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西藏惊现“小活佛”,1岁时舌头出现藏文,6岁成为正式班禅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沧海冒险家

编辑 | 沧海冒险家

-<前言>-

1989年1月28,十世班禅因操劳去世,藏传佛教开始寻找转世灵童之路……

历时六年,他们终于找到了十一世班禅,他从1岁时便显现出了奇异的佛迹——舌头上出现藏文,6岁时就正式成为了班禅。

那么,他真的是所谓的灵童转世么,他舌头上的藏文又是怎么回事呢?

-<班禅风姿>-

在2009年的世界佛教论坛上,年仅19岁的坚赞诺布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发表演说。他的演说既包括了对佛教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也包括了他对当今世界各种问题以及现象的独特看法。

他的自信沉稳、才思敏捷以及深刻的洞见,让在座的所有人都投去赞赏惊叹的目光,而这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少年,竟是西藏藏传佛教的班禅。

在藏语中,“班禅”的意思是“大博学者”,是对拥有渊博的佛学知识的高僧的敬称,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中的转世活佛之一(另一个是达赖),也是格鲁派的最高精神领袖。

要成为班禅,学问绝不仅仅是唯一的硬性指标,同时还需要有高洁的道德品行才能服众。

坚赞诺布是藏传佛教的第十一世班禅,从6岁起便开始了他的班禅之路。如今,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出色的领袖,为藏民、佛教信徒以及世界人民都带去力量和帮助。

在宗教事务上,他从小学习佛法知识,对佛学教义有着深厚的积累以及深厚的理解。

他致力于向信众们传播佛学教义,教导禅修、慈悲行为,以及伦理道德等知识,他拥有一大批忠诚的追随者,受到许多人的爱戴。

他认为,个人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每天刻苦努力的学习、脚踏实地的生活,并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

而要想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班禅,最重要的不是卓越的学识,而是他用这些学识为人民、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

他的价值观也使他一直积极地参与各种西藏的社会事务,推动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同时他的慈悲之心,也让无法忽视其他地区的祖国同胞们,在汶川、雅安等多地发生地震后,他亲自主持进行祈福法会,为灾民们祈福诵经;他还为各地雪灾、洪灾、冰冻灾害等地的灾民捐款二十多万。

此外,坚赞诺布也一直倡导和平,非常反感那些试图用宗教来分裂中国的境外势力。

他说,现在的生活给藏区人民带来了宝贵的和平,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享受幸福,绝不能让那些居心叵测的人破坏这一切。

在一次采访中,坚赞诺布表示,如今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对佛教教义的阐释绝不能固步自封,最重要的是爱国爱教、守法守戒。

在弘法时需要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面对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来自五湖四海的信众也都有着各自的文化、价值观,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这对活佛的要求就更高。

只有更好地钻研佛学知识、修炼高尚的道德素养,敞开怀抱去面对这个崭新的世界,才能被更多人接受和尊敬。

这位年轻有为的班禅,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惊喜,他的风姿也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藏区人民能够拥有这样一位班禅是幸运的。

那么,坚赞诺布是怎么成长为这样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班禅的呢?他一路上都经历了怎么样的磨练呢?

-<寻访灵童>-

1989年1月,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因操劳过度、突发心脏病圆寂。国家迅速成立寻找继任者小组,拨款600万,由高僧领队,暗中寻找灵童转世。

在寻找之前需要进行各种仪式,来确定转世灵童的有关信息,包括灵童所在的大致方位以及生肖。

仪式结束后,琼布活佛表示,灵童位置在扎西伦布的东北方向,生肖为蛇、马、羊。于是,带着仅有的信息,寻访小组出发了。

经历6年的时间,他们终于在西藏、青海各地找到了符合预测信息的46位候选人,其中就包括了5岁的坚赞诺布。

坚赞诺布出生在1990年2月,家住西藏的嘉黎县。桑吉卓玛给宝宝取名叫“坚赞诺布”,意为“神圣的胜利”,因为家人觉得这个宝宝看上去颇具佛性。

坚赞诺布的家庭背景非常普通,父母都只读过小学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然而,坚赞诺布却从小就表现得与众不同。

他从出生起就不爱哭闹,时常睁着两只大大的深邃眼睛打量着四周。父亲说那双眼睛里似乎透露出一股佛性。

坚赞诺布长得眉清目秀的,他的右脸颊上长着一颗痣,邻居们说就跟佛子一般。坚赞诺布渐渐成长,家人们无意中发现他的舌头旁竟然长了两个白色藏文!

一个是“翁“,一个是“啊”,这让家人们都十分惊讶,因为这两个字在藏族文化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含义。

“翁”是藏族地区在过去对寺院老喇嘛的称呼,而“啊”则代表佛的化身,意味着无穷的能量。消息一传出,邻居们纷纷跑过来观赏,于是坚赞诺布就在当地渐渐成名了。

坚赞诺布在性格上也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稳重。他很少加入同龄人的嬉笑打闹,却喜欢一个人钻进房间里安静地看宗教相关的书籍,并且非常热衷于模仿高僧讲经时的样子,还模仿地像模像样的,家人们看了都人忍俊不禁,配合他听了起来。

家人们说,坚赞诺布从小就聪明异常、天赋异禀。在他6岁的时候就能够背诵十多页晦涩难懂的经文,就像个记忆超群又好学的小神童。

这让家人越发相信,坚赞诺布跟佛学有着深厚的缘分,当地居民都给他起了一个爱称叫“小佛子”。

1994年,寻访小组听此传闻,翻山越岭前来一探究竟。由于方位生肖都与预测时的一致,在再三观察下,5岁的坚赞诺布被选入候选儿童,同时被选入的还有其余45名。

在反复的筛选对比后,又从中选出了最后的3名,参加金瓶掣签。最终,坚赞诺布被选中。在冥冥中的安排之下,1995年12月,年仅6岁的坚赞诺布正式成为第十一世班禅。

都说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成为班禅意味着需要肩负起巨大的责任。小小年纪的坚赞诺布,能够意识到自己此后需要面对的异于常人的道路了吗?

他能够按照最严格的要求,成长为让信众所信服并爱戴的班禅吗?而成为一个合格的班禅,又要经受住哪些考验呢?

-<班禅成长>-

从6岁起,坚赞诺布就开始了一边学习基础的文化课教育,一边学习佛学知识的生活。日复一日的认真求学,思考和观察,给他奠定了扎实的学问基础。

2005年的一天,记者对坚赞诺布进行探访,想要了解一下身为班禅一天的生活是怎样度过的。那时坚赞诺布已经15岁了,跟许多同龄人相比,他的日常学习功课显得更为繁重。

按照每日严格的作息时间,坚赞诺布七点就要起床了,吃过早饭后,就要开始诵读经文,一直持续两三个小时。

到十点半,他开始学习文化课知识,包括藏文以及各种汉文、英文、梵文的语言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班禅,仅仅了解藏文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佛学知识涉及很多梵文的书写,牢牢掌握好梵文对理解佛学著作至关重要。

汉文与英文则对教义的传播,以及交流有着重要影响,佛学教义的普及不仅仅局限在藏区,班禅的使命是将教义传播给世界人民,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寻求解脱。

下午两点到三点半是课外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坚赞诺布可以自由支配。他会进行各种阅读,包括佛学典籍、历史地理等类型的书目。

此外,他还喜欢研究各种电子产品,比如电脑、数码产品等。他依靠自学,学会熟练使用excel等办公软件,还热衷于用数码相机照相,热情地给来访的记者拍了好多张照片。

课外时间结束后,就开了持续几个小时的辩经。他虚心地听着僧侣们对经文的阐述,耐心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思路清晰、举止大方。

这时,平日所学的知识就派上了用场,这也是检验日常所学是否扎实的机会。在这段时间里,坚赞诺布始终专心致志,丝毫没有松懈。他似乎有一种永远饱满的求知欲,孜孜不倦地在知识中尽情摸索。

晚饭后,坚赞诺布会进行每日的散步活动,这有助于健康和放松。他每天都会收看新闻联播,关注国内以及国际大事。

在完成复习和预习的功课后,还会练习书法,陶冶情操。到了晚上九点多,再开始最后的诵经活动,直到晚上十点半准时入睡。

记者表示,坚赞诺布的一些行为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好感。首先,他非常地尊师重道。在吃饭时,他都会等老师先开动,自己在一旁等待。

等老师尝过后再询问饭菜是否合胃口,然后才开始吃。在学习时,他会认真听老师的讲解,积极提问,态度谦逊有礼。

在日常生活上也是一样的尊敬老师,有一回下雨了,坚赞诺布和老师都没有带伞。记者把剩余的一把伞给了坚赞诺布,但他二话不说直接把伞递到老师手中,自己冒着雨就走出去了。

给坚赞诺布授课的老师说,坚赞诺布有着非常强的责任心,他总是把目标、梦想等话挂在嘴边,虽然年纪轻但志向远大,一心想为藏区人民以及世人带去帮助。他仿佛生来就是为世人奉献一生的,并且坚定地承担起了这项使命。

-<结语>-

要成为一名令人信服的班禅是多么不容易啊,要付出比常人多出几倍的努力。

最重要的是,还要有一颗始终慈悲、乐于奉献自己的真心,这可能是坚赞诺布天生的佛性,是努力学也学不来的。

坚赞诺布从6岁起,便潜心修佛,他天资聪慧、极具悟性,同时也能沉住气、勤学苦练。相信他未来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活佛,为弘扬佛法承担起艰巨的使命,为信众带去智慧和宽慰。

往期精彩推荐:

折叠人李华:脸贴大腿、内脏挤成一团,骨头被敲断4次后重获新生

08年四川女孩忽然晕倒,醒后如蛇附体蠕动前行,见人就咬生吃活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藏文   班禅   活佛   西藏   梵文   藏族   灵童   佛教   教义   经文   佛学   高僧   舌头   家人   老师   正式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