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00万一个的航天级零件,美国只要几百元,到底差在了哪里?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丨咸鱼

编辑丨咸鱼

“中国与美国航空航天制造业上差距还很大!”这句话如果是“公知”说的,现在肯定被骂的狗血淋头,但当他说出这句话时,人们却无言以对。

可前段时间北斗三号总设计师林宝军在上节目时,说出一句让全国民众都感到吃惊的话:“中国航空航天制造零件要花费九百多万,而美国只需要几百元。”

这话一出,让林总设计师站在了风口浪尖,有人骂林总设计师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打击民族自信心。

为什么林总设计师会这样说?中美航空航天技术差距到底有多大?

一石激起千层浪

很多网友在听到林总设计师的话以后,觉得林总设计师是危言耸听,这样说话和那些“公知”没什么区别,只会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可说这些话的网友却没有想过,他们口中的"公知"是一心扑在国家航空航天事业上,付出了一辈子的人。

其实林总设计师说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大洋彼岸的美国在航空航天方面无论是技术研发水平、管理还是商业运用都已经十分成熟。

现有的航天技术以及航空器一些重要部分的零件专利都在美国手里,其他国家如果不能绕开这些东西,就需要向美国缴纳高额的专利费。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需要承担研发、制造、实验等成本。还需要在一些关键零件上向国外支付专利费用。

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我国的发射成本。

从这点上来说,林总设计师所说的在一些零件上,我们花费900多万,而美国只需要花几百块还是很现实的。

技术水平的差距让我们国家走十步可能才赶上人家一步,虽然我国近年来在航天事业方面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和长足的发展。

时间、技术以及经验上的差距并不是那么好弥补的,毕竟美国多年的技术积累也不是躺在床上每天混日子就可以得到,他们同样也花费了大量金钱和时间去投入才能有所进步

而且美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时间早发展速度也十分迅速。

1926年,3月26日,美国人罗伯特.戈达德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成功升空后,美国人对太空的热情便一发不可收拾。

1946年,德国人研制出导弹,让美国人看到了人类遨游太空的希望,美国人就此下定决心,一定要发展航天事业。

1946年,美国人实现了人类第一次从外太空拍摄地球的愿望。

从这次以后,美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便一发不可收拾。

在1958年发射第一颗卫星以后,美国在短短四十多年的时间,就先后实现了载人航天以及载人登月。

另外,美国的探险者号还飞出了太阳系,驶向外太空。可以说美国人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将世界其他国家远远甩在身后。

也只有苏联还在时,可以跟美国一较高下,甚至领先于美国

冷战时期也是人类军事以及科技发展最迅猛的一段时期,两个超级大国拼了命的想在各个领域一较高下。

军事、科技、民生、外太空。只要有发展必要的区域都能看到这两个超级大国竞争的身影。可以说当时的科技发展呈现出井喷的态势。

不过也正是这种无限制的竞争逐渐拖垮了苏联,苏联解体后,一家独大的美国凭借着在冷战期间的技术积累以及和苏联的技术共享。

让原本就发展迅速的航天事业又插上了一对翅膀。

而且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前期,没有直接参与战争,凭借着他在北美洲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以及和平的环境。

美国吸引了大批人才前往美国安家落户,德国导弹之父韦纳·冯·布劳恩在二战结束后也前往了美国。

可以说当时的美国称得上群星闪耀,集合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天才科学家,而美国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发展速度,这些科学家是根本上的动力。

还有一方面就是美国让民营企业进入航空航天领域,将绝大部分的研发成本以及火箭发射成本转移了出去。

现在美国国内的波音、SpeaceX等企业已经完全可以独立进行火箭以及卫星发射,他们的商用卫星技术现在已经十分成熟。

美国私营企业进入航空领域,这也让航空领域的发展变的有活力起来

毕竟商人逐利,他们想要有更多的生意就需要有更先进的技术,更优惠的价格等,当民营企业相互竞争时。

技术力自然也就会有竞争,对于他们来说,怎样能在技术上打败对方,成本上低于对方,是他们主要的研究方向。

不过这样做也有一个弊端,这些大公司在进入航天领域以后,他们会挥着大把的钞票去挖人,所有有关航天领域的人才他们都荤素不忌。

有多少要多少,这就让很多美国政府的航天人才纷纷跳槽前往这些大公司任职,毕竟干的都是一样的工作,工资却能翻几番。

长此以往,这些大型公司逐渐就垄断了这些航天技术,这对于航天事业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一种弊端

如果有一天这些公司技术上不再有突破,而是靠着手里的专利以及技术去吃饭,那么届时航天事业的发展将会停滞

一日千里的中国航天

不过很多人可能只是关注了国内这两年发射火箭的新闻,但真说起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就说不上几句了。

其实中国目前的航天事业已经可以稳居世界第三,前二当然是美国以及继承了苏联大部分技术的俄罗斯了。

欧洲国家在过去还十分注重航天事业的发展,但随着欧洲的经济逐渐下滑,他们不得已将目光全部放在平时的“柴米油盐”上。

没有再像过去那样花大精力投入在航天事业当中,所以欧洲现在可以独立发射火箭和卫星的国家屈指可数。

但是我国自从自己研究导弹成功以后,就在航空航天事业上花了大工夫。

自从1956年我国第五研究院在钱老(钱学森)的带领下进行导弹研发。

在1964年我国就成功发射了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这对我国当时刚刚起步的航天事业有着极大鼓舞。

在1968年,在钱老的带领下,我国成立了空间技术研究院,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成功发射了我国的第一枚卫星(东方红一号)

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也可以说是快的惊人,在1968年第一颗卫星的成功升空时,我们还只是刚在白纸上写下第一笔。

但到1990年时,我国已经可以承揽国外的商业卫星(亚洲一号)。这样的速度可以称得上是一日千里

当我们在2003年发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时,距离我国进入航天事业才刚刚过去三十六年,而且我国是在没有任何技术积累的情况下达成这一伟业的

在国外的经济以及技术封锁之下,我国还能有这样的突破也足够震惊世界了

而且这么多年来,我国一直没有放弃对航天事业的投入,随着我国对航天事业预算的不断增加,我国取得的成就也越来越大。

过去美西方国家以我国“没有出力”为由拒绝我国进入国际空间站,但我国并没有因为西方的封锁止步不前。

我们凭借自己的实力,发展出了自己的空间站,眼看国际空间站将要达到服役期限,早就将空间站技术丢在一边的西方国家又转过头求我国开放我国的空间站

现在全世界有能力登上空间站的宇航员都在学习中文无他,中国制造!

不仅如此,我国还实现了人类首次软登陆月球背面(嫦娥四号/玉兔二号)的壮举,要知道美苏两国发展这么多年的航天事业都没能完成这一计划。

而且我国还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运行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通信卫星(鹊桥号)

我国的天问一号还实现了首次发射便完成了环绕火星、登陆火星、巡视探测火星三大目标,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

因为这项壮举,我国天问一号的研究团队还获得了国际宇航联年度最高奖。在颁奖仪式中,国际宇航联高度赞扬了我国为人类航天事业作出的伟大贡献。

有人会觉得这算什么,美苏/俄罗斯已经发射了很多次火星探测器送到火星上去了,我们只是这一次有什么好牛的?

要知道美苏两国前前后后共发射了五十多次火星探测器,可绝大部分都失败了,只有为数不多的探测器完成了预期目标。

最搞笑的一次是,1998年美国发射火星气候探测器,探测器导航软件的计算单位是公制,但地面操作人员却将公制数据当成英制数据来使用

这样低级的计算失误导致了发射失败,另外用数量填补质量的方式,让美苏两国的探测火星方式无法被其他国家学习研究。

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有他们那样的技术力经济实力,但天问一号的一次发射就完成了三大目标的壮举让探测火星从不可能成为可能。

所以国际宇航联在评价天问一号时是这样评价的:“天问一号提供了探测火星的创新途径,对人类的深空探测有着重大意义。”

截止到2022年9月份,天问一号已经在火星轨道上运行了780多天,祝融号已经在火星表面行驶了一千九百多米。

现在很多国家都在请求与我国合作火星探测事宜,就是因为我国的探测方式是其它国家可以接受的。

可以预见的是,我国的航天事业必会在不远的未来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世界第一航天强国

我们需要正视现有的差距,有差距并不羞耻,国家从动荡中走来,一路艰辛几十年,在初期没有任何技术积累的情况下发展成航天大国。

这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只要我们踏实脚步,一步一步的发展,总有一天我国会从航天大国转变为航天强国!

实现上能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的夙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美国   航天   苏联   火星   空间站   美国人   探测器   中国   零件   我国   航天事业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