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台州(临海郡)-《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二十六·江南道二》

愚人自译版:

元和郡县图志

卷第二十六

江南道二

浙东观察使

台州【〈上州〉,州治临海,唐开元年间(713--741)户数为五万,一百一十五个乡;唐元和年间(806--820)共有九十五个乡。】

注:

唐开元十八年(730)规定:4万户以上为上州,2.5万户为中州,不满2万户为下州。

台州有5万户,为上州。

历史沿革

《禹贡》属扬州地域。

春秋时为越地。

秦并天下置闽中郡。

西汉立东部都尉,本西汉回浦乡分立为县即回浦县,西汉杨雄(前53~18)所著《解嘲》记载:东南一尉,西北一侯是也。

东汉时期改回浦为章安县。

三国吴少帝孙亮太平二年(257)置临海郡。(原文为吴大帝孙权时期,有误)

隋平陈,废临海郡,原临海郡各县并入临海县。

唐武德四年(621)讨平李子通,以临海县置海州。

唐武德五年(622)改海州为台州,因隋临海县(海州)内天台山而得名。

唐武德六年(623)辅公祏叛变,台州陷落。

唐武德七年(624)平定公祏,仍置台州。

唐明皇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台州复称临海郡,领临海县 。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临海郡复称台州,隶浙江东道 。


台州州境

东西三百九十三里,南北四百三十五里。

八方所到之地

西北至上都四千五百里,

西北至东都三千一百四十五里,

正南微东至温州五百里,

东至大海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越州四百七十五里,

正西微南至处州四百九十里。

贡赋

开元年间(713--741)上贡:干姜三百斤,鲛鱼皮;

元和年间(806--820)上贡:甲香三十斤,鲛鱼皮一百张】

台州管五个县:临海、唐兴(今天台)、黄岩、乐安(今仙居)、宁海。

唐代的县主要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

1.赤等。为京城所在地、皇家陵寝所在地的县,地位最高;

2.畿等。畿,“京之旁邑”,时为“三府”(上都京兆、东都洛阳、北都太原)所辖除赤县以外的县;

3.望等。经济繁荣,有名望和地位的县;

4.紧等。军事、治安地位紧要的县;

5.上等。户籍超过5000户的人口大县;

6.中等。户籍在5000户以下、1000户以上的人口中等县;

7.下等。户籍在1000户以下的人口小县。

台州五县:

临海县为紧县,即军事、治安地位紧要的县;

唐兴(今天台)、黄岩、乐安(今仙居)和宁海四县为上县,即每县户籍均超过5000户的人口大县。


临海县

【紧县,县治在台州外城内 】

西汉回浦县地,东汉更名章安县。

三国东吴时期(229-280)分章安县置临海县,属会稽郡。

唐武德五年(622)改置台州,县属焉。

临海江(又称灵江):由两条水合流汇合成临海江(灵江),一条是始丰溪,一条是乐安溪,到台州城西北一十三里汇合。


临海江(灵江)

唐兴县(今天台)

【上县 东南至州一百一十里】

三国东吴时期(229--280),吴国分章安县置始平县(今天台),史称南始平。

西晋武帝司马炎因为雍州有始平县,于是将南始平改为始丰县(今天台)。

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始丰县改为唐兴县。

天台山在天台县北一十里。


天台山 隋塔

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六里,实际上是东南名山。


赤城山


黄岩县

【上县 北到台州一百五里】

前上元二年(761),割临海县南部而设置。

黄岩山在黄岩县西南二百三十里。


黄岩山 廊桥

大海在黄岩县东七十里。


乐安县

【上县 东至州一百五里】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分始平县(今天台)南乡置乐安县(今仙居),属临海郡。

历代都沿袭。

隋开皇九年(589),乐安县被废,并入临海县。

唐武德五年(622)改属始丰县。

唐上元元年(674)复置于孟溪旁边,也就是现在的乐安县治所在。

乐安溪(今永安溪)发源在乐安县西冯溪山,经流乐安县南,又东入临海县界。


乐安溪(今永安溪)

宁海县

【上县 西南到台州二百五十里】


西晋太康元年(280),析临海郡章安县、会稽郡鄞县地置宁海县,县治设白峤(今跃龙街道),属临海郡。

(原文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分会稽郡鄞县置宁海县,有误。)

隋开皇九年(589)临海郡废,并入临海县,(原文章安县有误,隋代临海郡废,原临海郡各县并入临海县,治章安。)

唐武德七年(624),撤宁海县并入章安县。

唐武德八年(625),省章安县,并入台州临海县。

唐贞观元年(627),属江南道台州临海县。

唐永昌元年(689),复置宁海县,治广度立(今跃龙街道),属江南道台州。

唐神龙二年(706),以县东地域辽阔,析归新建之象山县。象山县属台州。

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象山县改属明州。


(原文唐永昌元年(689)在废县东二十里又设置宁海县。唐载初元年(689)移到宁海县东一十里。记录比较混乱,可能与武则天准备称帝有关。)

大海在宁海县东六里。


宁海三门湾


原文简体字版:

元和郡县图志

卷第二十六

江南道二

浙东观察使

台州【临海〈上〉,开元户:五万,乡一百一十五;元和户:乡九十五。】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越地,秦并天下置闽中郡,汉立东部都尉,本汉之回浦乡分立为县,杨雄解嘲云:东南一尉,西北一侯是也。后汉改回浦为章安县,吴大帝时分章安、永宁置临海郡,隋平陈废郡为临海县,武德四年讨平李子通,于临海县置海州,五年改海州为台州,盖因天台山为名。六年辅公祏叛,州从陷没,七年平定公祏,仍置台州。


州境【东西三百九十三里,南北四百三十五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五百里,西北至东都三千一百四十五里,正南微东至温州五百里,东至大海一百八十里,西北至越州四百七十五里,正西微南至处州四百九十里,。】

贡赋【开元贡 干姜三百斤,鲛鱼皮,元和贡 甲香三十斤,鲛鱼皮一百张】

管县五:临海、唐兴、黄岩、乐安、宁海。

临海县【紧 郭下 】本汉回浦县地,后汉更名章安。吴分章安置临海县,属会稽郡。武德五年改置台州,县属焉。

临海江有二水合成一水,一自始丰溪,一自乐安溪,至州城西北一十三里合。

唐兴县【上 东南至州一百一十里】三国时,吴分章安置南始平县,晋武帝以雍州有始平,改为始丰。肃宗上元二年改为唐兴。

天台山在县北一十里。

赤城山在县北六里,实为东南之名山。

黄岩县【上 北至州一百五里】前上元二年,割临海南界置。

黄岩山在县西南二百三十里。

大海在县东七十里。

乐安县【上 东至州一百五里】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分始平南乡置乐安县,属临海郡。历代因之。开皇九年废。武德五年改属前,上元元年复置于孟溪之侧,今县是也。

乐安溪源在县西冯溪山,经流县南,又东入临海县界。

宁海县【上 西南至州二百五十里】晋穆帝永和三年分会稽之鄞县置宁海。郡开皇九年废,并入章安县,永昌元年于废县东二十里又置。载初元年移就县东一十里。

大海在县东六里。

原文附录: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台州   开皇   乐安   郡县   海州   东至   宁海县   宁海   乐安县   安县   江南   元年   唐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