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是怎么没落的

最近,华东金融圈特别流行“掼蛋”这种纸牌游戏,这款类似斗地主的游戏不知怎么今年就火了,很多金融人甚至离谱到吃饭前玩,吃饭后也要玩的程度。


▲华东金融圈子里开始流行玩“掼蛋”。


省流直说,“掼蛋”这款游戏能火起来,完美符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八个字。且带有浓厚的地域属性:江苏、安徽、上海一带,还有圈子属性:金融圈。


说明江淮一带的金融圈大佬热衷于这个游戏,因而带动了整个华东的金融圈都在玩。如果没有大佬玩,这个游戏最多只能算作地方特色文化,就像山东人喜欢打“勾级”一样。


对于普通人来说,你想加入这个圈子,或者你想通过这个圈子,做成某单业务,你就要勤学苦练这项技能,才能融入这个圈子,才能在里面找到共同话题,否则你根本就融不进圈子。如果熟悉南宁的朋友,应该也会知道,南宁的圈子文化热衷于打“拖拉机”。


当然,大部分的普通人其实没有必要学这个“技能”,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佬会换人,游戏也会随之改变。你花时间和精力学的技能,可能都派不上用场就“变天”了。


就像当年投资圈流行的德州扑克,80年代火遍全国的桥牌和高尔夫球,现在还有多少人玩呢?换一个大佬,换一种游戏而已。


今天明哥就来谈谈高尔夫球这项运动是怎么没落的。


高尔夫球是圈层文化的代表


高尔夫这项运动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是一种贵族才能玩的运动。抛开这项运动的对抗性和竞技性不谈,这项运动所花费的成本极高。


众所周知,高尔夫球场的要求贼高,一个标准18洞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少说就要1000亩以上,场地内还要有果岭、草地、沙坑、水池等障碍。


▲建设一座高尔夫球场需要圈占大量的土地。


光有场地还不够,你还得有配套设施,包括餐厅、休息室、浴室等等,还得雇佣球童捡球,工人每天修剪草坪等。建设一座高尔夫球场的投入只是刚刚开始,真正花钱的是球场投入运营后的日常花销。


▲打一场高尔夫球,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打,而是带着一群服务人员在打。


就这两项成本就决定了玩高尔夫球的门槛贼高,不但要充值高昂的会员费,还得买装备。即使是充值也还能忍,可打高尔夫球还特别花时间,不是有钱有时间老板,根本就玩不起。


在中国这项运动得到发展也是从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为了吸引外资,特别是为了吸引隔壁香港的老板们进入内地投资,从而内地开始兴建高尔夫球场,推广高尔夫球运动。


这项运跟“掼蛋”一样,也是从某大佬的个人爱好,逐渐变成一项富豪老板们的圈层游戏。当时,那些自诩手眼通天,能量巨大,能拿到外贸批条的人,只要不会打桥牌或高尔夫球,基本都是骗子。


▲只有经常打高尔夫球,你才能说经常与外商、港商有业务往来。


可以不客观地说,改革开发后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几乎没有不会打高尔夫球的。


高尔夫球场“圈地运动”


随着高尔夫球运动在国内的流行,全国各地为了招商引资,吸引外商、港商前来投资,都在大肆兴建高尔夫球场。


但是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大,运营成本奇高,要想维持运营一座高尔夫球场,就必须搭配其他的产业进行互补,填补高尔夫球场的亏损。其中,最理想的产业当然是房地产


▲高尔夫球跟房地产结合几乎可以说是完美适配。


高尔夫球场本身的选址就要求有草地、有水池等,自然风景好的区域。这种环境要求跟房地产楼盘择址的自然环境是重合的,还能开发出高端别墅卖给那些来打球的老板们,这笔账算下来是绝对不会亏本的买卖。


▲高尔夫球场周边必有别墅区。


对于房地产来说,最难搞到的资源叫土地。可偏偏高尔夫球场就能圈占最多的土地。,年开发商最乐意靠高尔夫球场圈占一大片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用高尔夫球场,可以名正言顺地圈地。


这种利用高尔夫球场圈地的套路,曾经是地产开发商获取土地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就举广西南宁的例子,你所耳熟能详的千亩大盘如嘉和城、恒大苹果园等,当年都是要兴建高尔夫球场而圈下的土地。当时他们选择的土地,都属于南宁的郊区。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南宁的市区范围迅速扩大,当年的郊区变成了如今的主城区核心地段。在主城区内自然就不用建高尔夫球场,也就顺理成章地全改成住宅了。


▲随着城市的发展,规划也随之变更,就不需要建高尔夫球场了。


很多高尔夫球场的配套住宅,往往房子还没开发完,土地价值就已经升值数十倍,妥妥的躺赚。这也是高尔夫球场“圈地运动”长盛不衰的原因。


高尔夫球运动的没落


现在,即使是高尔夫球运动协会如何嘴硬,也不得不承认国内高尔夫球运动正在没落。


没落的表面原因之一是政策原因,国家从2004年开始禁止新建高尔夫球场。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禁止新建高尔夫球场。


而且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日趋严格,每年都要发布整治高尔夫球场的通报,开发商想打擦边球都没有机会。


▲国家11个部门一年发布一次高尔夫球场整治通报。


在这样的打击下,高尔夫球运动没落是必然的。但当你透过现象看本质,你会发现,高尔夫球运动本质上也是一种圈子文化。如今这种文化不流行的根本原因就是“变天”了,时代变了,新大佬们不喜欢高尔夫球了。


当年喜欢高尔夫球的那批大佬们主要是外商、港商群体,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根本不需要依赖外商和港商的投资,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学高尔夫球了。


再加上如今的快节奏社会,国内新兴的富人阶层们更不会浪费自己大量的时间去打高尔夫球,高尔夫球运动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在国内跟“老头乐”没啥区别,这项运动的没落也就成了必然。


因此,这项运动没落的本质是新大佬们不喜欢高尔夫球了。既然都没大佬玩了,你再苦练高尔夫球技术也就球用没有了。


写在最后


现在的“掼蛋”和曾经的高尔夫球一样,也就短时间内兴起一阵,等到时代变化,就会马上消退。


普通人花这个时间去学这门技能,还不如老老实实去学一门有用的技术。这种高昂的沉没成本,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高尔夫球   大佬   港商   南宁   高尔夫球场   圈地   圈子   土地   时间   金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