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辍学18岁逃婚,从底层人逆袭成央视一姐,她经历了什么?

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为方便与您分享,可以点个“关注”哦~

《海峡两岸》一经播出深受人们的喜爱。

因为节目不仅有新颖独特的内容,还有一个温婉知性的女主持人。

凭借着优秀的谈吐和应变能力,她把《海峡两岸》栏目办得越来越好。

她便是人人都喜爱的“央视第一美女”的李红。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李红的背后却藏着一段坎坷的人生经历。

李红14岁辍学养家,18岁以死抗婚。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回到校园,最终逆袭成为央视一姐。

她仿佛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笔直地立在那里,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那么,李红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完成这华丽的逆袭呢?

无奈辍学

1978年的一天,一声啼哭让一个小家庭幸福落泪,李红出生了。不久后,母亲又生下了弟弟,组成了四口之家。

此时的父亲是工厂里的小职工,每月拿些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

而母亲却患病在身,长年需要吃药来维持身体的状况。

一家人仅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吃饭,因此日子过得很拮据。

李红姐弟俩慢慢长大,既懂事又听话,夫妻俩的感情也不错。

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一家人对于现状也感到心满意足。

可是上天偏偏没有眷顾这个小家庭,突如其来的下岗潮打破了原本的幸福。

父亲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这意味着全家人失去了经济来源。

日子眼看就要陷入绝境当中,母亲便想要把药停了,为家里节省开支。

眼见着母亲每日受着病痛的折磨,李红心疼母亲,于是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此时的李红和弟弟已经上了初中,懂事的姐弟俩决定辍学,外出打工为家里挣钱。

当李红将这个想法告诉父母时,起初夫妻俩极力反对,他们不忍心让两个不满16岁的孩子背上家庭的重任。

可是李红十分坚定自己的想法,她向家人表示这是自己深思熟虑的决定。

面对着家庭入不敷出的现实情况,夫妻俩只好同意他们出去闯荡社会。

然而,只有李红自己知道,这是个无奈之举,她是多么渴望在教室上课啊。

1992年,14岁的李红便开启了她的打工生活。

由于年龄太小,再加上没有学识,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留下她。

虽然在找工作的路上处处碰壁,但她依旧没有放弃。

好在她聪明乖巧的性格讨人喜欢,她找到了一些零零碎碎的工作,比如洗洗盘子,卖卖衣服等。

几年里,李红干过各种各样的脏活累活,但她也未曾抱怨半句。

看着同龄的孩子坐在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李红心里默默羡慕着他们。

她并不后悔早早走进社会,能为家里添那么一星半点儿的钱,李红也十分满足。

但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她决定努力攒钱,回到校园继续读书。

就这样,李红白天上班,晚上复习功课。

即便再怎么劳累,她还是要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

为梦逃婚

1996年,李红18岁了。她从一个小姑娘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此时的李红在经过那么多年的努力工作,手里攒了些用来上学的钱。

晚上,她躺在床上一遍又一遍数着辛苦赚来的钱,畅想着美好的校园生活。

她想到自己走在学校的林荫小路上,听着枝头的鸟鸣声,看着手中的书。

想着想着,便带着笑意睡去了……

第二天一早,李红便辞掉了工作,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想把这个决定告诉父母。

然而,当她和母亲说完,母亲接下来说的话像是一桶冷水,把她从头浇到脚。

原来,母亲为她安排了一门亲事却没有告知李红。

连聘礼都已经收下了,就等着对方上门迎亲了。

由于李红的相貌姣好,媒婆很乐意撮合这门亲事,便早早地定了下来。

可是李红听到这个消息时,脸上的神情顿时暗了下来。

她对父母说她不愿意结婚,她想要读书。

父母大声呵斥道:“女孩子家的,读书能有什么用?不如早早嫁人。”

李红第一次感受到父母的不可理喻,这也是她第一次为当初离开校园的决定感到后悔。

李红坚决不从,她要求父亲上门退亲,并扬言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嫁。

看着如此顽固的李红,父亲生气极了。

他对李红吼道:“你没有选择,让你嫁就嫁!”

李红顿时感到委屈万分,她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为读书挣的钱,更加难过了。

于是她冲出家门,在附近的杂货店里买了一瓶农药。

她回到家举着农药对父母说:“你若让我嫁,我便喝了它死了算了。”

李红的父母见状慌了起来,他们也不过是心疼女儿受苦,想着寻了处好人家也算是不错的。

可眼前的情景让夫妻俩是万万也没有想到,女儿竟如此抗拒。

无奈之下,只好顺了女儿的意愿。

第二天,夫妻俩便带着聘礼去退亲,连声道歉。

因为这个事情,李红一家没少被人说道,媒婆也不愿再撮合她家的亲事了。

许多年以后,当李红谈及这件事情时,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

“如果不是那瓶农药,我可能还在东北刷盘子呢。”

逐梦之路

从此之后,李红心无旁骛地投身于学习当中。

上天都不甘让这个有才华的女孩落寞于茫茫人海当中。

即便辍学许多年,但是凭借着自己的毅力,李红依然成功考取了吉林教育学院。

这一次,她终于踏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看着校园里的林荫小道,她仿佛不是第一次来过,原来在她的幻想中,她已经来过无数万次。

李红并没有因此停滞住脚步,反而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她无比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常常泡在图书馆里,贪婪地吸取知识。

李红每逢休息时间,她便去兼职打工,为了给家里添点钱。

李红勤奋乖巧,成绩优异,给老师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一次学校举办活动缺少一名主持人,老师当即想到了李红。

无论是气质,还是谈吐,她都在适合不过了。

在此之前,李红从未接触过主持的工作,她有些紧张。

在老师的鼓励下,李红克服心理障碍,在主持现场表现得落落大方。

一时间,台下掌声四起,老师夸赞李红有天赋,李红的内心也充满了喜悦。

从那时起,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为李红打开,她对主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红闲下来时就会去图书馆翻阅有关播音主持的书籍,还会跑去播音系旁听。

李红揣摩主持人的神态语调,自己反反复复地练习。

只要学校里有主持的活动,为了抓住实践机会,她总是第一个去报名。

经过无数次的历练,李红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主持风格。

毕业以后,她拿到了主持人进修班的资格。

李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

果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在县电视台招聘主持人时,李红过五关斩六将。

以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发挥能力,成功当选。

她穿着得体大方,头发高高地盘在头上,微笑着向电视机前的观众打招呼:

“大家好,我是李红。”

在电视台的日子李红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她常常向前辈们学习,仔细改正自己的状态。

无论是发音,肢体语言或是微表情,李红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经过前辈的指导,加以改正练习。

李红的业务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也累积了一大批粉丝。

2001年,李红主持吉林卫视《直播早新闻》,接触到了更大更严格的平台。

李红将自己前期所累积的经验游刃有余地运用其中,深受观众们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这档节目每天早上六点准时开播。

李红每天凌晨三点便要到达电视台,熟悉稿件,对接工作。

冬季的东北寒风凛凛,夜晚的气温更是让人遭受不住。

而李红独自一人顶着寒风,在黑夜里行走。

看着空荡荡的街道,李红也时常感到害怕,可热爱主持的那颗炽热的心,足以让她消除恐惧。

当李红工作初有起色时,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弟弟。

她出资帮助弟弟回到学校读书,懂事的弟弟也没有让姐姐失望。

成功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最终成为一名专业的摄影师。

姐弟俩在各自的领域发着光,李红的父母为此感到十分欣慰。

想想过去的苦日子,夫妻俩常常愧对于俩孩子。

可如今的生活,让一家人对未来都很有盼头。

李红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她没有骄傲,反而鞭策她更加刻苦。

机遇来临

2002年,李红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吉林大学。这是她年少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她不断地打磨自己的方方面面,像是锻造一件艺术品一般,容不得一点儿瑕疵。

次年,已经声名鹊起的李红收到了央视的邀约。

邀请她主持一档名为《海峡两岸》的访谈节目。

要知道进入央视是每一个主持人的梦想,李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橄榄枝可谓是欣喜到让人觉得不真实。

她当即收拾行李,独自一人前往北京。

一路上,她也知道自己将面对多么巨大的挑战,但心中有梦的她丝毫不退缩。

这档节目要求主持人熟知台湾内外事务,这些是李红之前没有触碰到的领域。

为了能够快速胜任工作,李红恶补知识点,把有关情况了解个遍。

除此之外,她反复研读其他访谈节目的报道,从中汲取精华。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后面的访谈中,李红总是能从容地应对话题。

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好地把控着节目的节奏。

时至今日,《海峡两岸》已经播出近20年了。

20年来,这档节目一直深受人们的喜欢,对于节目的主持人李红,人们纷纷称赞她是“央视一姐”。

谣言漫天

然而,随着李红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有些居心叵测的人开始造谣生事。

有的人出于嫉妒李红的才华,质疑她的成功另有捷径,甚至污蔑她是傍上了大款。

还有的人恶意扒出李红端盘子洗碗的过去,说她才不配位。

谣言嘲讽一时间满天飞,可是李红却表现得丝毫不在乎。

她只专心于自己的工作,像往常一样出现在大荧幕上侃侃而谈。

微笑着面对观众,仿佛谣言从未来过。

流言中伤不了她,因为她是李红。

结语

贫穷或许会让一个家庭陷入窘境,但贫穷无法折断一个少女追求梦想的翅膀。李红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逆袭之路从不会是一帆风顺,你要比别人多付出十二分的努力。

只有不断前行,努力提升自我,方可以看见更广阔的天空,更美丽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央视   聘礼   海峡两岸   谣言   底层   主持人   弟弟   家里   父亲   母亲   父母   努力   日子   节目   老师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