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水龙池子又现水波漾溢,大鲍岛喷泉秀精彩亮相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1日讯 伴随着一曲《少年》,一道道水柱喷射而出,随乐起舞;炫酷的灯光不断变幻,色彩缤纷;整个圆形的地面,因着灯光与水柱的交织,开出了一朵摇曳的奇花。音乐声、水声和居民的掌声、相机的咔嚓声以及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声音,成为带着清凉的夏日立体画面。

这里就是水龙池子,随着第二届上街里·啤酒节的到来,精彩的喷泉灯光秀上演。

水井与水龙池子

水龙池子所在的区域,常被人以“三角地”称之,它位于四方路、黄岛路和易州路交错形成的地块。

众所周知,早期青岛道路的形成,往往“因形就势”。从观象山西麓顺势而下的四方路和黄岛路,自然地相交,形成了夹角,再被纵向的易州路切割,三角地便形成了。这里位于大鲍岛华人区中心,是天然的公共区域。

也正因如此,在它的边上早早建起了有名的“四方路大茅房”。在不通上下水的城市建设初期,因为“内急”所需,人们自然地向此聚集。

在成为“水龙池子”之前,早期的大鲍岛居民使用的是这里的井水。不惟大鲍岛,德国侵占青岛后,在兴建供水工程之前,曾掘水井160处,这些太平井作为社会自备水源一直被沿用。

大茅房地块公共水龙头。

青岛文史学者李明表示,尽管1901年9月13日海泊河水厂开始供水,并在观象山上建有水池,但其最早供应的是欧人区,华人区依靠的仍然是井水。在1924年胶澳商埠水道局绘制的《青岛井户图》上,密密麻麻的水井让人明白,管道自来水并未延伸到千家万户。

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三角地水井并非我们常见的辘轳打水,而是采用机器抽水。源源不断的水喷涌而出,犹如血脉托起了大鲍岛的发展,也滋润了人们的生活。

至于水龙池子本身,其具体建设时间目前虽然尚未发现明确档案记录,但在德占时期确实已经作为洗衣池而存在。

1925年,财政科水道营业主任姜之杰的呈件,讲述了水龙池子的缘起和历程:“查本埠市内溪沼不多,浣涤向不便利,德国管时代已于四方路、广州路、台东镇筑设洗衣池三处,及日管时代又于李村路增筑一处专备市内贫民洗涤衣物。我国接收以来,除台东镇及李村路两处未使用外,四方路、李村路两处每年夏季开放……”

写给洗衣女的诗

在青岛城市发展史上,淡水一直困扰着当政者,也困扰着居民生活。也许正因为如此,水龙池子里激荡的水波,让人们非常亲近。以至于有人专门为此写诗,并把在此洗衣的妇女比作浣纱的西施。

青岛诗人、教育名家刘少文在《青岛百吟》中赋诗曰:绿水阴阴池水清,低头无语各含情。此中不少倾城色,西子缘何得重名。

大茅房地块公共水龙头增加水龙头后。

另一段话则记载了当时的场景:“洗衣池在四方路,以备贫家妇女洗涤着,四围绿树,隔绝炎曦。儇薄子(巧佞轻佻的人,这里指游手好闲之人)往往三五成群,眈眈遥瞩,窃窃品题,甚可恨也。”

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这里环境不错,周边种着绿树,树下阴凉,妇女洗衣服,不至于受到炎炎日光的暴晒。至于远远围观、品头论足的“儇薄子”,在当时也许不妥当,但在今天看来倒也无可厚非。何况妇女中有“不少倾城色”,不惹人注目也难。

记载水龙池子的诗不止这一首。1938年5月19日的《青岛新民报社》上,也刊载了一首洗衣池的小诗:春风轻拂素罗衣,薄干微闻笑语时。试问四方池畔望,浣纱今亦有西施。

同样是把妇女洗衣比作西施浣纱,可见在不少文人眼里,这里还是有一些民俗风情的。

天然的市井底色

曾有文章记载旧时期水龙池子的样貌:东南角有一处街头公共水栓,周边老百姓饮水可到此挑水,这里有政府安排的专人在此卖水。“三角地”中央有三条石板砌成的水槽,百姓可在水槽边接水、洗衣、洗菜。旁边还有一口水井,供水紧张时可用井水解困。

公共水龙。

由于百姓聚集,张家长李家短的故事也在此发酵,浓郁的市井文化很快滋长。那些发生在德县路以南的大事,还有那些中山路的风风雨雨,都会变成各种传说,在这里口口相传。

巨大的“流量”,让水龙池子周边商户云集。“万香斋酱肉”“三聚成酱肉”“天宝银楼”“瑞芬茶庄”“万福临糕点”“天德塘”“苟不理包子”等,均为青岛的知名店铺,它们与水龙池子一起成为大鲍岛人气最旺的地方。

上个世纪30年代初,大鲍岛的建筑也进行了大规模更新换代。老楼旧房被拆除,新式里院崛起。我们在大多数里院的介绍里都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建于这个时期,也奠定了今天的老城风貌。随之而来的是供水的变化,管道供水进入新里院,三角地集中供水成为历史。

继而,这里变成了马路市场,人气依旧。逢年过节时还会有小型的庙会集市,说书、拉洋片、杂耍、说相声等,上演着活色生香的人间烟火。如此场景,也保存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生的青岛人的脑海里。《鲁海说青岛·青岛掌故》中就曾这样描述:“这里是小时候最喜欢的地方,我最爱听相声,没钱站着听,还有耍猴演小戏的。”

曾建有“大水池子”

水龙池子后期的演变很多人并未提及。但可以确认的是,这里建起了一座大水池。青岛文史爱好者、曾担任市南区政协委员的徐建军对此印象极深。

徐建军原来住在济宁支路的珠江里,在他记忆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三角地建有一座很大的混凝土水池,大约十六七米见方。水池的四壁高出地面,在上面又安装了铸铁栏杆,总高度在1.5米左右。正因为如此,大家都称呼这个地方叫“大水池子”。池子里面常年有水,主要是用于消防。

在城区狭小、人口越来越密集的情况下,公共空地自然地被压缩占用。上世纪70年代,大水池子被拆除,新建了一幢两层建筑,这就是国营四方路蔬菜副食品商场(老百姓习惯称呼为四方路菜店)。上世纪90年代,该商场是我市蔬菜行业十大零售商店之一。徐建军说,当时这个菜店被称为“三店”,黄岛路上还有一个国营菜店是一店,二店则在平原路与黄岛路相交的地方。

1992年10月,这里经过改造、装潢后,营业面积达580平方米。不仅经营各种肉菜副食品,还应广大顾客要求,增加了小杂粮专柜、活水产品专柜、日用小百货专柜。商场还附设了旅馆部。1996年,菜店恢复老字号“三聚成”,称三聚成蔬菜副食品有限公司。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菜店的衰落,这里的建筑开始被分割出租给商贩,也有人在此居住。随着大鲍岛的沉寂,这里逐渐没落,直到它重新焕发生机。

喷泉秀幻彩耀世

在历史城区的保护更新和建设中,除了建筑、道路的修缮和业态的引入,还有一道必答题:如何发挥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雅各布斯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恢复城市活力的关键来源,其价值在于它的存在能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的人们进行交流融合。正因如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认为,城市公共空间可以理解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有待开发的空间。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城市更新建设的规划中,在三角地打造口袋公园成为必选项。作为密集建筑群中不多的空地,口袋细节的雕琢颇费周折。毕竟,这里一边牵着记忆,一边又指向未来。所以,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刻有“大鲍岛赋”的石碑,记述着这一区域的百年变迁;看到了芳草绿树,可以沁润游人的双眼;看到了桌椅,逛累了可以在此小憩。

当然,最核心的是喷泉。喷水孔洞与地灯相伴,呈一圈一圈的环形排列。当水柱喷涌而出,灯光多彩变换,音乐四周飘荡,清凉的水汽扑向四面,怎不让人心旷神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萌 通讯员 中良)

责任编辑:王亚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水龙   池子   水井   西施   李村   茅房   水柱   水波   青岛   喷泉   妇女   精彩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