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特朗普一骑绝尘,共和党追不上,美国政治笑话又上演?

近期世界风云变幻,激荡的国际局势对各国产生广泛深刻影响

消息一:特朗普一骑绝尘,共和党追不上,美国政治笑话又上演?

特朗普再次崭露头角,共和党内掀起了一阵紧张的选战风暴。众多候选人纷纷投入2024年总统大选,但除了特朗普和德桑蒂斯,其余人似乎只是“随声附和”的配角。曾经与特朗普搭档四年的前副总统彭斯,显然与他的合作并未带来深厚的友谊。近日,彭斯甚至公开嘲笑特朗普对于乌克兰战争的发言,引发不小的波澜。

然而,这番口水战似乎并未动摇民众对特朗普的支持,民调显示特朗普在总统候选者中名列前茅,超过现任总统拜登以及德桑蒂斯。这或许与拜登政府在经济和外交上的挫败有关。同时,如果特朗普就算缺席竞选辩论会,他也坚信自己的领先地位如此明显,与其他候选人辩论只是“浪费时间”,这着实羞辱了德桑蒂斯和其他竞争对手。对于这样的态度,德桑蒂斯不禁恼羞成怒。

年轻有为的德桑蒂斯可谓政坛新秀,毕业于名校,担任过州长,是共和党的当之无愧的翘楚。然而,特朗普的领先优势如此明显,德桑蒂斯在即将召开的共和党大会上,面临着难以战胜特朗普的巨大挑战。

美国的党派政治向来残酷,无论德桑蒂斯如何为自己辩解,不管他多么年轻有为、清廉正直等,只要支持率不如特朗普,他都可能被共和党抛弃。

特朗普依靠大批美国民众的支持走到今天,卸任后遭受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不断打压,甚至受到司法调查和逮捕。然而,真正支持特朗普的美国选民对他毫不动摇,如果民调能反映选民真实心态,那么特朗普有很大机会再次跻身总统宝座,与拜登争夺权力。

特朗普的直率性格备受瞩目,尽管常常说话大放厥词,但相较于那些虚伪的职业政客,他更显真实可信。尤其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赢得了许多美国民众的心。

共和党的其他候选人自然不会甘心认输,他们将继续打压特朗普,并以反华为重要议题。不仅德桑蒂斯和黑利在竞选中疯狂攻击和诋毁中国,甚至威胁要终止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听到更多刺耳耸人的反华言论。


然而,这些候选人的反华之举也难及特朗普。毕竟,特朗普作为前任总统,在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上可谓“功不可没”,引发了冷战以来对华最为深远、长久的浪潮。其他候选人不过是纸上谈兵。

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他将何去何从?美国这几年已尽遣反华手段,特朗普再登台也难再有新招。然而,我们仍希望他能战胜拜登,再度执掌白宫,因为他能给中国网民在茶余饭后带来更多有趣的谈资。



消息二:南海迎来转折点?中菲越三国填岛后,各方达成重要共识,王毅表态

南海地区局势近期呈现恶化趋势,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挑衅的态势日益明显,而这两国与美国的互动也日渐频繁。同时,南海地区国家似乎掀起了填岛行动的“竞赛”。越南据称制定了“岛礁军事化计划”,试图通过填海造岛扩大非法占领的南海岛礁,并加设军事设施加强控制力。菲律宾则试图加固仁爱礁上的破船,显露出长期“据点”的意图。

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岛方面具备强大的工业能力,打造了大型岛礁并构建航空平台,大幅增强了解放军对南海的控制力。然而,与菲越试图侵占领土的填岛行动不同,中国是在自己岛礁上进行填海造岛活动,呈现出与他国不同的行为。

中方出于避免激化局势,减少军事因素的考虑,目前已停止填海造岛活动,表现出善意和对话的意愿。这种自我克制给南海地区国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机会。南海地区国家的态度也在经历变化。在7月11日至14日举行的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议上,通过了多项涉及中国的文件,其中关键文件可能代表着南海问题的转折点。

中方长期希望与南海地区国家制定一个统一的南海行为准则,避免冲突和摩擦。王毅曾在2019年表示希望在三年内完成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如今东盟国家终于做出承诺,将在未来三年内达成最终准则。尽管进展缓慢,但东盟的积极推动表明地区国家认识到和平对话才是问题解决的出路。

面对有利局势,王毅再次发声解决南海问题。他希望域外国家尊重中国和东盟的努力,不要挑拨地区国家分歧以谋取自身利益。王毅强调中国和东盟不需要教师爷,有信心、智慧和能力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无需外部干涉。这番表态给南海问题的解决定下了方向,即中国和东盟将通过内部协商找到解决之道,不受外部势力影响。对于美国等国家,应该认真思考这句话的意义。


消息三:因领土争端问题,伊朗突然向中俄挑明立场,称必要时可拥抱西方

最近,中俄伊三国在推行多边主义,反对霸权的方向上,突显出他们在合作一致方面的努力,但在其他方向上仍存在分歧。

这个方向便是大多数冲突的起因:领土争端。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伊朗与中国和俄罗斯保持着密切关系,但并不会仅仅依赖于他们作为对外关系的唯一选择。他强调伊朗的外交政策将根据伊朗人民的利益而调整,如果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行动符合伊朗利益,伊朗也会与之合作。阿卜杜拉希杨总结称,虽然伊朗开始与亚洲合作,但并不局限于中国和俄罗斯,还包括南亚次大陆、东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其他国家。

伊朗的表态其实是对中俄在波斯湾地区三个岛屿立场的不满。中俄在这一问题上更倾向于尊重伊朗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鼓励阿联酋等阿拉伯海湾国家与伊朗进行谈判。而伊朗坚持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是不容谈判的,这成为中俄与伊朗分歧的关键所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伊朗表态的背后也有为了国内安抚的考虑。经历了数次改革派大规模抗议活动后,伊朗不能再失去保守派的支持。因此,伊朗在领土问题上必须采取更强硬的态度以稳固民意基本盘。

然而,作为独立主权国家,伊朗有权选择自己的朋友。但中国在中东地区也有其他友好伙伴,谁都不是谁的唯一。因此,在伊朗问题上,双方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彼此尊重各自选择,相互合作可能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消息四:50多国齐聚欧盟总部开会,冯德莱恩:希望能共同应对“中国挑战”

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峰会上,来自欧盟、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一堂。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会议上提出了欧洲希望与南美洲共同应对的“三大挑战”,包括新冠疫情后的经济问题、俄乌冲突的影响以及“国际上愈发自信的中国”。

冯德莱恩的表态引发了一些讨论。有分析认为,将中国列为挑战可能是与美国的观点相吻合,但这不符合本次峰会的主题,即各方为了合作而聚集在一起。同时,巴西等国家更注重实用主义,对于仅有空谈没有实质利益的承诺不太感兴趣。欧盟试图拉拢这些国家可能面临困难,因为他们对于欧盟的好处要求较高,而欧盟自身也在面临内部发展危机,难以拿出大量资金支援南美国家。

欧盟和南美洲合作的南方共同市场协定谈判已进行了20年,虽然在2019年双方达成协议,但由于重要细节仍在讨论中,协定尚未获得批准。欧洲一直希望能够与南美洲开展贸易合作,双方在资源需求和供应上互补,地理位置优势也相得益彰。然而,由于签协议的谈判问题,欧洲与南美南方共同市场国家之间一直无法达成一致。

这次峰会是欧盟和拉美国家八年来的首次会议,双方希望继续谈判,但德国媒体提前给予了冷静的评估。德媒指出,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对欧洲提出的额外要求感到不满,认为欧盟并没有妥协,这成为谈判的关键问题。巴西总统卢拉批评欧盟没有履行公平性,认为贸易协定应是“双赢局面”。

尽管面临挑战,欧盟仍希望和拉丁美洲尤其是南方市场达成“谈判突破”。双方之间有经济和认知上的差异,但欧盟希望在其他领域寻求合作的机会。

峰会的开展将进一步影响欧盟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面对如何应对“中国挑战”的问题上。欧盟将中国列为挑战可能会影响双方的关系,但也有评论认为欧洲过去对南方国家关注不多,现在让他们对中国“下狠手”,这种不良居心可能会引起这些国家的警惕。


消息五:李尚福高调露面后,美印太司令不服气: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在美国

中国政府近日高规格接待了百岁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访问,而这一举动被视为中方的“强硬表态”。当天,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将军亲自接见了基辛格,但这却引发了美国军方的不满。

“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约翰·阿奎力诺在论坛活动上对中国发出威胁,声称美军有信心在战斗中取得胜利。他对俄罗斯战略的表态较为满意,但在提及中国时显得犹豫和不满。

美国将俄罗斯和中国视为两大对手,对外战略上也有所不同。美军对俄罗斯采取了消耗和威慑战略,让俄罗斯陷入泥潭。然而,对于中国,美军的威慑似乎出现力不从心之感。阿奎力诺回避了两岸冲突的应对问题,只能表示美军将继续努力维持地区和平稳定。

阿奎力诺对中国国防部长表达了不满,因为中方对于会议邀请不予理睬,美国认为已做出一定让步,而中方则拒绝沟通。此时,中方高规格接待基辛格,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对美军的威慑力。阿奎力诺强调“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在美国”,却无法掩饰其尴尬。

值得注意的是,阿奎力诺只是一个印太司令部司令,并不能代表白宫或五角大楼。他的言论只是政治姿态,并不能代表美国全体军方的意见。不过,美国仍然担忧可能同时应对两线作战的情况,希望通过沟通和中国达成默契,以避免冲突。中国对原则和底线的坚持让美国不安,而美国若答应中方条件,意味着失去亚太战略优势。这使得美国陷入真正的尴尬处境。

小编为您奉上截止到7月21日中午12点的国际重要热点事件的舆情简报,供您检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共和党   基辛格   美国   东盟   伊朗   南海   俄罗斯   欧洲   候选人   中方   中国   欧盟   总统   政治   地区   笑话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