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痔科、董氏儿科、绍派伤寒……医院里的非遗项目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从能解肛肠疾病之痛的丁氏痔科,到能治“心”病的中医络病诊疗法,从绍派伤寒中医诊疗法,到传承百年的津沽脏腑推拿……传统医药一直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21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本期继续选取6个临床治疗类的非遗项目,带您了解非遗项目的治疗技术,供就医参考。

丁氏痔科|治疗痔疮有一套

传承人出诊地点: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南京)

丁氏痔科自清代康熙三十九年开始,历经十代人传承,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2014 年,丁氏痔科医术入选第四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丁义江(左二)跟随父亲丁泽民(左一)查房。 受访者供图

“十人九痔”。痔科疾病患病率高,其中苦楚更是难以言说。“丁氏痔科医术”第九代传人、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丁义江介绍,丁氏痔科运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的整体观,采取多专业一体化模式,形成系列特色医术。

目前,丁氏痔科对肛肠疾病的诊疗病种己达60 余种,疗效不断提高,对痔疮、复杂性肛瘘、便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此外,根据丁氏痔科验方研制的10 余种专科制剂沿用至今,中医传统(非手术)方法治疗肛肠类等30 多种疾病,每年造福近6 万名肛肠病患者。

溃结灌肠液是“丁氏痔科”第八代传人丁泽民团队研制的中药专科制剂,以丁氏祖传秘方“复方珠黄散”为基础加工而成,主要成分还有金银花、地榆、白芨等,可清热利湿、护膜生肌。

“丁家三代14人,有11人从医。从父亲那里,我不只是学到了医术,更多的是学到了医德。”丁义江说。

董氏儿科|创立独特的小儿外治法

传承人出诊地点: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宁波)

董氏儿科是我国海派、浙派中医儿科的主要流派,至今两百多年。2014年,董氏儿科医术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董氏儿科第六代传承人、国家级名老中医董幼祺(中)。 受访者供图

传承了200多年的董氏儿科,在浙江宁波可谓家喻户晓。凭借望诊为重、推理论病,下药轻细等特点,董氏儿科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如今依旧是“一号难求”。

“董氏儿科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创立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小儿外治法。”董氏儿科第六代传承人、国家级名老中医、宁波市中医院原副院长董幼祺介绍,我们坚持“推理论病、推理论治”的学术思想,并且提出“明理、识病、辨证、求因、立法、选方、配伍、适量、知变”的临证九诀,以此来指导确立儿科的诊治法则。

此外,董氏儿科还讲究用药精细,并创立六字要诀“轻、巧、简、活、廉、效”,每张处方至多八、九味药,且价格低廉。在继承和创新小儿外治法上,董氏儿科创立诸多治疗思路和法则,如活血透疹法治疗麻疹、清营转气法治疗川崎病等。

杨继洲针灸|针法讲究轻灵无痛

传承人出诊地点:衢州市中医医院(浙江衢州)

1601年,衢州籍名医杨继洲留下医学经典《针灸大成》。杨继洲针灸主张针、灸、药三者并用,各取所长。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继洲针灸”代表性传承人金瑛在为患者针灸。 受访者供图

“杨继洲针灸”代表性传承人、衢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金瑛从事针灸临床工作近30年,传承创新“杨继洲针灸”非遗技艺,推动项目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浙江省唯一的针灸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所苦”,是“杨继洲针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瑛针刺手法的一大特点。杨继洲针灸疗法以《针灸大成》为根基,取穴少而精,一般都在10个穴位以下,讲究针药并重,注重手法。操作上重视辨证选经、循经取穴,以下手八法、十二字分次第手法为其显著特点。

张婷(化名)曾因车祸头部受伤非常严重,一直处于昏迷状态。金瑛按照中医“醒脑开窍”理论取穴,结合现代的头皮针,对张婷进行对症治疗,张婷很快苏醒并恢复自理。“观其施针,手起针落,无声无息”,张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进针神速、无痛感。

中医络病诊疗|通心络治心病

传承人出诊地点:河北以岭医院(河北石家庄)

中医络病诊疗方法历史悠久,是围绕人体络脉生理功能、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形成以络病诊疗为特色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医络病诊疗方法代表性传承人吴以岭院士(左)。 受访者供图

中医络病诊疗方法是随着对经脉(络)的认识而发现并发展的。虽然“络脉”的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提出,但一直未形成系统的学术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心血管病专家吴以岭用四十多年的时间,汲取既往医家学术思想,结合临床经验,首席系统构建了以“络病证治”为总纲,以“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为两翼的络病理论体系,创立了中医络病学新学科,出版了《络病学》《脉络论》等络病学术专著,于2018年入选为中医络病诊疗方法代表性传承人。

吴以岭院士介绍,中医络病诊疗方法在冠心病、慢性心衰等常见心血管疾病方面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目前研发的创新专利中药有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等十余个,覆盖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其中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等作为代表性通络方药在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津沽脏腑推拿|补泻调理疑难病

传承人出诊地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天津)

津沽脏腑推拿源于1912年,创始人是脏腑推拿大师安纯如。该疗法于2013年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首批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津沽脏腑推拿第四代传承人王金贵教授(中)向金砖五国代表团展示津沽脏腑推拿。 受访者供图

津沽脏腑推拿以腹部操作为主,有别于传统推拿,手法独特,主要包含层按法、旋揉法、掌运法、捺法四个核心手法,可起到畅通气血、平秘阴阳、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津沽脏腑推拿第五代传承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副主任李华南介绍,津沽脏腑推拿首创“五层气体、四种导疗”的补泻方法,治疗范围广,便秘、腹泻、消化不良、痛经、月经不调等均能调理,同时对痉挛性斜颈、特发性震颤等肌张力障碍疾病也有不错的疗效。

63岁的张黎(化名)患有胃下垂疾病10余年,近三年脘腹胀满,体重下降,消瘦、乏力。在李华南主任推拿科就诊1个月后,胖了5斤,腹胀问题也好了。李华南介绍,这些手法看似简单,但要求甚高,不是简单地用手推或拿捏。手法需因人、因病而异,施术时要均匀、持久、柔和、有渗透力,将“心、意、气、力”四者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绍派伤寒|治疗外感疾病效果好

传承人出诊地点: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绍兴中医院(浙江绍兴)

绍派伤寒肇始于明代张景岳传承至今,以清代俞根初所著的《通俗伤寒论》而得名,是治疗外感病的一套独特诊疗方法。2021年,绍派伤寒被列入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绍派伤寒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沈钦荣(左)。 受访者供图

“绍派伤寒”发端于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伤寒典》,以清代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而得名,流行于浙江省绍兴市及周边地区的传统医药。经过200多年的传承与创新,绍派医家在传统望、闻、问、切四诊基础上,结合温病学家察舌、验齿、辨斑疹白的经验,望诊尤重望目,分六经辨苔,擅长腹诊,丰富了诊断方法。

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绍兴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沈钦荣是绍派伤寒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沈钦荣介绍,“绍派伤寒”根据当地卑湿、喜饮酒水的习俗,喜用质地轻清的芳香药,如薄荷、荆芥、橘皮等,鲜药如鲜鱼腥草、鲜茅根等,药汁如石菖蒲汁、生姜汁、梨汁等;另外还发明了鳖血炒柴胡、干姜拌捣五味子等特殊炮制方法,创制羚角钩藤汤、蒿芩青胆汤、加减葳蕤汤等名方。俞根初撰写的《通俗伤寒论》蕴藏了丰富的治疫经验,在当今新冠病毒的诊治上也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对辨治感染新冠病毒阳康遗留症有较高临床价值。

责编:齐钰

主编:田茹

校对:陈龙飞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伤寒   儿科   项目   脏腑   受访者   针灸   代表性   文化遗产   中医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