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密集访华究竟是何居心?

作者 | 燕赤侠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昨天抵达北京,开始三天的访华行程。


克里虽然在布林肯和耶伦后面访华,但他在美国政坛的权势却要大于前面两位。


昨天已经对这位民主党的资深大佬做了介绍,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


今天主要聊聊,克里这次来中国,究竟要干嘛?


按照明面上的说法,这次双方将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深入交换意见。


今天上午,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刚刚结束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的会谈。


和之前的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相比,可能大家会觉得气候变化合作无关紧要。


如果真的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气候问题就是西方国家近几十年来制造出来的武器,专门用来打击发展中国家。


他们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工业领域的领先地位,让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从而一直被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中国则是西方国家这一计划的最大打击目标。


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实现工业化,现在产业大多集中在金融和互联网等领域,已经过了高排放阶段。

可是发展中国家大多都正在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正处在高排放阶段。



正如中国和美国一样,虽然是前两大经济体,但中美两国发展的阶段却不同,能耗和排放自然也不相同。


中国现在是全球的制造中心,能耗自然更高,如果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减排,中国经济别说继续发展了,直接就会开始大衰退。


你们发展完了,却来限制我们的发展,哪有这样的道理!


因此中国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承担不同的减碳责任,不能一概而论。


美国一直想让中国加入发达国家行列,这样就可以让中国在气候谈判中承担和发达国家相同的责任。


不过我们不会接受这样一个虚名,中国会一直和第三世界站在一起,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有权利争取更好的生活。


如此一来,中国和第三世界一起,相当于所有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直接就打破了西方世界的阴谋计划。


大家应该还记得,多年前丁仲礼院士曾和著名赴美公知柴静,在气候问题上有过一番精彩对话。


当年在哥本哈根的气候大会上,欧美国家提出了ipcc计划,目的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因此要把全球的碳排放定下标准。


打着环保旗号的柴静,围绕着碳排放权和减排话题,对丁院士展开采访。



当时丁仲礼院士直言:排放权意味着生活的改善,意味着国家的发展,你的福利能不能进一步增加,也意味着你有没有工作。


因为发展工业就会有排放,发达国家都是这么过来的,现在他们发展好了,却要求发展中国家减排,这就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丁仲礼院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欧美国家为了限制发展中国家的陷阱!


直到柴静说出那句惊世骇俗的:科学家不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前提,应该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前提制定方案。


丁院士直接怒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难道不是人类的利益?



可是柴静却在反复质疑,认为发达国家都减排了,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不减排?


丁仲礼院士直接回怼:中国人就不是人了吗?同样是人,中国人就应该少排?


柴静被这句话问得哑口无言。



在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用其强大的宣传工具,在各种渠道对中国发起的舆论攻击,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雾霾问题。


2015年柴静搞了一个叫做《穹顶之下》的所谓纪录片,却成了她公知路上的滑铁卢。


当时的公知大V们,张口闭口都是环保。


那个给美国捐6亿,儿子诋毁戍边英雄被追讨的的潘石屹,就曾经开着自己5.7升排量的丰田越野车,到首都机场高速路上去实拍雾霾,作为批评中国环境治理不力的证据。


别的不说,但凡你骑个自行车去,也显得更有说服力。



一直到2017年特朗普上台,美国直接退出《巴黎气候协议》,同时曾经针对中国环保问题的舆论攻势也消失了。


因为在美国,气候问题也从来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非常重要的政治问题。


民主党和共和党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民主党背后是华尔街,硅谷和好莱坞,这是高新科技文化集团,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较少。


共和党背后是石油化工企业等传统制造业,需要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


于是身为共和党的特朗普上台后,绝口不提环保,直接退出《巴黎协议》。


当时美国自己都不搞环保了,还怎么要求中国。


可后来民主党的拜登上台了,美国又返回《巴黎协议》。


同时对美国的新能源和高新科技行业进行巨额补贴,给背后集团争取利益。


然后美国对中国环保问题的舆论攻击又开始了,只不过现在更高级了,这次是让中国人不吃肉。


比如《纽约时报》刊登的《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逊雨林里就冒出了一股烟》,还有国内开始出现一些号召吃素的明星。


由此可见,从没有什么气候问题,有的只是政治利益。


因此,中美在气候问题上看似是合作,可本质还是竞争。


从这个角度来讲,克里此行几乎不可能有任何重大进展,因为中国在未来发展的问题上,不会有丝毫让步。


当然了,今天文章开头就说过,这只是克里访华明面上的说法。


从前每当中美关系出现重大问题,总是克里出面代表美国访华,也总是取得了一些进展。


只不过现在中美关系处于建交以来的最低谷,双方关系面临的不是裂缝,而是破裂的风险。


52年前,基辛格秘密访华,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


现在克里如果想做第二个基辛格,再玩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那咱们可以好好谈一下。

可如果克里这个老小子,还是来谈气候问题的,我们的答案只有一个:

发达国家的人是人,发展中国家的人也是人!


你们美国人是人,我们中国人也是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美国   基辛格   民主党   约翰   中美   居心   特使   巴黎   院士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中国   密集   舆论   气候   利益   阶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