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辍学,18岁逃婚,从洗碗工逆袭成央视一姐,她都经历了什么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湖阳

编辑| 小资

坊间曾流传过一个听起来很夸张的说法:看过央视时政节目《海峡两岸》的观众,或许记不住节目内容,但一定忘不掉主持人李红。

这个说法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观众称赞李红为“央视第一美女”,她的颜值超高,明眸皓齿、美丽动人,仿佛所有美好的词语都是为形容她而准备的。

更难得的是,李红的气质同样出类拔萃,她流露出的知性和优雅让人着迷,简直就是完美的女性代表。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既有着颜值又有着气质的才女曾经经历了非常困难的时期。

她曾因家境贫困而被迫辍学,并从事过最辛苦、最艰苦的工作。她还成功摆脱了母亲安排的婚姻,最终奋起直追,逐步爬出了泥沼,最终成为了央视的一线主持人。

出身贫寒

1978年,李红出生在吉林的一个普通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名普通工厂职工,每月仅有微薄的收入,但却要支付母亲的长期药费和全家的生活开销,因此家庭生活过得非常拮据。

然而,不幸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东三省迎来了大规模下岗潮,李红的父亲也成了下岗的一员。

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李红一家的本已拮据的生活更加艰难,甚至连温饱都成了问题。

为了节省一些吃的,李红的母亲忍痛停掉了自己的药物治疗。

李红和她的弟弟那时已经考上了初中,成绩优秀。然而,为了缓解家庭的困境,懂事的姐弟俩最终选择辍学,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

让这两个还不满16岁的孩子出去工作,父母无疑是痛心的,但是面对困境的现实,他们别无选择。

1992年,年满14岁的李红开始外出打工。由于没有学历,她根本找不到正经的工作,只能做一些零碎的工作,比如在饭店里端茶送水、刷盘子,或者在服装店做销售等等……

在当今这个时代,14岁的孩子一般都在明亮的教室中读书,而一些被宠爱的孩子甚至从未做过家务活,然而李红这个岁数的孩子,早已经经历了种种困苦,吃过了苦头。

尽管每天的工作非常辛苦,但李红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她不想一辈子都依靠打工维持生计,也不想永远活在社会底层。

在上学时,老师曾多次告诉她们,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李红的心中,她渴望读书。

为了实现重返校园的梦想,李红拼命工作来攒钱,她不怕任何艰辛,甚至舍不得多花一分钱。

每天工作结束后,李红回到住处,她忍受着身体的疲惫,坚持温习功课,为了未来的学业做准备。

逃婚

1996年,李红18岁。经过多年的辛苦工作后,她终于攒够了上学的钱。那天晚上,李红躺在床上彻夜难眠,她兴奋地想象着不久后的校园生活,那一定是最美好的未来。

然而,李红不知道的是,她和校园之间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辞去工作后,李红怀着兴冲冲的心情准备回家。临行前,她还奢侈地给家人带了不少礼物。然而,当她提着大包小包走进家门后,母亲的一句话让她瞬间绝望。

原来,母亲在李红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她定下了一门亲事,而且已经收下了聘礼,只等对方上门迎亲。

听到这个消息,李红如遭雷击,她连对方的面都没见过,而且自己这些年辛苦工作,只为了攒够钱回学校上学。如果现在嫁人的话,自己多年的辛苦岂不是白费了吗?

她连忙对父母说,自己不想这么早嫁人,自己想上学。

父母听完,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你一个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早晚都要嫁人。”

说起来,这其实不能全部怪责李红的父母,那个时候的男孩女孩,如果不读书的话,一般都会早早地结婚生子,而且求亲的这户人家,家庭条件不错,李红嫁过去不会吃苦。

经过仔细考虑后,他们才答应了这门亲事。

然而,李红的态度非常坚决,坚持要将彩礼退还给对方,取消这门亲事。

李红的倔强让父母有些生气,父亲沉着脸吼道,让你嫁你就嫁。

眼看父母铁了心要让自己嫁人,李红心一横,跑到街头的杂货店买了一瓶农药,哭着对父母说,“你们要是逼我嫁人,我就喝了它。”

李红以死相逼,让父母彻底无奈。

他们逼女儿结婚也是为了让她将来有个好生活,万一出了什么意外,那可真是好心办坏事了。

无奈之下,父亲提着礼物,带着聘礼去找“亲家”退婚。

被退婚这种事传出去是极为丢人的,可以想象“亲家”对父亲的态度。不过,为了女儿,再难听的话也只能忍着。最终,总算是了结了这桩孽缘。

主持人之路

处理完“婚姻大事”后,李红毫不犹豫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毋庸置疑,李红的天赋和毅力都极为惊人。尽管辍学多年,她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功被吉林教育学院录取。

当她第一次走进学校的大门时,她对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感到异常亲切。尽管从未亲身体验过,但这些景象在她的脑海中早已成为了无数次的幻想。

失去了才知道珍贵,来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大学后,李红没有丝毫懈怠。在上课之余,她经常泡在图书馆里,疯狂吸收知识。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每个周末李红都到处找兼职工作,不惧烈日发传单,也不怕冰天雪地打扫卫生。无论多么脏累的活,她都愿意去干。

如今的工作与以往完全不同,在那个时候,她每天辛苦工作后抬头只能看到黯淡无光的未来,而现在一切都变得如此明媚耀眼。

李红的勤奋和努力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学校要举办校园活动,恰好缺少主持人。老师们第一时间想到了优雅美丽的李红,并让她来试试。

李红没有让老师们失望。她一试之下,大家都非常满意。第一次登台的李红丝毫不感到紧张,她口齿清晰,思维敏捷,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全局,仿佛她天生适合做主持人。

第一次成功主持让李红彻底爱上了站在舞台上的感觉。那一刻,她有了明确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主持人。

想要成为主持人,除了在危机中保持冷静,还必须掌握足够的技能,李红深知这一点。

她从图书馆找来许多与播音主持相关的书籍,反复阅读。在闲暇时间,她跑去播音系旁听课程。平时说话还特意保持普通话足够标准。

除了理论学习,她更喜欢实践。

每次学校有活动,她都会报名做主持人。她享受站在舞台上的感觉。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积累和历练,李红的主持能力迅速提升,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然而,李红并没有满足。大学毕业后,她自费报名参加了主持人技能的进修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没过多久,县电视台招聘节目主持人,李红凭借娴熟的技巧和卓越的能力,轻而易举地击败了竞争对手,成功被录取,正式踏上了主持人之路。

在电视台,李红勤奋地磨练自己的能力,她的肢体动作和发音都追求完美。凭借这份刻苦努力,她的业务能力和表达能力迅速提升,很快在电视台站稳了脚跟,她以端庄大方的主持风格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2001年,由于出色的表现,李红被调到了吉林市电视台,并主持了吉林台四十周年庆典晚会。晚会上,李红落落大方,声音沉稳有力,让领导们刮目相看。

然而,即便取得了阵阵掌声,李红并没有丝毫放松。当时,她在吉林台负责主持《早间新闻》,每天凌晨六点准时开播。

为了确保没有意外发生,李红经常凌晨两三点就赶到电视台,提前熟悉稿件。在东北的寒冷冬天,天亮得很晚,凌晨三点外面还是一片黑暗。然而,她并不害怕,在路边拦了辆出租车就走。东北姑娘的坚韧态度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示。

这份努力没有白费,李红主持的《早间新闻》深受观众喜爱,甚至有人专门写信夸她。

然而,李红很清醒,知道一时的成绩并不应该让她骄傲。她依然不断提升自己,奋斗不止。

进入央视

2002年,她考入吉林大学攻读汉语言专业。经过学习后,她对语言文字的掌控力再上一层楼。

2003年,已经在东北声名鹊起的李红收到了央视《海峡两岸》节目的邀请。进入央视是所有主持人的梦想,但同时也意味着要面对众多优秀主持人带来的压力。

这位从14岁就进入社会谋生的东北姑娘没有退缩,简单收拾了一些行李后,她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途。

熟悉《海峡两岸》的朋友可能知道,这是一档访谈节目,每期都会邀请不同领域的嘉宾来探讨台海事务。

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要有超强的控场能力以及广博的知识。

为了实现这一要求,李红在短时间内恶补了大量有关台海问题的资料,从台湾政策上到乡土风情,李红无所不知。

凭借着这份知识的积累,李红总是能在演播室中从容淡定地把握谈话的走向。

时至今日,李红已经主持《海峡两岸》节目近20年了,这20年间,无论面对任何大佬,她都能谈笑风生,没有出过一次演播事故。这份傲视群雄的成绩让她稳坐“央视一姐”的宝座。

当然,李红并没有一帆风顺。

随着她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开始在网络上造谣诋毁她,嘲讽她之所以能在央视上位完全是靠男人。

李红那些不眠不休、努力查阅资料的夜晚被“靠男人”三个字彻底抹去了。

很快,网络上的谣言越来越多。

有人说李红只是一个花瓶,业务能力完全不行。

还有人扒出李红曾经端茶送水洗盘子的贫困经历,网络上充满了嘲讽声。

也许对一些心怀不轨之人来说,李红的过往有些不堪,但对于李红自己来说,这段经历没有任何不能说的地方。

她也从来不回应网络上的这些谣言,一如既往地专心完成自己的工作,仿佛那些流言蜚语从未存在过。

这份从容和淡定令人敬佩。

如今的李红仍在央视工作,已经45岁了,脸上没有岁月留下的痕迹,只有经年累月的工作所积累下的端庄和从容。

岁月从不败美人,希望她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央视   亲事   吉林   海峡两岸   主持人   辛苦   父亲   父母   能力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