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鲁力-盛夏的山东,弥漫着啤酒的醇香

7月14日,第3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青岛金沙滩啤酒城开幕。本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0多款啤酒亮相;将举办文化时装秀、啤酒欢乐女神等一系列活动。当岛城进入“啤酒季”,海风里也会弥漫起浓郁的酒香。

01

坊间传言,山东人表达对酒友的失望,常以“算了你喝啤的吧”之类的俏皮话讽喻;但是,事实上,山东是不折不扣的啤酒产销大省,产量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据统计,除了青岛啤酒这样的龙头企业,山东共有超过8000家啤酒相关企业,产品之丰饶已经不能用“车载斗量”来计算了。

再过一个月,正逢青岛啤酒120周年华诞。两甲子的时光,啤酒浸入了青岛人的肠胃,也弥留于整个城市的肌体。

在青岛,你会在微醺之时感到啤酒的浮沫里,泛着轻盈的浮生。黄墙红瓦的房子犹如着盛装的姑娘,随时会唱起酒歌来。似乎所有以酒闻名之地,都有类似的共有底色——今朝有酒今朝醉。散发扁舟乘桴于海,那是明天的事。

青岛啤酒的掌故,几乎写满了岛城发展史的行首段末。

1897年底,德国人强租胶州湾,大兴土木开始基础设施建设。水兵们思乡情切,便如蟠桃会上的弼马温一样,总觉得口中甚为寡淡,致信德皇威廉二世讨杯酒喝。德皇体恤下属,漂洋过海运来啤酒供应水兵。毕竟路远,运输啤酒多有不便。有商人瞅准商机,在青岛开始了啤酒的本土化酿造。

1903年8月15日,由英德商人合资的“日耳曼啤酒公司”在米勒上尉街(今登州路)开工。最初的制品,主要是德国比尔森风味的淡色啤酒和慕尼黑风格的黑啤。

未承想,德国的大麦、啤酒花与青岛的水一见钟情,催生出一款新的经典来。

02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日本人低价买下酒厂,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厂”。

再到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青岛啤酒才正式到了国人手中。

最初,青岛人其实并不太习惯喝啤酒,但一些文化人,已经成为啤酒的推广者。

比如,酷爱攒局的梁实秋,就曾经描述自己喝酒的场景:“佐以生啤酒一大杯,依稀可以领略樊哙饮酒切肉之豪兴”。丰子恺也多次说过自己在青岛喝啤酒的经历,并将其与庐山啤酒做了一番比较。

逐渐,青岛啤酒成为引领风气之先的时尚品牌。

据说,啤酒的“啤”字在汉字中原是没有的,最早出现在1928年的《胶澳志》里。因此,青岛人考证,啤酒取自“Beer”的谐音,原为“皮酒”,后来还被称作“脾酒”,最后渐渐定名为“啤酒”。青岛人也便成为“啤酒”二字的创始人了。1947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胶片广告,也是青岛啤酒摄制的。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啤酒厂收归国营,啤酒也逐步走进大众的生活。

因为酒瓶成本较高,打散啤成为青岛街头巷尾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从早期的全家老少提着暖瓶水壶齐上,到今天的大爷小哥们手拎专用塑料袋满街走,几乎是青岛一种别无分号的景观。

多年前,我曾在仲春时节来到青岛,东道主不辞辛苦跑到街上,提来两大塑料袋鲜啤,此情此景,至今记忆犹新。这种情谊醇厚感人,酒未沾唇已有让人有了三分醉意。“哈啤酒 吃蛤蜊”也只有用青岛话说出来,才有那种鲜甜的味道。

言归正传。青岛啤酒一直走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路上。

1950年,青岛李村开始种植啤酒花,实现了原料的本土供应,也成为国内最早的啤酒花产地;

1972年,青岛啤酒进入美国市场,至今仍然是美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亚洲啤酒品牌;

1986年,青岛啤酒产量突破10万吨,率先成为业内首家达到这一成就的啤酒厂;

1991年,首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召开,是中国最早的以啤酒为媒介,多功能节庆盛会。

1993年,青岛啤酒公司注册成立,随后相继在香港交易所和上海交易所完成上市,成为我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03

当然,在快消品这个围栏不高的市场,竞争永远是一种常态。久负盛名的青岛啤酒,也一直面临着众多国内外品牌的冲击。

1993到2011年,青岛啤酒通过多种资本运作方式,在全国各地收购了47家啤酒厂,实现全国性战略布局。很多深印在山东70后、80后脑海里的地方品牌,比如“后来居上”的奥蕾啤酒,“再饮三杯何妨”的绿兰莎啤酒,还有风靡本地的趵突泉啤酒、烟台啤酒、银麦啤酒等,都归于青岛啤酒帐下。

与几大竞争对手历经了跑马圈地、短兵相接的血战后,青岛啤酒近年来开始加大产品区分度和品牌的文化属性。

除了青岛啤酒和崂山啤酒两大主力外,又开发了纯生、经典、白啤等产品。比如百年之旅、鸿运当头、奥古特、琥珀拉格、皮尔森、IPA等高端产品,开启了啤酒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很多产品,被加以丰富的寓意,化身为文创产品。在各地,也建了不少“TSINGTAO1903”体验店。各色啤酒一字排开,深浅不一的外形与复杂多变的味道让人赞不绝口,场景感十足。

当然,最让人迷恋的或许并不是体验店里的花团锦簇,也不是啤酒节上的劲歌热舞。而是徜徉在青岛旧城的街道上,随手推开一个小啤酒屋的大门,坐在临窗的座位上,接一杯清冽爽口的鲜啤酒,伴着海风啜饮整个下午,直至红日西沉入海湾。味道是微苦的,仿佛一再提醒你,见过千般风景,尝尽百般况味,终归豁达、释然、平静,才是完满人生。

04

青岛啤酒是山东啤酒的招牌,却并非全部。山东的啤酒市场,历经分分合合,依然活力满满。

国内啤酒巨头除了青岛啤酒以外,还有华润与燕京两家。华润旗下的雪花啤酒,在山东地面上是青岛的主要竞争对手。除了市场和产品上的明争暗斗之外,在网络语境里也寸土不让——“青岛不倒我不倒,雪花不飘我不飘”,真正展现了双方势均力敌的咖位。山东邹平的”琥珀“啤酒,曾经以泡沫丰富酒香浓郁为招牌,后来也被华润收购。

相对而言,燕京啤酒在山东市场的占有率虽然不高,但多年来也很注重跑马圈地,收购了当年颇有名气的“三孔”“无名”啤酒。燕京啤酒曾希望以此作为主打山东市场的前线阵地,但最终效果并不算理想。据悉,“无名”啤酒已经停产。

在山东,还有一些很具地方特色的啤酒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比如,以原浆著称的泰山啤酒,主打生鲜,厚味。2010年以来一直主打“7天保质期”的品牌特性,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各大啤酒厂商争夺中高端市场的过程中,泰山原浆抢占了有利身位,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还有临朐的沂山啤酒,也在近年开始生产原麦汁13°P的“弗莱堡”精酿,主攻中高端市场。

这也是当下啤酒市场的大势所趋。差异化、高端化已经成为更受青年人欢迎的潮流。曾经陪伴了几代人的瓶啤被调侃为”工业水啤“,渐成餐桌上的新梗。各种各样的精酿开始流行,花团锦簇地展示着一个有关啤酒的新时代。“量缩价升”成为市场的趋势,也成为企业的指挥棒,催动着更多新生精酿品牌的成长。

一个品牌,成长为青啤这样的百年品牌要经过漫长的路,但首先要具备一颗自强向上、敢为人先的进取之心。

喝酒,良足畅怀;酿酒,属实不易。

作者:康宁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山东   燕京   华润   啤酒   啤酒花   啤酒厂   齐心   醇香   青岛   盛夏   品牌   市场   产品   鲁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