能够获得多少的养老金是直接挂钩的,

而国家给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金,主要也是从社保中获得,那么如今养老金提升意味着在工作中的年轻人社保的压力增加,我国目前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

本身能够参与工作的年轻人数量已经有所减少,增加了社保的金额,虽然看是一笔对未来的投资,可如果你要是在街上去问那些二十多岁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一定是选择工资高,社保少的那一份工作,为什么?

因为当下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普遍满足于当下,不少年轻人都抱怨过社保的压力过大,姚洋教授认为需要给年轻人适当减减负。

毕竟房贷、车贷.......如果再加上一笔高额的社保,那不少年轻人可能月初就要“吃土”了。

第三点,姚洋教授认为,养老金的上调从表面上看是皆大欢喜,可养老金制度背后的不平衡,可能会因为上调使得社会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简单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好比你每个月的养老金有一万块,那么上调百分之三,你就可以多拿三百块钱,可如果你每个月的养老金只有三千元,那么上调百分之三,到手上恐怕只有可怜的九十块钱。

这一个月就两百多的差额,那么一年下来差了多少,更何况养老金的涨调是每一年都有的,因为基数的不一样,每一年的上调只会让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制造更多的社会矛盾。

这一点看来,姚洋教授表面上是在说养老金涨调的问题,实际上是在说养老金本身分配的不均衡,与其一味的盲目增长,不如统筹规划,顺带缩小一下各人养老金之间的差距。

当然,不出意外,这一条也是争议最大的,众所周知,我国的养老金一直有着多缴多得,长交多得的原理,一些本身在年轻人时期就缴纳社保数额较大的人认为,自己曾经就付出的多,如今得到这么多也是理所应当。

其实,说得也非常有道理,只不过是和姚洋教授看问题的观点不一样,姚洋教授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认为这样的上涨是会造成社会矛盾的,假如一个人从退休到离世中间有20年的时间,那么每年比别人多年几千块,一共算下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确实看下来对许多人不公平。

这便是姚洋教授的三个观点,可以说出来之后,在社会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随着,社会综合素质和国家实力的提升,大家对于老年人的尊重和爱护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然而,近几年来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矛盾好像也在逐步增加。

比如,上个月刚在短视频平台上爆出来的“沈阳一老人因为年轻人坐了爱心座对其破口大骂”的新闻,新闻一出来就引发了不少的网友评论,有的网友表示“爱心座就是给老年人坐的,年轻人不应该霸占”有人表示“那个时候正好是下班高峰期,刚结束一天的年轻人坐一下,休息一下也没什么毛病”.......

无独有偶,没过几天“上海一位阿姨因为地铁上没有年轻人给自己让座便破口大骂”的事情也冲上了热搜,类似的新闻还有很多,而这正是当下社会问题的展现,老年人坐爱心座,没毛病,因为爱心座就是给老人设定的。

可是不管怎么样,让不让座只是道德问题,还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沈阳老人在上车时确实是下班的高峰期,年轻人工作累了在车上打个盹,休息一下完全情有可原。

如果真的是腿脚不方便,或者想要休息,大可以将人叫醒并且直接阐述自己的理由,相信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会起身让座,毕竟人家也是在睡觉,没法知道你自身有什么问题,而且现在的社交媒体这么发达,小伙子不让坐肯定会遭到一阵的口诛笔伐。

可是,这些被曝光的大爷大妈们偏偏选择了“下策”对年轻人大声辱骂,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绑架别人,让自己原本有利的局面变得不利。

而这些,就是当下社会问题的体现,也是为什么在国家这些年逐年增加社保后,引起许多人不满的原因所在。

就比如姚洋教授,作为一个北大的教授,他退休之后的待遇可以说原本就是让人十分羡慕,随着养老金的逐年递增,只会对他有百利而无一害。

可是为什么姚洋教授要站出来反对,从他的三点理由可以看出,逐年递增的保险金,对国家,对社会已经带来了许多明显的问题,当下我们的重点应该是要率先去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坐视不管。

像前文提到的大爷大妈们骂街的事情,年轻人没有让位置固然有错,可是在公共场合对别人进行辱骂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按理说是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批评教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我国千百年的传统美德”养老金的增加体现了国家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可是老少之间裂痕问题严重,国家经济环境不景气的问题的的确确是存在的,那么我们在给老人关心的同时,是不是也要想方设法的去解决这些问题,感谢姚洋教授能够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姚洋教授的格局令人敬佩,也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理性地去看待这三个观点,这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认真地分析了我国当前现状,提出这些个人见解。

试想面对目前的问题,我们如果没有良好的应对方针,只知道一味地打钱,最终的结果和那些放任富二代从而导致孩子误入歧途的父母有什么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养老金   老年人   理由   国家   不景气   社会问题   块钱   社保   爱心   确实   观点   老人   教授   年轻人   专家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