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拍好非遗?这些影视综里也许有答案

从前,一听到非遗二字,总有种“不明觉厉”之感。这些年,非遗正渐渐揭开神秘面纱——

以非遗为主题的各类综艺、电视剧、纪录片等,展现精妙绝伦的非遗技艺,传播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让人们渐渐“明”非遗,仍然“觉厉”。

非遗+综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在热播的《非遗里的中国》,从名字便可知晓,是一档以非遗为主题的大型文化节目。

雅致类玉的龙泉青瓷、精微透妙的莆田木雕、别具韵味的南国潮音……节目走进十多省,以沉浸体验、还原绝技等方式打开非遗,同时还呈现了非遗在当代的创新成果,让观众感知其中的传承创新。

此外,节目中的创新秀演也令人眼前一亮。每一舞每一曲,阐释着非遗所蕴含的东方生活美学,让非遗“活化”绽放。你永远可以相信总台审美!

另一档非遗文化寻访特别节目《艺览吾“遗”》融入潮流元素,以新潮方式展现非遗:用街舞的方式表现关东泥人张、用歌曲《稻香》伴随传统冰灯制作技艺、用魔术来比拟非遗人精湛的技艺……

此外,这档节目还聚焦非遗的历史变迁、非遗传承人的生活情况,传达出浓浓的“人情味儿”,让观众认知非遗不但承担着独特的民族记忆,更是承载了很多非遗人的情感。

总台另一档特别节目《非遗公开课》,则以专家授课、传承人讲解展示等形式,带观众走进文化课堂。有重返校园听老师讲课内味儿了!

非遗+电视剧

在电视剧里,也常能看到非遗元素。从锦上添花到助推剧情发展,非遗与影视融合得越来越巧妙。

非遗文化都市剧《正好遇见你》的叙事方式就饶有新意,以“剧中剧”的形式,讲述文艺编导鱼在藻、青年文物专家陶唐为核心的综艺团队共同推出一档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故事。

花丝镶嵌、缂丝、沪式旗袍、玉雕等16项非遗,随着剧情一一展现。三十多集的篇幅,专门对准非遗,用网友的话说,这在影视剧界也算得上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应该很少人知道,日常吃的佐粥小菜里也有非遗。京味儿十足的《芝麻胡同》,从酱菜入手,表现主角一家经营酱菜铺生意的烟火生活。该剧将非遗酱菜制作工艺首次通过影视剧表现,上屉、打耙、踩黄子……一招一式还原技艺。下次吃酱菜,记住仔细品尝哦。

还有以戏曲题材为主线的《鬓边不是海棠红》,将京剧、京绣等非遗融入影视表达,讲述主角在振兴国粹京剧的同时,坚守民族大义、保家卫国的故事。剧中一唱一念,皆是风韵;服装一针一线,皆是匠心。

非遗+纪录片

纪录片,更是非遗频繁“露脸”的“大舞台”。

“想当年,山泉水里泡过澡,利坯刀上修过脚,柴窑里头蒸桑拿,天台顶上吹过风……外壳很坚硬,内心很纯真,这辈子,真不容易。”在专门讲瓷器的《我是你的瓷儿》里,瓷器个个都是有故事的同学。

该片短篇幅、小体量,特别聚焦颜色与瓷器之间的“爱恨情仇”,用拟人化、个性化的解说,赋予瓷器有趣的灵魂,严肃又活泼。

《了不起的匠人》在展现细腻唯美的非遗制作之外,更着重讲述匠人的故事。无匠人,不非遗。每位匠人鲜明迥异的性格、更深层次的“师徒”传承,让观众领略额东方之美的同时,深入了解到非遗背后的东方文化基因。

纪录片《传承》打开“格局”,道、金、木、水、火、土、和,七个主题囊括了凉茶、钻木取火、呼麦、地戏等多项非遗,借由海峡两岸50位文化传承人的精彩技艺和人生故事,深刻展示海峡两岸在中华传统文化上的同宗同源、一脉相承

或以为大主题,或以为故事切口,或以为剧情“助推器”,非遗在影视综里大放异彩。近年来,越来越多影视作品关注非遗,为非遗传承推广尽己之力,这无疑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

讲述非遗的影视综当然不止本文所列,非遗也绝非只在影视作品中“刷脸”。当屏幕中的非遗走进现实生活,又能吸引更多人线下参与、体验传统文化,尽显非遗在文旅推动中的潜力

贵州村超中场表演的侗族大歌、芦笙舞,少数民族特色让现场球迷沉醉不已;体验扎染、制作鲜花饼,成为游客在云南旅游的打卡项;近期引发热议的“景漂”,又为年轻人种草了景德镇瓷器,不少人特意前往景德镇“淘”瓷旅游……

非遗,正在从“鲜为人知”走向“人尽皆知”的路上,对其越了解,越能发现它的魅力。

非遗还有多少种打开方式?不妨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遗文   景德镇   匠人   总台   酱菜   瓷器   纪录片   技艺   答案   方式   故事   影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