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抢滩大模型,产业应用成新拐点

大模型行列再添一枚大将。7月13日,在2023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暨京东云峰会上,京东对外推出“言犀”大模型。

今年以来,大模型成为超级热点,国内企业纷沓而至,牟足劲头发布自家大模型产品。科技部《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研发的10亿参数规模以上大模型已发布79个,“百模大战”近在咫尺。

习惯于“未雨绸缪”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观望ChatGPT在C端消费市场的引爆同时,试图加入其中。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目前大模型百花齐放,给互联网公司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不跟进就意味着落伍;另外大模型在AI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跟进有利于厂商提升行业影响力和资本关注度。

大模型已然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新的“角逐场”,阿里、腾讯、百度、华为等巨头全员在内。

互联网大厂“前赴后继”

早在5月28日举办的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分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介绍,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引领新一轮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浪潮,大模型相关新研究、新产品竞相涌现。

布局大模型领域的玩家类型各异,其中互联网大厂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百度今年3月16日,正式推出国内首款新一代大语言模型、生成式AI产品——文言一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阿里在阿里云峰会上,正式宣布推出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

在“BAT”里,百度阿里纷沓而至,腾讯如业界所期待的,没有缺席这场“盛宴”。一方面腾讯以投资者的角色,投资深言科技、光年之外等企业;另一方面加紧自研,在6月19日,腾讯首次披露大模型方面的进展。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吴运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大模型和产业结合还在早起阶段,随着算力发展速度不断提高,行业对大模型的理解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谈及互联网巨头们为何纷纷下场抢滩大模型,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从三个层面向财经网科技分析道:

一是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关键,而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二是大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能力、更强的学习能力、更好的交互能力等优势,可以应用于众多领域,如智能客服、智能推荐、自动驾驶等;三是通过布局大模型,互联网大厂可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未来的智能化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百模厂商”迅速起步

除了互联网巨头入局外,大模型“大军”仍在不断在扩容。部分初创企业在热潮下孕育而生,360、搜狗、昆仑万维等相关企业也奔袭而至。根据赵志耘介绍,从全球已发布的大模型分布来看,中国和美国超过全球总数的80%,在数量上,中国位居全球第二。

短短半年时间内,近百家厂商迅速起步,并不是空穴来风。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指出,国内大模型相继发布,并能够快速起步的首要原因是,国内互联网大厂在数据积累方面具备优势,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数据来源,为大模型的训练提供了有利条件。

据IDC统计,中国数据规模将从2021年的18.51ZB增长至2026年的56.16ZB,年均增长速度为24.9%,增速位居全球第一。数据量的持续扩大以及高速增长,为大模型的充分训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能在未来更好的助推其发展。

众所周知,大模型是一个“烧钱”的行业。2022年腾讯在研发费用上投入614.01亿元、阿里投入554.65亿元、华为超过1000亿元。另据公开资料显示,百度过去十年在AI领域投入超过1000亿元。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制图:财经网科技

这样的投入规模,显然不是一般企业能够用相比的。安光勇向财经网科技表示,政府对人工智能的支持政策以及资金投入,是国内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能兴起的另一重要因素。

近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家标准委指导的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宣布,我国首个大模型标准化专题组组长,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百度、360、华为、阿里等企业联合担任,现场进行了证书颁发并正式启动大模型测试国家标准制订。大模型“国家队”首次选拔赛完成,这意味着AI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产业应用“长坡厚雪”

在硅谷一直流行一个说法:没有泡沫就没有颠覆性创新。1999年,股市空前繁荣,一批凶猛“庄家”出现。与之呼应的是,有着相似“泡沫”特征的互联网兴起。不料次年3月,受美国纳斯达克危机影响,互联网泡沫开始破灭,影响蔓延全球。

今年上半年ChatGPT席卷全球、互联网大厂“前仆后继”、初创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各路资本争相投入、相关概念股涨势迅猛……无一不让大家联想到千禧年间互联网兴起时的“盛景”。

历经半年“狂飙”后,通用大模型概念的泡沫也在逐渐褪却。第三方网站SimilarWeb检测数据显示,今年6月ChatGPT网站与移动客户端的全球流量环比下降了9.7%,美国地区的流量环比下架了10.3%。与此同时,ChatGPT的独立访客数量下降了5.7%。访客在网站上花费的时间也下降了8.5%。

在资本圈,紧跟风口的投资人朱啸虎,也劝诫创业者“不要迷信通用大模型”,直言“场景优先,数据为王”。7月初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称此轮人工智能浪潮中,华为的思路是推动人工智能“走深向实”,赋能产业升级;7月13日在京东言犀大模型的发布会上,京东集团CEO许冉坦言大模型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一定是在产业应用中,并指出大模型的价值=算法x算力x数据x产业厚度²。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也曾表示:“Chat类的大模型引发新一轮热潮,但对话、写诗、作画绝对不是大模型的全部。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大模型的应用方向,要将大模型投入到城市发展、金融科技、生物医药、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也需要专业的企业和组织加速其在实体产业落地,为产业刚需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真正意义大规模服务社会。”

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大厂之间形成新的共识:披着“大模型”的外皮,行“产业应用”之实。而能否在产业场景落地应用,创造实际价值成为厂商们新的思考方向,这也可能是国内大模型厂商能真正做出成绩的地方。

具体到大模型应用落地上,互联网大厂们也开始了你追我赶。例如京东在发布会上推出言犀AI开发计算平台、向量数据库、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等核心产品夯实产业应用;阿里云借助“通义千问伙伴计划”,首批联合七家顶尖生态伙伴,推动大模型在不同行业落地应用,覆盖油气、电力、交通、金融、酒旅、企服、通信行业等不同领域等。

“百度在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方面有较强的技术实力;阿里在电商和金融领域有丰富的数据资源;腾讯在社交和娱乐领域有较强的用户基础。这些优势都可以为它们在大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上提供支持,但也需要面对技术攻克难度大、训练和推理成本高、人才短缺等挑战。”张孝荣表示不同互联网大厂在大模型的开发、应用上,各有优劣势,也正因如此未来大模型在应用场景上,将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许冉以“从北坡攀爬技术珠峰”来形容未来大模型在产业应用中的发展情况。实际上这对所有入局大模型的厂商来说,亦是同等艰难。道阻且长,谁能在“长坡”中铺“厚雪”,时间可以检验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网大   模型   华为   产业   腾讯   阿里   拐点   人工智能   领域   数据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