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管控12天后生效,美欧各有动作,要把对华依赖供应网推倒

文丨莫友形室

编辑丨莫友形室

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急剧变化,地缘政治加速演变,每天都有无数事件发生,接下来一起来关注今天发生的重大消息吧!

消息1:管控12天后生效,美欧各有动作,要把对华依赖供应网推倒

中国在镓锗出口管控方面的举措引起了欧盟和美国的关注和努力寻找替代品的行动。

根据消息,中方将于8月1日开始对镓锗出口进行管控,这导致欧盟和美国都在努力寻找替代品,以减少对中国供应的依赖。

欧盟在寻找替代品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镓锗的生产工艺要求较高,这使得寻找替代品变得更加困难。高能源价格和高通胀也给欧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增加了替代品的生产成本。

同时,欧盟对中方进口镓锗的依赖度非常高,这意味着在短期内无法找到其他替代企业。

欧盟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来降低对中国供应的依赖,加快寻找替代品的进程。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镓锗的自给自足。

美国政府已经重启废弃矿产地,并向相关企业提供资助,以增加镓锗的产量。

美国还在积极扶持初创企业,以推动中方供应链的替代。

尽管美国提供了资助和支持,但由于无法取代中国的价格和物流成本优势,美国的镓锗销售价格较高。

消息2:台当局证实,要买美保护白宫的同型导弹系统,大陆有3个应对方法

近日,民进党主席赖清德称希望接替蔡英文成为台湾总统,并表示将继续带领台湾向白宫迈进。

这一表态表明台湾当局仍然坚持与美国保持密切联系,寄望于继续得到美国的支持。

对于中国而言,这种表态无疑是对中国统一大业的挑衅,中国必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行径。

台当局计划购买挪威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NASAMS),以保护台湾重要设施和蔡英文官邸。

NASAMS作为全球最先进的导弹系统之一,被用于保护白宫,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然而,中国不会坐视不管,对于台湾购买NASAMS这一举动必将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确保自身的国家安全。

NASAMS虽然可以防御大多数导弹袭击,但仍存在饱和式打击、高超音速导弹和价格战等应对方法。

这表明NASAMS并非绝对安全的系统,其防御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漏洞。中国有能力克服这些限制和漏洞,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自身的军事能力和国家安全。

NASAMS的价格昂贵,导弹需求量大,可能导致台当局等待时间长且无法保证数量充足。这一点对于台湾而言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中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有能力在军事装备方面进行持续投入和发展,确保自身的军事实力。

AIM-120导弹是NASAMS主要使用的导弹型号,涉及美国核心军事技术,美国不一定会卖给台湾。这一点对于台湾而言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虽然台湾一直寄望于得到美国的支持,但美国在对台军售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政治和利益考量。中国将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向台湾提供军事装备和技术,确保自身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购买NASAMS并不能让台当局获得与白宫相等的安全。无论台湾购买多么先进的军事装备,都无法改变台湾的实际国际地位和与大陆的关系。

中国坚决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任何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的行为都将受到坚决回应。

消息3:对华脱钩,德国迈出一大步:西门子宣布结束与中国防务公司的合作

德国政府出台了首个“中国战略”,旨在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这一举措是德国政府对国际形势的回应,也是对中国经济实力的认可。


德国政府意识到过度依赖中国市场可能会带来风险,因此制定了这一战略,以寻求多元化的经济合作伙伴。

德国西门子公司结束了与中国防务公司合作,这被视为德国对华“脱钩”的一大步。

这一决定可能是受到美国的影响,因为美国一直在敦促盟国与中国断绝合作。然而,这也可能是德国自主作出的决定,出于对国家安全和风险管理的考虑。

美国的影响导致德国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破坏中德经济关系。

美国一直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科技公司进行制裁,并对外国企业施加压力。

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中德之间的经济合作,也给德国政府和企业带来了困扰和不确定性。

德国政府的亲美派配合美国遏制中国,导致德国企业在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时面临风险。

某些德国政府官员倾向于与美国合作,试图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一致。

然而,这种配合可能会影响德国企业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因为中国被视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拜登政府不仅限制外国企业与中国开展业务,还限制本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拜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制裁和限制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这些措施可能会对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造成困扰,因为它们将面临更多的限制和不确定性。

美国企业在面对拜登政府的限制时更加强硬,选择与政府对抗,但盟国企业面临更大的困境,需要选择逆来顺受或继续与中国合作。

虽然美国企业在面对政府的限制时更加强硬,但盟国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

他们需要在保持与美国的关系和与中国的合作之间做出选择,面临着更大的困境和挑战。

消息4:修宪建北约基地,乌防长想太多,一旦如此,10万俄军将冲进基辅

前段时间北约峰会上,乌克兰未能成功进入北约,乌防长雷兹尼科夫提出修改宪法继而提出修改宪法。

乌防长雷兹尼科夫提出修改宪法,以便在乌克兰境内建立北约基地。这个修改宪法的目的是让北约以“交流中心”的名义进入乌克兰。

虽然修改宪法可以规避法律风险和掩人耳目,但实施难度很大。然而,北约成员国不会允许公然打着北约旗号的军事设施出现在乌克兰。

这涉及到北约成员国之间的政治争议和利益博弈,他们不会轻易接受乌克兰的这一要求。

俄罗斯对乌克兰实质加入北约持强烈反对态度。俄罗斯则视乌克兰实质加入北约为对俄军事行动,可能导致俄乌冲突升级为俄罗斯与整个北约的冲突。

这一举动显示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强硬立场,以及他们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担忧和抵制。

俄罗斯已调集超过10万人的大军在乌东北战线,试图突破基辅防线。

乌克兰政府内部也存在着对此建议的分歧,因为这涉及到对乌克兰主权和国家安全的考虑。

我们一直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

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局势对整个国际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对话和妥协找到解决的办法。

同时,也希望北约成员国能够理解俄罗斯的关切,并采取积极的行动缓解紧张局势。

消息5:中方组织军演,侦察船开路,参演舰队跟在后面,日本借机收集情报

美国最近在日本海举行了模拟拦截导弹的演习,与日本和韩国合作进行。

这一动作增加了地区局势的不稳定性,因为此举对中俄构成威胁。

作为回应,中国派遣侦察船在前面开道,并与俄罗斯一起在日本海举行演习,以应对美国的行动。

这次中俄联合军演被命名为“北部·联合-2023”,地点选在日本海中部靠近俄方一侧。

这一选择不仅展示了中俄两国的军事合作关系,也向美国和其盟友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在中方舰队的编组中,电子侦察船先行出动,其任务是提前收集相关海域情报,为参演舰队提供支持和指导。

随后,中方主力战舰随舰队一同出发,以展示中方的实力和决心。

这次演习引起了日本的关注。他们出动了军舰和反潜巡逻机进行监视和情报收集,因为参演舰队包括中方主力战舰。

这表明日本对于中俄联合军演的警惕,以及对于地区局势的担忧。

不仅仅是海军,中方空军也参与了这次演习。编队与海军舰队一同出发,进行陌生机场起飞、陌生空域飞行等任务,以增强对来自日本海方向的威胁的反制能力。

这一举动再次凸显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对地区安全的重视。

通过这次演习,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其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以及对于地区安全的高度关注。

中方的行动是对美国在日本海的军事演习的回应,也是对地区局势不稳定性的一种应对措施。

中俄联合军演的举行不仅提升了中俄两国的协同作战能力,也向其他国家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中俄将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日本海   北约   乌克兰   俄罗斯   德国   替代品   台湾   美国   舰队   中方   导弹   国家安全   中国   天后   动作   政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