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连生10胎,扬言完全养得起的广西90后夫妻,如今过得怎么样?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图文丨青山简科

编辑丨青山简科

前言

2021年5月31日,为改善我国人口结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正式实行三胎政策。

尽管有政策加持,90后年轻夫妻们的生育态度却并不乐观,生育率甚至跌到了6.77%。

年轻人拒绝生育的原因很简单:

工作、房贷、生活的压力、恐婚恐育,生育的高额成本,都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了这一届年轻人身上。

然而,广西都安县的一对年轻夫妇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们在婚后短短十二年间竟生了10个孩子。报道一出,瞬间引发网友热议。

要知道,上次被爆出有多个孩子,被戏称为“葫芦娃的爹”的还是著名导演张艺谋

而这对小夫妻,可不仅生了七个。

网友纷纷猜想:这对夫妇家里一定有矿吧?

然而,真相让网友大跌眼镜,夫妻二人不仅家里没有矿,家庭条件也不算宽绰,二人都是普通农民,平日里务农为生。

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让多少家庭望而却步,他们却一养就是十个。

他们是怎么想的呢?许多网友对此表示不解。

严重超生引发热议

一则报道毫无征兆地在网络上爆火,网友对这对年轻夫妇充满了好奇。

一时之间,多家媒体争相采访报道。

坐在镜头前的韦国则显得有些拘谨和不知所措,这是老实本分的他从未经历的场景。

多年的零工生活让他的皮肤黝黑,一头短发的他些许呆滞地看着镜头。

这就是引发热议的主人公——广西河池都安县超生家庭的父亲:韦国则。

彼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十个孩子。

为了生活不被影响,不被外界骚扰,他的妻子蒙秀萍会带着另外9个孩子躲起来。

因为打零工赚的钱难以承担一大家子的开销,他们一家就住在这样一个破烂的木屋里。

这样一个不能遮风挡雨的“危房”却成了他们一家十几口人的栖息之地。

一进门就能看到的大通铺,就是他们全家人睡觉的“床”。

整个家里目之所及,能称之为家具的,也仅有一台早已过时的老式电视机。

就是这样破败不堪的家,撑起了十一口人的艰难岁月。

家境相似的贫苦夫妻

1991年,韦国则出生在了广西都安县弄郑屯的一个贫困家庭。

他出生的地方是有名的贫困县,而弄郑屯更是经济落后的典范。

以耕地为生的弄郑屯人均可耕地面积甚至不足一亩,对当地居民来说,生存都是一个极大的困难。

当地居民长期保有“多子多福”的观念,这也加剧了他们的贫困。

相比之下,韦国则算是一个“幸运”的小孩,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的他从小饱受父母呵护,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书。

但是,命运总是捉弄苦命人。

在他11岁那年,父亲因过度劳累早逝。

体弱多病的母亲无力担起家庭重担,韦国则被迫用他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

年仅11岁的他为生活所迫开始四处奔波,东莞、广州、钦州都留下了他的汗水。

建筑工、流水线工人、水管工……

迫于生计,他什么活都做,什么活赚钱做什么。

忙碌充斥着他的生活,但是,午夜梦回之际,每个异地打工人都难免产生一丝悲凉。

寂寞和孤独充斥着他的内心。

他无比羡慕那些拥有兄弟姐妹,可以与之分享生活和情绪的人。

就在这时,一个经历相仿,同样的苦命女人——蒙秀萍走进了他的生活。

韦国则的生活凄苦,蒙秀萍则更甚。

蒙秀萍出生于1990年,出生后不久,她的母亲便去世了,父亲独身一人将她们兄弟姊妹带大。

与韦国则不同,她不是独生子女,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的她早早被打发出来打工。

她没有读过什么书,甚至连普通话都说不清楚。

相似的家庭条件,又是同乡,年纪相仿的二人很快打成一片并谈上了恋爱。

就这样,2007年年底,16岁的韦则平和17岁的蒙秀萍便正式结为夫妻。

二人的结合非常简单,没领证,没办婚礼。

两家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双方家长一起吃了顿饭,就算定下了这门亲事。

接二连三的孩子

半年后,蒙秀萍便怀孕了。

这是年轻夫妻的第一个孩子,二人激动不已。

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他们很快便决定放弃深圳工厂的工作,回到老家生活。

韦国则的母亲也特意赶来照顾儿媳妇,生产那天,她忙前忙后,终于,蒙秀萍成功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在不完整家庭里长大的夫妻二人终于组建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完整的家庭

没多久,蒙秀萍又一次怀孕了。

为了弥补自己没有兄弟姊妹的遗憾,韦国则没有丝毫犹豫便决定生下这个孩子。

十个月后,一个健康的女孩出生了。

韦家男女双全,成了村里有名的福气之家。

人丁兴旺的同时,他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便于下地干活,他们举家搬迁,搭建了上文提及的“危房”。

尽管居住条件不尽如人意,但是被“多子多孙多福气”观念裹挟的他们却感受到了孩子环绕的幸福。

就这样,二人并未意识到这样有何不妥,开始在生孩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但是,一胎又一胎,生得乐此不疲的同时,

他们的家庭生活条件却十分恶劣。

更有甚者,某次生产时,由于未能找到剪刀,孩子的脐带是用割麦子的镰刀匆匆割断的。

接二连三的生产让蒙秀萍没有时间调养生息,她仿佛成了生孩子的“机器”。

她整个人展现出与年纪不相符的疲态,她的身形枯瘦、眼窝深陷,俨然一副中年人的样貌。

她的身体也难堪重负,她的腰椎时常酸痛、她的四肢常年无力,提不起重物。

家中只剩下韦国则一个劳动力,他要用他瘦弱的身躯扛起一家十几口人的生活重担。

为什么要送出去?我又不是养不起!

此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后,网友纷纷表示不解。但也有热心网友表示,想要收养孩子。

对此,韦国则却愤怒拒绝:“我又不是养不起!”

原来,韦国则便是被他的亲生父母过继到韦家的,而这件事直到他与蒙秀萍结婚后才知道。

多年的独子生活让他倍感孤独,让他觉得遇事缺少人分担。

而他又不想让自己的骨肉再次体会被亲生父母送养的痛苦。

就这样,他生了一个又一个孩子,试图用温馨的大家庭来弥补自己童年的伤痛。

事件爆出后,当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韦国则一家的行为无疑为提高生产率做出了极大贡献。

当地政府首先为他们解决了孩子的户口问题。

不久后,韦国则一家十余口搬到了村里提供的安置房。

由于韦家人口众多,村委会还特意给他们安排了150平的安置房。

他们拿到了最高等级的低保,家里11口人每人每月可享受350元的低保,每个月可到手一笔可观的费用。

他们还同时享有养老金、农业补贴、医疗保险补助等多项补贴政策。

孩子的教育问题得到了解决,他们无需支付学杂费,可以免费读完高中,日后还有贫困生补助和免息贷款。

尽管生活苦了点,但是,韦国则相信,只要他努力打工赚钱,就可以养得起这一大家子。

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韦国则表示:“只要他们想读,能读到大学,我打工也供他们。”

而夫妻二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比较上心。

驻村干部介绍说:“他们家的几个孩子都非常乖,都是听话、懂礼貌的好孩子。”

当提到对孩子未来的规划问题时,韦国则似乎有些迷茫。

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努力打工赚钱,让孩子们受教育,孩子们就能过得比自己好。

至于能读成什么样,就要看孩子自己的努力了。

如今,三年已过,二人的生活越过越好,一家人的生活终于逐渐迈上了正轨。

他们不过是一对平凡普通的夫妻,之所以引起关注,则是因为他们不普通的生育行为。

部分网友口诛笔伐,对他们的这一行为做出了强烈谴责,认为他们这样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行为。

他们表示:

寒门出贵子的时代早已过去!

“多一个孩子多一份保障”的观念早已行不通了!

给不了孩子好的生活就不要把他们生下来受罪!

事实上,网友们的质疑不无道理。

尽管我国在鼓励生育方面提供许多政策,会为经济条件不足的家庭提供帮助。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帮助必定是杯水车薪的。

如果不能提供给孩子完善的教育,不能为孩子提供开阔的视野,那么,长期陷入逼仄处境中的孩子必然走上父母的老路。

孩子不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为了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希望大家都能量力而行,做出最适合家庭的决定!

既然已成定局,笔者希望,不管未来的生活有多艰难,韦国则都能坚守承诺,保障孩子的教育,让孩子能够真正地走出大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广西   连生   安县   生下   夫妻   青山   家里   条件   孩子   家庭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