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惯犯美国高盛-报告高度假设,唱空我国银行,目的卑劣阴险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中特估——中国股市价值重置

自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大步崛起之时,美国就步步紧跟,一路设置陷阱。近些年来尤为过激。美国加紧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方面向中国耀武扬威其标榜的霸权霸道霸凌手段。而这一切,离不开美国倚重华尔街的故技重施,即屡屡将围猎中国的目标转向资本市场,特别是中国内地和港股市场以及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

这也是近些年美国为挽救国运深度走向彻底衰败而做出的诸多转嫁危机祸水东引的集中表现。走向前台的就是以美国投行高盛为主的横行霸道在华尔街的资本集团和评级垄断者们。

最新的版本是,7月4日,高盛发布针对中国银行股的长篇分析报告《测试“不可能的三位一体”》。共计3篇,超过百页。三个研究主题分别为:涉及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地方政府债务敞口,包括规模、组合和分布;地方政府债的利润损失而导致的银行盈利风险;评估地方政府债风险因素对不同银行带来的差异化影响。

涉及的12家银行分别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平安银行。无论是评级卖出还是买入或者中性,都暴露出高盛骨子里对中国银行业的极度负面评价甚至敌视态度。

这绝对是我们对高盛屡屡上演的最为熟悉又一个版本而已。唱法、手段、路径和以往如出一辙。这正是美国高盛再次走向前台,开始周而复始收割中国金融财富阴险手段的再次暴露。

一、应当牢记的历史记忆

对一国的资本市场进行围猎,是美国自次贷危机之后捡起的掠夺他国财富的新一轮肮脏手段。近二十多年来,美国在此方面,可谓恶贯满盈,罄竹难书。当前,美国再次深陷堪比2008年金融危机的巨大旋涡。转嫁危机祸水东引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瞄准的目标就是中国。美国投行、评级和对冲机构,是沆瀣一气围猎中国公司的真正凶手。

其卑劣路径无非是由政府授意,勾结美国投行评级审计三大机构,合谋围猎中国资本市场。中国股市15年徘徊不前,除了我们资本市场存在的诸多弊端以外,我们可能忽略了其中美国以及所属的投行评级审计机构沆瀣一气勾结围猎打压的原因。而借助北上资金和境外设立的众多资本衍生品实施罪恶图谋行径尤为突出。

第一,美国投行评级机构从未停止过利用一切危机刻意做空中国股市

华尔街资本巨头以及超级私募基金,背后都有着成千上万拥有大量资本的客户。他们就是敢于做空中国股市的强大后援。因此,近年来针对中国的股指期货和基金迅速增长。

历史上,标普、穆迪、惠誉垄断评级,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行包揽发行承销,花旗、摩根大通等财团及AIG等保险公司占尽资金通道,分别充当围猎目标国家、公司所需链条上的资金提供、设计、制造、包装、推销的角色。而利益输送的坦途,让他们即使身陷信任危机也屹立不倒。

看懂他们的出身吧!标普的所有者是麦格劳希尔出版集团,穆迪的最大股东是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两家的其他重要股东都有美国资本集团、黑石、先锋等机构的身影。惠誉最大股东曾经是法国的菲马拉克控股,2015年已变为美国赫斯特集团。意味着他们是美国富人俱乐部的代言人。

最为突出且给中国金融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的,是高盛们借助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和股市的洗劫。投行和评级机构里应外合,合谋操纵市场和公司股票。特别是被专门围猎的上市公司。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穆迪(Moody's)、惠誉(Fitch)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与投行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以及多家对冲基金都有着密不透风的联系。

成立于2010年的做空机构浑水调研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就是依靠频频发布质疑性的调查报告进而围猎中概股的鼻祖。被其做空的公司有一多半是中概股。曾经连续做空18家中国公司。

美国投行针对中国股市屡屡放出利空进行打击的事件早已不是新闻。美国的众多基金公司,专门设立极力做空中国股市的做空型指数基金。

举例说,2007年11月8日,位于马里兰州的Pro Funds Group基金公司推出全球首只专门以做空“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获利的中国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并在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完全以中国股市下跌而获利的做空型指数基金。该公司公开宣称,那些希望对冲或押注中国股市可能下跌的投资者,可以利用这支ETF进行投资。令人一头雾水的是,该基金推出当日,中国沪市A股指数暴跌271点,沪深两市市值损失近6,000亿元。这等于给大洋彼岸这只做空中国的基金送上了份量极重的特大“贺礼”。

2008年1月,美国花旗银行率先预测,作为“去年世界表现最佳”的中国资本市场,今年将成为“最不受青睐”的亚洲投资市场。

沪深股市势如破竹的暴跌的确以实际行动验证了花旗的能掐会算。虽然花旗不能把握自己在次贷危机中的命运,但是,在诋毁的同时,花旗就与中国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郑州签署业务合作协议,共同设立证券合资公司,并申请持有合资公司33%最高可持股比例。而时任花旗中国首席执行官施瑞德揭示了最真实的意图:“中国经济基础雄厚、发展强劲,花旗在中国发展的投资战略不会改变。次贷危机对花旗中国的业务扩张计划没有影响。”实际上,花旗是在中国金融与资本市场介入最深者,先有入住浦发银行与广发银行,进而涉足券商。

当我们仅仅以溢价10%左右的水平吸引国际投行们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去把对方溢价500%甚至1200%的资产揽入怀中,甚至坦诚地向对方说这种溢价非常合理。中信证券和美国贝尔斯登投行在2007年10月22日达成的中信证券以10亿美元的代价认购贝尔斯登6.6%股份的协议,如果不是对方过早地暴露出次贷危机的损失,其结果可想而知。不知中信是否依然处在惊魂惶恐之中?!

第二,权威估值机构缺位,导致优质资产贱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由于缺乏自有的权威信用评估机构,在中国企业的估值和海外募集上市过程中,已经深深受到国外评估机构在各个方面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甚至扭曲。

2003年11月份,享誉全球的美国著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对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了评级,这12家商业银行的评级等级依次为:中国银行BB+、中国建设银行BB+、中国工商银行BB+、中国交通银行BB、中国农业银行BBpi、中国招商银行BBpi、上海浦东发展银行BBpi、中国民生银行Bpi、深圳发展银行Bpi、华夏银行Bpi、中国光大银行Bpi、广东发展银行CCCpi。其中中国银行以BB+级居首,广东发展银行以CCCpi级居于最末。从评级结果看,占据中国银行业半壁江山的12家商业银行甚至不具备投资价值。那么中国的其他银行就更不具备价值投资。

因此,该评级结果一经公布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媒体和国内业界人士的广泛争议。在全球评级领域与标准普尔公司并驾齐驱的穆迪评级公司在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评级中相对调高了评级等级。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2004年1月分别获得政府225亿美元的外汇注资后,标准普尔公司率先将中行和建行的展望评级由“稳定”提升为“正面”,尽管如此,标准普尔公司对四大行的评级依然是在具有投资价值的BBB之下。穆迪公司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评级虽略高于标准普尔,不过距离AAA的最高评级还有很大距离。标准普尔与穆迪两大评级巨头对中国部分商业银行的评级同时也激活了中国的银行评级行业。

这些企业走出国门遇到的依然是如同遭到抢劫一样的结果。评级被压低,估值自然就“价廉物美”。因为,评级并不一定是公正无私的,不是依靠民族情节办事,而是靠垄断市场的实力、权威和利益趋向说话。我们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建行于2008年5月27日发布公告,称美国美洲银行将在2008年6月5日前向中央汇金公司购入60亿股H股,交易价格是2.42港币。当日建设银行H股收盘价为6.65港币,这意味着美洲银行购入价格将有高达63.60%的折价率。但这却是美洲银行行使早先约定的认购期权。早在2005年6月,建设银行与美国美洲银行订立投资协议及战略性协助协议。协议规定:美洲银行将分阶段对建设银行进行投资,最终持有股权可达到19.9%,首期投资25亿美元购买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建设银行股份。

在第二阶段,美洲银行将在建设银行计划的海外首次公开发行时认购5亿美元的股份。未来数年内,美洲银行还可增持建设银行股份至19.9%。美银持有建行191.33亿股的成本为25亿美元,以目前6.7港元的价值计算,这部分股权市值达到了1282亿港元,股权投资的赢利为1080亿元。如果美洲银行持股比例达到19.9%,持股数将上升至273.71亿股。按照2.52港元的行权价计算,账面盈利可以达到1600亿港元以上。这是典型的因缺少权威评级话语权和前瞻性所产生的后遗症和负反馈效应。

国有核心资产海外上市被贱卖的成都可谓触目惊心。

2007年,中央民族大学张宏良教授所作的《中国银行已成为外资超级提款机》的调查统计显示,仅2006年,境外投资者在工商、建设、中国、交通等国有银行的认购股份中获得7500亿元人民币的利润,如加上从其他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享受到的利润,保守估计,外资一年从中国的银行身上赚取的利润超过1万亿。

例如,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以每股1.16元人民币价格入股工商银行10%的股份。按照2007年1月份股票交易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到一年投资收益达到9.3倍;2006年,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国银行共51.75亿美元(合人民币约403亿),收购价格1.22元。按照2007年5月份股票价格6.3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822亿元,四家外资公司净赚2419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6.6倍。这种收益举世罕见。

世界银行在2007年5月30日公布的《中国经济季报》对此现象专门指出:新股发行定价严重偏低意味着国家损失。原始股投资者是受益者,但大多数原始股都被机构投资者和其他大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管理层也从中获益。中国银行股被贱卖,问题并不在IPO环节,而是出在此前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定价上。上述事实和定价是否合理姑且不论,但说明一个问题,中国缺少对企业价值的估值标准体系,一到国际市场只能听任别人宰割。这一点,我们还能够从中国银行股在国际上的超额认购中得到验证。

在工商银行2006年创出国际认购40倍记录之后,2007年4月,中信银行国际配售总需求达到1000亿美元,超额认购倍数接近50倍。中信银行的发行价格区间为人民币5.0-5.8元/股,估算的市净率相当于2.64-2.84倍。而在2005年6月到香港上市的交通银行,到2007年4月上涨3倍以上。而入股交通银行的汇丰银行(汇丰)持股交行19.9%的股权,出资144.61亿元购买91.15亿股,每股认购价1.86元。按现在市价计算赚取1400亿元港币,回报达10倍以上。美洲银行初次入股建行的价格仅比建行每股净资产高15%。而担任美洲银行财务顾问的摩根斯坦利也一定是赚得盆钵满罐。

这就是话语权旁落导致的直接结果。

第三,高盛叫嚣把中概股“打骨折”,华尔街的围猎导致中资企业损失惨重

2021年至2022年,所有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都惨遭两轮美国本土资本血洗。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更是叫嚣要把中概股“打骨折”。

截至2022年12月,在美上市的263只中概股总市值为7.15万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年末的12.42万亿元减少5.27万亿元。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累计跌幅26%,最大跌幅54%。最低跌至4113.84点,较2021年2月的高点暴跌80%。10月24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单日跌幅14.43%,打破2008年金融危机单日下跌11.61%的纪录。

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多达63只跌幅超过90%。 2021年3月24/25/26日,在美国市场上市的中概股突遭空头的集体狙击,三个交易日内,爱奇艺、腾讯音乐、唯品会的最大跌幅分别达到49.5%、49.4%、45%,市值总计蒸发近700亿美元。以中概股龙头阿里巴巴为例,股价在2022年10月创出历史低位58.01美元,比起2020年历史高点跌幅惊人的超过80%,市值蒸发了6000亿美元。


2022年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走势图

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Nasdaq Golden Dragon China Index,HXC)由MSCI中华与MSCI台湾组成的一个亚洲地区指数,其中中华指数由MSCI中国外资自由投资指数及MSCI香港组成。共计98只成份股。反映在美国上市中概股整体走势。收录的股票必须在纳斯达克、纽约或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而且在被评估时其总部必须位于中国包括香港。

表面看,暴跌似乎因为美国证监会(SEC)基于《外国公司问责法》,针对中国公司反复炒作“预退市名单”而引发。2021年12月,SEC通过修正案,确定《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简称HFCAA)实施规则。如果外国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未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所要求的报告,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向SEC提交文件,证明该公司不受外国政府拥有或掌控,并要求这些企业遵守PCAOB的审计标准。否则,SEC有权对该公司采取摘牌措施。

很显然,这种无理要求是我国法律绝不允许的。而实际的真相可能比起这个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要阴险得多。《外国公司问责法》以及实施规则,说穿了就是把中国公司剥光了给美国人看。名义上法案适用于所有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乃美国的罪恶用心。赋权美国随时查阅中国公司会计底稿,不就是顺藤摸瓜,窃取产业链和专利发明以及核心股东信息吗!这种欲盖弥彰的骗术不仅反智而且可耻。美国如此高端的公司标准,怎么会有大鳄陷入破产危机?

第四,高盛故技重施,再一次唱空中国银行股,卑劣目的不言自明

高盛本次出台的报告关键点是:

如果地方债务被允许展期,则违约风险可控。随着地方债务余额继续增长,高盛预期存量债务展期及新增债务均会面临利率下行,从而带来利息收入损失。

如果地方债务保持增长,信用风险可控。但随着地方债务规模增加,银行息差收入将有一定压力。由于地方债务在债券部分有税收和资本节省,可以有效帮助银行减少利息收入下滑带来的影响,因此地方债务中债券占比也是影响银行经营的重要因素。

预计今年中资银行股利收益率将为4%至6%,比调整前低两个百分点。此外,该行表示,“由于盈利增长疲弱”和资本充足率要求较高,“股息支付目标可能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并将今明两年大型中资银行拨备前营业利润预期下调了5% 至 6%。

见诸报端的高盛报告截图流传后的三个交易日,A股42家上市银行整体跌幅2.35%,而同期沪深300下跌1.29%;港股上市银行指数跌幅超过4.6%。说明高盛的评级报告负面效应在扩散。

即使有资深券商银行业分析师指出高盛报告关于银行地方债和部分资产不良率指标的测算条件结果都是错误的:一是每家银行地方政府债务的量级假设不合理;二是对降息基准的假设过于夸张;三是降息极端假设更是夸张。甚至存在不懂具体的“非标+信用债”的不良率概念,混淆了老理财、非标和信用债的范围,错误地把一次性老理财清理当成非标不良。但是,我们反问一句,如果高盛这是有意为之呢?

对比高盛自始至终坚持“唱空”内地银行的行径和对比股票实际走势,显然高盛错得离谱。高盛曾多次唱空并发布的赤裸裸的假设数据与监管部门发布的官方数据呈现大幅偏差。

2008年9月,高盛在研究报告中将中国银行业的评级从“具有吸引力”下调至“中性”,同时调低A股银行股的目标价,平均下调幅度达41%,仅对其当时持有的工行股票维持“行业首选”的评价,建议“买入”。唱衰声中,银行股连续几日应声大跌。

2010年11月,高盛发布唱空A股的报告,高盛又大笔减持工商银行,引发外资做空高潮,导致当年沪指于11月16日、17日连续暴跌。

2011年6月,高盛发表研究报告称,预计2013年中国内地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达8%。但是,原银监会数据显示,2013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1%。

2013年5月20日,高盛公告清空所持的工商银行剩余股份,共套现11亿美元。至此,高盛已经清空所持有的全部工行股份。高盛2006年投入的25.8亿美元,累计获利已达72.8亿美元,投资收益达到282%。

2017年以来,高盛长期对交通银行A股给予“卖出”建议,2021年下半年后,给予的目标价格甚至低于4元,且一直持续至今。然而,交通银行A股自2021年8月以来便一路走高,到2023年5月8日触及近8年股价新高,达6.49元/股,区间涨幅高达58.8%。

反复横跳算是高省的另一番离奇表演。2021年一季度邮储银行A股开启一轮快速上涨行情,此时高盛给出的目标价竟然低于实际价格。当邮储银行股价突破历史新高5.89元后,高盛反而将目标价提高到8元以上。

到2023年5月,高盛至少对邮储银行A股做出三次以上的“卖出买入”建议。

当然,针对高盛的危言损听,国内投行也不是全部哑口不言。中金公司货币金融分析部林英奇团队于7月6日早间发布《国有大行基本面分析手册》,认为国有大行具备八大优势。包括更低的杠杆和更高的资产回报率,安全资产占比更高,更严格的风险认定标准,更稳定的负债来源,息差更受益于存款降息,手续费表现更为稳定,资本新规更为受益,估值有望长期回升。从关键数据可见一斑。

截至2022年末,四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标准高出2-5ppt,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12.3%;而股份行和区域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仅高于监管要求1-2ppt。

2022年末国有大行不良、逾期90+天比例为190%,高于同业平均水平(148%)。截至今年一季度,国有大行平均拨备覆盖率超过250%,处于历史相对高位。

第五,认清美国高盛们的本来面目,拆穿他们伏击资本市场的套路

我至今不明白,我国金融业对高盛是如此顶礼膜拜。看看高盛这些年对中国到底做了什么?这个在华尔街吞咽同行连从骨头都不吐的金融大鳄,在我国的地位竟然是呼风唤雨般的存在。

看看吧,次贷危机,作为高盛前董事长合伙人的美国财长保尔森,不仅让158年历史的雷曼一夜之间烟消云散,而且联合美联储拿下 79.9%的AIG股权,高盛董事被任命为CEO,全球保险业老大易主。

说实话,美国的投行和评级机构连所谓的自己人都不放过,何况对外国企业。


高盛连自己人都不放过,何况外国公司

这是2008年10月22日美国国会听证会上最具震撼的证词。曾在标普担任按揭评级业务总经理的弗兰克·瑞特坦诚,公司犯错的原因很简单,“为了赚钱,我们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其实早在2001年标普就拥有了一套更新且详尽的按揭贷款评审模式,却没有将其运用到随后的250万宗贷款案例中。因为这种新模式不能为标普增加利润。

美国俄亥俄州的检察官马克·德安(Marc Dann)直接怒斥“评级公司在每笔次级贷款MBS生成的评级中都大赚其钱。他们持续给这些(资产毒垃圾)AAA的评级,所以他们实际上是这些欺诈的同谋。”

2010年4月23日,由美国参议院永久调查委员会发布的《华尔街与金融危机:评级机构的角色》的调查报告,揭示出评级机构涉嫌勾结欺诈投资者的内幕。2002到2007年间,三大评级机构将华尔街制造出的数千种创新债券评为最适宜投资的“3A”级别。到2008年7月份后,大范围调低几乎全部次级债的评级,直接导致了全球投资者的恐慌抛售,从而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但是,有足够时间应对的三大评级公司早已赚翻走人。

2011年9月30日,SEC执法部门负责人库赞尼坦承:面对证明信用评级服务机构犯罪面临许多障碍:“面临着法令上的挑战,有关信息披露的挑战,这对信用评级服务机构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可能会让案子变得更具挑战性。

硅谷银行倒闭牵扯的四大审计机构同样罪恶累累。会计事务所毕马威,以及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在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中,因低估隐瞒风险等主观错误遭到起诉。毕马威在硅谷银行审计报告中轻描淡写“持有到期债券浮亏”,但却对最为致命的“存款快速流失”只字未提,更不可能对硅谷银行能否持续经营提出质疑。在毕马威开具的“健康证明”仅14天后倒闭。签名银行在该会计师事务所签署其审计报告11天后关门大吉。研究机构Calcbench数据证实,审查去年报告持有至到期证券损失占其股东权益比例最高的10家美国中小型银行的审计意见,没有一个审计师将债券有关的“重大审计事项”列入其中。

我们如何识别华尔街惯用的卑劣伎俩呢?

其一,密切分工,分段布置报告作业,统一由该报告所要求的目标决定者进行缝制。与之反向操作的报告也在同一时间安排进行。便于应对突发性的状况,以免下不了台。也可以同时发布,唱空唱多、红脸白脸一起忽悠,让投资者无所适从。

其二,投行人为造成一个与众多对冲机构隔空叫板正酣的假象,实则掩护资金筹措确定仓位头寸的多寡,一旦时机成熟,即刻翻脸,甚至公开道歉也无所谓。

其三,对一直追踪研究并打算通过双方签署对赌协议之类的公司,必须要求所作的估值报告分属于全球不同地区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但发布时间和结论必须相同。让同一个团队做出的报告体现出非常明显的不同意见,假装充分发表专业人员的意见建议,目的还是给投资者或者交易对象一个极其模棱两可难以及时做出决策的困境,然后反复不断向目标公司提出联合召开最为感动人心的联席会议,对猎取对象的洗劫也就此开始。

其四,将自我打脸的报告责任归咎于系无法预测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变幻莫测。甚至还倒打一耙,归咎于所在公司的国家或政府干预。否则,他们的报告就是对的,错的是公司或者干预。

高盛为何如此张狂?因为它在华尔街能够风呼风唤雨。再深入看,原来高盛与美国政府之间存在着高度紧密的利益链条。高盛几乎就是美国政府的钱掌柜,美国资本权贵的代言人。

从1930年代至今,高盛诞生过4位财长、4位美联储地区主席、10多位高级经济顾问。

历届政府到处游走着高盛的影子。

前合伙人怀特黑德,是里根政府的国务卿。

克林顿的财长鲁宾,高盛前CEO;布什的财长保尔森,高盛前董事长;到了特朗普,从财政部到经济委员会,再到美联储,都是高盛人。特朗普几乎把高盛搬进了白宫。财长姆钦,高盛前合伙人。2008年次贷危机,保尔森主导九大银行1250亿美元的注资宏大计划。结果雷曼兄弟倒闭,高盛却获得100亿美元的支持。前美国贸易代表和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是高盛集团国际副总裁及投资银行副董事长。从全球看,高盛的触角遍布西方。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蒙蒂,曾是高盛的国际顾问;前意大利总理马里奥·德拉吉,曾任意大利中央银行行长、世界银行执行行长和高盛投资银行副总裁。欧洲央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前德国央行行长奥特马尔•伊辛是高盛的高级顾问。

想想看,华尔街的高盛们能左右美国总统选举,毫无理由搞垮一个公司能够获取无限财富更显得易如反掌。


Brand Finance发布2023“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排行榜(2023),前十大品牌中美各占一半

二、与美国银行存在的巨额隐形债务相比,我们不应妄自菲薄

我们来看看美国因为硅谷银行倒闭引发出来的美国银行系统的巨大风险。

用美国前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里根经济学之父”斯托克曼(David Stockman)的话来说,在美联储和华盛顿的政客们联合操作之下,为维持GDP全球霸榜,美联储财政部华尔街相互勾结三十年营造虚假繁荣落景象。廉价货币与债务,金融化与投机,这一切已经使得华尔街彻底变成了一个危险的赌场。虽然债务堆积如山,但真正支撑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升的投资严重匮乏。靠着这种寅吃卯粮的操作,美国经济已经享受了长达三十年的虚假繁荣,但这种繁荣必然不可持续。靠疯狂举债吹起国内生产总值,却不考虑资产负债表以及债务长期累积成本。从现在开始,清算的十年会成为现实。

2023年3月份,银门银行(Silvergate Bank)、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 、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相机倒闭。5月1日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破产,成为2008年倒闭的华盛顿互惠银行之后美国历史上倒闭的第二大银行。 美国国内的经济学家研究估算出将近200家美国银行存在和硅谷银行类似风险。

彭博智库(Bloomberg Intelligence)最新报告,自硅谷银行破产后,总规模达2万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行业将面临25%至30%的投资组合减值,损失将超过5000亿美元。

3月13日,美国纽约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研究结果,截至2022年底,美国银行业的未计提亏损高达1.7万亿美元。提交研究报告论文的纽约大学教授Philip Schnabel、Alexi Savov等人声称,美联储加息给美国银行业带来的损失已经几乎相当于整个银行体系2.1万亿美元的总股本。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数据显示,自加息周期开启以来,2022年美国银行业的债券投资浮亏达到6200亿美元。

高盛的报告数据显示。,美国有4.5万亿美元的未偿商业/多户抵押贷款,其中40%来自银行,约为1.7万亿美元。地区性银行约占美国银行业贷款的65%,而根据FDIC的数据,中小型银行占商业房地产贷款总额约80%。

美国经济学家、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精准“预测帝”、“末日博士”努里尔·鲁比尼的最新《我们将面临地狱般的循环》一文揭示的美国银行业风险程度:“美国各银行2022年的未实现证券损失达到6200亿美元,相当于其总资本的28%。如果考虑到高利率带来的风险因素,美国各银行的未实现损失将高达1.75万亿美元,相当于其总资产的80%”。他的结论是,这一次,我们面临滞胀和严重债务危机的两面夹击,局势可能会比70年代和全球金融危机后更糟糕。

《财富》2022年世界500强排行榜。全球共有31家银行业公司进入此次榜单,其中10家为中国银行业公司。按排名先后顺序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集团、浦发银行、中国民生银行。

由英国《银行家》杂志联合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2023年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排行榜日前发布。目前连续第17年发布。今年发布的榜单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仍然牢牢占据前四位置,其中工商银行已连续7年霸榜。招商银行位列第十位。其余的五家银行均来自美国,分别为: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富国银行(Wells Fargo)、摩根大通(J.P. Morgan)、大通银行(Chase)、花旗集团(CITI)。上榜的500大银行品牌总价值14115亿美元。其中,中国(含香港、台湾)75个品牌价值4407亿美元占比31.3%,美国80个品牌价值3365亿美元占比23.8%,加拿大10个品牌价值730亿美元占比5.2%,英国19个品牌价值563亿美元占比4.6%,法国9个品牌价值350亿美元占比2.5%,日本16个品牌价值317亿美元占比2.2%。

在百强排名中,中国、美国各有20家银行上榜,且中美两国包揽了榜单前十,而中国4家银行则包揽了全球前四。


股指期货期权

三、针对境外不遗余力推出中国概念金融衍生品, 确保我国股指期货期权体系有利于推动牛市行情和投资者回报

国际投机机构通过充分利用自有交易机制健全的优势,完全可以做到做空或做多中国股市,实现其一箭双雕的功效。通过拉升汇率,赶逼人民币升值,再用庞大资金推高股市,实现第一步在中国本土取得货币升值和股市赢取暴利的双重目标。接着,在大洋彼岸的交易所设立做空中国股指期货,一边在中国打压一边在美国本土捡钱。国际资本显然都是经过精心缜密的研究和准备,而且刀刀见骨。他们不仅能够同时在全球各大市场展开布局,密切互动,而且往往将布局的手段延展到经济领域之外,甚至不惜侵犯一个国家的主权利益,如通过煽动和支持分裂活动,等等,目的就是尽可能影响股市向他们理想的伏击圈迈进。

第一,全球针对中国资本市场设置的股指期货增长势头非常迅猛

2004年10月18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推出了第一个中国概念衍生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期货;2005年5月23日,香港交易所推出了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期货及期权;2006年9月5日,新加坡交易所(SGX)推出了新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新加坡交易所又推出了以美元计价的MSCI中国指数期货。

2007年4月16日,香港交易所正式推出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期货,相关指数涵盖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人寿、平安保险、中国财险、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8只内地金融股。

2007年6月15日,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新华富时A25指数期货(CME E-mini FTSE Xinhua China 25 Index futures),该指数的最大特点就是面向全球投资者并且24小时全天候交易。

2007年11月8日,美国Pro Funds Group基金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推出全球首只专门通过做空“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来获利的ETF。推出当日,中国沪市A股指数暴跌271点,沪深两市市值损失近6000多亿元。这绝不是一种巧合。推出该基金的PFG公司公开宣称,那些希望对冲或押注中国股市可能下跌的投资者,可以利用这支ETF进行投资。该基金推出当日,中国沪市A股指数暴跌271点,沪深两市市值损失近6,000亿元。这等于给大洋彼岸这只做空中国的基金送上了份量极重的特大“贺礼”。

2013年11月27日,基于德银-嘉实沪深300ETF开发的ASHRETF期权在3家交易所上市(CBOE、NASDAQPHLX和CBOEC2),且成交活跃;2015年10月12日,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推出可全天候交易的E迷你富时中国50指数期货,其样本涵盖在香港地区上市的50只中国概念蓝筹股。

2021年8月20日,香港交易所宣布与MSCI签订授权协议,于2021年10月18日推出首支A股期货产品——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期货合约,旨在追踪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所涵盖的可通过沪深港通交易的11个行业中最大的50只股票的表现。其中金融占比18.2%、工业占比17.45%、消费者日常用品占比15.89%、资讯科技占比13.41%。该指数第一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权重为11.48%,随后是贵州茅台、隆基股份、万华化学、招商银行、立讯精密、五粮液、比亚迪、京东方、中国中免。这一期货合约获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批准于美国境内销售,美国投资者可在首个交易日起买卖有关新期货合约。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至2022年,中国企业一共遭遇了不低于87起有影响力的做空事件,超过28个境外做空机构在市场上向超过60家中国概念股上市公司发起攻击而遭受巨大损失。做空机构,大多隶属美国。其中前五名GMT Research、博力达思(Bonitas Research)、杀人鲸(Blue Orca Capital)、浑水研究(Muddy Waters Research)、美奇金(JCapital Research),合计对36家中国企业实施不少于40次的做空攻击。


全球投资者看好中国股市

第二,无论是美国的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都在不约而同地发力押注爆买中国看涨期权

目前美国市场上市的中国ETF超过60只,合计管理规模330亿美元,美国市场上市的规模超10亿美元的中国股票ETF有6只,分别为MCHI(跟踪MSCI中国指数)、KWEB(跟踪中国互联网指数)、FXI跟踪(富时中国50指数)、ASHR(跟踪沪深300指数)、GXC(跟踪标普中国指数)、CQQQ (跟踪中国科技指数)。这6只ETF规模分别为95.1亿美元、77.7亿美元、61.7亿美元、22.9亿美元、13.4亿美元、10.4亿美元。

其中,MCHI涵盖港股中概股A股上市的中国公司,前三大成分股及权重为腾讯(12.2%)、阿里巴巴(8.33%)、美团(4.79%),其次为京东集团、建设银行、拼多多。2022年11月1日至12月8日累计涨幅37.9%。

ETF-FXI是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旗下ETF品牌安硕发行的ETF,FXI跟踪富时中国50指数(FTSE China 50 Index)跟踪香港市场上市值最大的50只中国股票。来自ETF.com的消息显示,FXI前十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京东、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银行、网易、百度。2022年下半年,未平仓看涨期权的合约数始终达到看跌期权合约的1.6倍。

2022年 12月13日,海外另类ETF供应商Granite Shares设立做多阿里巴巴的ETF BABX;2023年1月12日,美国ETF供应商金瑞基金新推出一只中国市场ETF KLIP。

深交所的信息披露显示,截至2023年1月18日,6只股票的外资持股比例超过24%。其中,3只股票的外资持股比例超过28%。

第三,树立牛市思维,建立健全我国股票市场期货期权体系

一个国家或者经济组织对商品的定价能力越来越体现为当今世界的真正权力。拥有商品的全球定价权或者是权重较大的发言权,必然成为实现强国战略的重要选择。这既关系到一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科学有序发展,也关系到一国长远发展中健康畅通的物价传导机制的形成,更关系到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同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估值和国家金融安全等有机关系的确立。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商品市场的彼此良性互动和相互支撑极其重要,而证券市场是提升这些重要话语权的坚定基础和战略平台。

必须坚守增强国际定价权的原则,为早日形成中国定价权和金融强国地位奠定基础。

目前,中金所已上市权益类、利率类两条产品线共11个金融期货、期权品种。股指期货期权(权益类)共计7个产品:沪深30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中证1000股指期货,上证50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权,中证1000股指期权,上证50股指期权。

沪深交易所分别有4只ETF期权品种上市。

上证50ETF期权、沪深300ETF期权、中证500ETF期权、科创50ETF期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

深交所也有四只场内期权产品,分别是:沪深300ETF期权,标的为沪深300ETF;创业板ETF期权,标的为创业板ETF;中证500ETF期权,标的为中证500ETF;深证100ETF期权,标的为深证100ETF。

目前,已上市股指期货和期权产品标的成分股有1800只,占全市场流通市值超八成,

2022年最新颁布的《期货和衍生品法》规定,标准化期权品种上市实施注册管理。无疑,关键的任务是进一步丰富股指期货和期权品种,完善市场交易机制,促进市场稳定运行,提升跨市场监管协作,强化风险联动防控,坚决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防出现内外市场风险叠加共振甚至失控的局面。举例来说,2022年9月,QFII、RQFII参与股指期权交易业务平稳落地,进一步丰富了外资中长期专业投资者参与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说,这体现出持续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动扩大金融期货市场制度型开放的态度。虽然说QFII、RQFII已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十余年,但是,如何使其成为股指期货市场较为稳定的长期力量,绝对是一项必须对待的战略任务。

在当前,坚定推出不同品种、层级和范畴的期货期权产品,根据不同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需要,推出股指期货、股指期权、个股期货、个股期权。不仅使相关行业更加具备规避经济大幅波动的能力,让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从中受益,也让市场自身显示出多样化获利途径,切实对庞大投机资本形成分化、牵制、疏导的作用,真正显示出强有力的防火墙隔离阻燃效应,从根本上切断现货市场和期货期权市场严重背离的渠道。

四、彻底改变国内券商基本依靠摆摊子收费靠天吃饭生存的消极生态,大力推行优胜劣汰机制

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的起搏器。公正、权威、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是注册制取得成功的关键枢纽。但是,和国际投行咄咄逼人的态势相比,我国内地所有券商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与他们多年依靠吃偏饭、摆摊子收费养成的惰性紧密相关。

几乎所有的券商,无一具备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即使国内企业境外上市,所谓的国内头部券商仅仅是挂个名头或者分得清汤寡水的半杯羹而已。正因为不具备拓展多品种业务和国际市场的能力,众多券商只能争抢单一的证券承销业务。离谱的券商报告,大肆包装企业抬高发行价格,当前询价机制的失败,与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防止到手的利益被同行撬走、甚至主动听命于发行人最为膨胀的欲望和意志出牌不无关系。券商的所谓研究报告充满着捕风捉影、观点雷同、论证草率等诸多缺陷。重数量、轻质量,重占有、轻监督成为普遍现象。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大牌券商推荐的200多只股股票,高达74%在同期跑输大盘。

只要你仔细搜寻一下这些年我们的券商所出的投资价值报告,都充斥着这样一个荒唐的逻辑:

如果提高利率,中国股市必然下跌;实施降息,人民币出现贬值,股市还是要下跌。总之,依照他们的判断,中国股市的主旋律就是下跌。

看看肩负着中国证券市场重要使命的国内券商机构们的所作所为,不得不叫人惊出一身冷汗。国内目前有157家券商。今年上半年,监管机构向68家券商发出167张罚单,投行业务占比超过四分之一。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头部券商都赫然在列。受罚原因当然是无视法律法规,蔑视投资者的信任和托付。你视他们为看门人,他们却在自毁长城。能力低下,德不配位,几乎等同于给美欧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巨头在中国资本市场任意妄为创造天赐良机。依靠他们在注册制下把握上市公司品质的,护卫国家金融安全,显然是出奇的离谱。

当前,全球竞争最为白热化的产业无疑是资本市场和高端科技两个方向。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必然需要资本市场的鼎立支持。如何将这一优势化为胜势,自然就需要充分施展各国的投行券商的十八般武艺。但是,我们现在的国内券商投行人士能经受这场艰巨挑战吗?


中特估能否带来价值投资新趋势

五、亟待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估值和资信评估体系,培养权威信用评估机构

由于缺乏信用评估和企业估值标准体系,反映到证券市场,如何给中国上市公司进行合理的估值已经成为困扰资本市场有效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建立健全权威、科学、有效、合理的中国估值体系。一味刻意强调“中特估”将适得其反。

自2020年4月1日,我国正式取消对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当年8月,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贝莱德拿下了国内首张外资全资控股公募牌照。高盛、摩根大通均实现证券独资经营目标。贝莱德、泰达宏利、路博迈、富达、施罗德基金、上投摩根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等七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获批。截至2022年8月末,标普和惠誉先后在我国成立独资公司,作为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信用评级机构。国内被中国监管部门认可的评级公司有5家,仅有大公国际是仅存的本土信用评级公司。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上海远东、上海新世纪都成为合资公司。中国本土化评级体系不仅势单力薄,更可能无限度倚重外方。

美国投行评估机构的口是心非足以暴露出他们急不可待抢跑进入全球最具吸引力市场的真实意图。根本原因在于对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中国市场的坚定看好。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全球资本市场只在乎利益,不会在意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如果特色迟产生不了市场所期待的效益,特色无疑就成了自嗨。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被喻为“中特估”。其意是指以央企、国企以及一些有行业特殊背景的上市公司为主,涉及通信、计算机、建筑、能源、电力、军工、银行等等范畴。从A股层面看,国有企业(中央+地方)共有1344家,占比26%。数据显示,与5年前相比,国有上市公司利润增长70%,但市值仅增长10%;市净率为0.86倍,下降30%,显著低于1.6倍的平均水平。

不可否认,央国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近些年中字头央企指数的估值与价格走势呈现出背离态势,估值不断向下。采取中特估进行估值纠偏很有必要。但是,特别突出强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虽然理由证据充分,但存在着巨大疑问。

因为,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整体。各种成分的公司组成了这一市场不可或缺的单元。中特估再“特”,也必须遵循市场检验的标准。核心问题是,验证上市公司业绩的具体指标,要看的是每个公司到底成色几何。整体贡献大没错,但亏损大户也来自这一阵营。切不可使“中特估”成为哪些经营效率低下、创新动能匮乏者的护身符,甚至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反向作用。

仔细研究我国GDP的构成、创新、就业、税收、对外贸易等诸多指标,中小企业早已占得半壁江山。面对如此事实,刻意强调中特估显然错得离谱。相反,无异于人为制造我国股市的分裂对抗。


能否点石成金

对一国的资本市场来说,建立独立、有效、公正的估值信用评级制度,培养发展相关机构至关重要。建立中国自己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中国必需要有自己权威的评级机构。特别是要从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屡屡受制于人,估值屡遭贬低而导致发行认购倍数时常超过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表面繁荣中汲取深刻教训,要切实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价值和资信评估体系,和国际同行就中国企业海外募集资金和上市进行有效协调,既防止国有资产低价贱卖而流失的问题出现,也能够维护中国企业的资信和声誉,为走向世界市场创造良好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美国   花旗   华尔街   惯犯   中国银行   银行   目的   期权   卑劣   券商   阴险   股指   中国   期货   高度   指数   美元   机构   我国   报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