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医 - 从枳实导滞汤论导滞化湿法的应用

文|吴Sir

编辑|杜仲


王寅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擅长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中医经典属于中医之核心,博大精深,若能谙熟于心,成为有源之活水,诊治时自然可以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王寅教授以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为核心,融《内经》《伤寒论》《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等相关内容。

将之整理归纳,使知识体系更具连续性、系统性,以便指导临床应用。王寅教授强调,如同中国文化从未有过断层一样,中医经典亦蕴含着延续性的特点。

虽研究领域各有所偏重,但其知识系统必然存在内在联系,寻找其中关联并将之融合贯穿是学习中医的重要环节。

湿病是临床常见病种,因其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反复性”等特点,诊治不易。

该病在《中医内科学》中的相关论述略显单薄,反观中医经典中相关论述颇丰,深入学习可有助于提高诊治水平。

经典对湿的基本论述

《内经》中的论述丰富且全面,湿在《内经》于天文、地理、医学等方面中均有所提及,涵盖了六气及六淫之范畴。

与太阴、阳明、润、地泥、中央、土、甘、肉、肺、濡、化、黄色、盈、倮虫、谧、云雨、注、溃、思、镇蒸、丰备等相关。

多因气候异常、环境潮湿、饮食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引发湿邪,肌肉、筋脉、腧穴、脾胃等为侵犯人体途径。湿与脾关系尤为密切,常从下焦侵袭人体,并可影响全身。

导致“泄泻”“着痹”“痰饮”“腹满”“痞”“肉溃皮拆而水血交流”“耳聋”“喉痹”“小便不利”“赤白带下”等病症。

治疗上提出“风可以胜湿”“急食苦以燥之”“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治以苦冷,佐以咸甘,以苦平之”。

“治以苦寒,佐以苦酸”等。相关方药包括兰草汤、鸡矢醴、泽泻饮等。

针灸提出“湿气及体,故取俞以写阴邪”“湿行于上,当刺足太阴之所入”等。并有“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的调护禁忌。

《内经》对其认识较为丰富且全面,相较而言,详述其特性、病机、引发病症,提出了治则亦涉及到调护,略述治疗方药。

《伤寒杂病论》的论述集中在诊治方面

《伤寒论》中有关湿的论述贯穿六经病各篇。原文中明确提到“湿”的有:桂枝附子汤证、去桂加白术汤证、甘草附子汤证,且提出寒湿邪可导致发黄,但未给出治方。

《金匮要略》中与湿邪有关的杂病不胜枚举,如湿病、狐惑病、疟病、中风病、历节病、咳嗽上气病、奔豚气病、胸痹病、腹满病、肾着病、痰饮病、水气病。

小便不利病、淋病、黄疸病、呕吐病、下利病、浸淫疮病、手指臂肿、癥瘕、妊娠腹痛、子淋、子肿、产后腹痛、梅核气、水血互结等病证。

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提出了“湿伤于下”“湿留关节”。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中对外湿病进行了专门论述,以身体、关节疼烦为突出症状,可伴见发热、身黄,治法为微发汗和利小便。

除与《伤寒论》相重合之方证,还载有麻黄加术汤证、麻杏苡甘汤证、防己黄芪汤证,忌大汗、忌火、禁下,体现出用温阳之品助阳除湿的治疗思想。

《伤寒杂病论》突出辨证论治之精髓,弥补了前人在证治方药上之不足。

温病学派论述较为丰富

在继承之前经典中理法方药的基础上,从自身学术特色出发,以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为代表的温病学派所论之湿邪实以湿热互结为主。

病因、病位上提出“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即邪多为内外合邪,由口鼻而入,易伤及脾胃。

治疗上提出“分消上下之势,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湿邪内搏,下之宜轻”“湿盛则阳微也,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并以三焦分治:上焦用药宜草果、槟榔、鲜菖蒲、芫荽、六一散、皂角、地浆水、枳壳、桔梗、淡豆豉、生山栀、葛根等。

中焦用药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藿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佩兰叶、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白虎加苍术汤等。

下焦用药宜滑石、猪苓、茯苓、泽泻、萆薢、通草、酒炒川连、生地、芪皮、桔梗、杏仁、大豆黄卷等。

且提出了“湿温三禁”“气化则湿亦化”的治法及三仁汤、三石汤、加减正气散、黄芩滑石汤等治方。

温病学派对湿邪伤人的途径和治疗均另有建树,提出湿热之邪多为内外相引,主要从口鼻而入,热盛者易伤阳明,湿盛者易伤太阴。

总以清热化湿为治,根据具体情况三焦分治:上焦主治以辛通、涌泄之品;中焦,按湿热偏重区分,湿盛者仿达原饮疏利透达,重用辛开,伍以芳化。

湿热参半者,燥湿之中佐以清热;热多湿少者以清热为重,治用白虎汤化裁;下焦治疗上注重渗利湿邪,配伍以开泄中上之品。

温病学派各医家为后世提供了诸多治疗湿热之经典方药,并提出治疗时应注意患者体质及治禁。

中医经典里对水湿类疾病治法的论述颇多。《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莝”。

《金匮要略》:“微发汗”“利小便”“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等。

温病学派则以三焦分治为其特色,同时强调须细分湿、热的偏重,如《湿热病篇》:“湿多热少则蒙上流下,当三焦分治,湿热俱多则下闭上壅而三焦俱困矣”。

《温病条辨》:“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湿热下注肠腑证者,因六腑以通为用,除了利小便外,亦须注重使用下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竭之”“其实者,散而泻之”,为下法提出了理论根据。

湿热下注肠腑证之攻下,与阳明腑实证之攻下不同,叶天士提出“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即所谓的轻法频下。可惜,叶氏虽然指出了治法,但并未提供具体方药。

将之践行的是“绍派伤寒”创始人俞根初,俞氏结合六淫致病理论,以六经统摄三焦、气血辨证。

既不同于伤寒学派,又异于温病学派,自成一家,他创制的枳实导滞汤为轻法频下的代表方。

《重订通俗伤寒论》将其用治伏暑伤寒:“传二肠则伏邪依附糟粕,即用枳实导滞汤,苦辛通降,从大便而解”。

及治夹食伤寒停于肠中宜下者:“小枳实二钱,生锦纹钱半酒洗,净楂肉三钱,尖槟榔钱半,薄川朴钱半,小川连六分,六合曲三钱,青连翘钱半,老紫草三钱,细木通八分,生甘草五分”。

王寅教授认为:方中大黄钱半,枳实二钱,厚朴钱半,正因剂量较少,攻下之力不强而可反复使用,体现轻以去实的治疗思想,故温病学派将其作为轻法频下之代表剂。

槟榔功能消谷逐水,宣脏利腑,攻坚行滞,破痰癖,与小承气汤相配伍可导滞下行。让邪气有出路是重要的中医治疗思想。

湿邪之性本就趋下,且其邪在肠腑,故以本方因势利导,行气导滞通便,导邪从大便而出。

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吴鞠通“气化则湿亦化”之论,均表明宣畅气机对治疗湿邪的重要性,与本方行气化湿之思路相类,故俞根初之枳实导滞汤以枳实通肠腑之气。

肺与大肠相表里,常可于枳实导滞汤中合用杏仁、桔梗。方中的木通,如今部分医者因关木通含有对肾损害的成分而弃之不用。

王寅教授认为“无毒不成药”,不言剂量只谈毒性不符合药理,且临床上如今主要运用川木通,若弃之则渗利不足会影响祛湿之力。方中之紫草、大黄均为血分药。

湿邪蕴结日久可由气分深入血分,故治疗时须配伍血分药。在治疗水液代谢异常疾病中需要加入血分药的思路源于《素问·汤液醪醴论》之“去菀陈莝”。

发展于仲景《伤寒杂病论》,其中治疗小便不利病和水气病中运用蒲黄等品已有佐证。枳实导滞汤组方亦有此思想,气血分药合用,体现对湿热类疾病气血同调的治疗特色。

黄连苦寒清热坚阴,神曲、山楂消导积滞。综上,枳实导滞汤能体现攻下、渗利、行气、活血、破积、消导、清热的治疗思路,王寅教授以此为基础方治疗湿热蕴结者疗效较佳。

随症加减方面,若需开宣肺气者可合用杏仁、桔梗等;若需助肝疏泄者可合用茵陈、白芍等;若需助脾化湿者可合用茯苓、白术等;若需通络者可合用蜈蚣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枳实   金匮要略   中医   伤寒论   方药   湿法   桔梗   伤寒   湿热   学派   论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