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35年来饱受质疑, 如今她已诞下一子

1988年3月10号,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一位产妇即将临盆。

这位产妇看起来十分普通,但她的身上却汇聚了整个医院乃至全国妇产科医生的目光。

几个小时后,经历过剖宫产手术的女人被推了出来。而另一张小床上,一个长得白白胖胖的小女婴正躺在那里。

产科医生张丽珠抱起这个孩子后,就一直不愿意撒手,现场的大批媒体记者,也悄悄将这一刻记录下来。

如今35年过去了,这张照片依然被悬挂在北医三院。

这名小女婴就是中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而她也就是因为“试管婴儿”这个身份,被骂了整整35年。

神仙也没帮上忙

郑萌珠的母亲叫郑桂珍,是甘肃乡村的一名普通教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她结婚较早,19岁那年就嫁给了同村的左长林。

左长林虽只是个农民,但对妻子十分关心,婚后夫妻恩爱。左长林知道妻子早年患过结核病,因此从来不让她干什么累活。

而二人唯一的缺憾,就是结婚好几年了,郑桂珍的肚子愣是一点动静都没有。眼看着同村比自己结婚晚的女人都已经当了妈妈,郑桂珍越来越着急了。

于是打从22岁开始,郑桂珍就四处寻医问药,只要一听说有偏方能治疗不孕不育,她也不管是否对身体有害,就先弄来吃点。

后来她又听说有人去寺庙求子后就怀孕了,于是郑桂珍又开始每年都拜佛烧香,希望能请到送子娘娘进家门。

可吃了多少苦,跑了多少冤枉路不说,好消息却一直没有降临。

时间一转眼就来到八十年代中期,郑桂珍也即将奔四,由于长年吃药再加上已不再年轻,身子骨越来越弱,各种小毛病也纷纷找了上来。这个年纪,一般产妇受孕本身就比较艰难,何况郑桂珍这个体弱多病的人呢?

可即便如此,这个年近40的女人也依然没有放弃成为母亲的希望。

就在她求救无门时,一则广播新闻,给郑桂珍提供了新思路。

一个从没听过的词语

那天下午,郑桂珍正在做饭,她像往常一样一边切菜一边听广播。

菜切到一半时,广播里突然出现一道女声,对方说着:

“目前北京一家机构,正在研究能够体外受精的技术,有可能为治疗不孕症带来突破。”

这些年像条件反射一样,郑桂珍一听到治疗不孕这几个字,心里都会慌一下。哐当一声,她手上的菜刀掉到了地上。

她只记得在广播中好像提到了什么“北京医院”、“体外受精”,但自己为了不孕这个病,跑了20多年,也从没听过这个词。

于是她赶紧翻找近几日家里的报纸,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线索。可由于当时“试管婴儿”、“体外受精”等技术尚未成熟,宣传力度也不够,郑桂珍将所有报纸翻了个遍,可什么也没找到。

于是她决定,亲自到北京去问问情况。

1987年,郑桂珍和丈夫左长林第一次来到北京。

郑桂珍指导之际生孩子的机会就越渺茫。这最后的机会如果不抓住,她怕会后悔一辈子。

可到了偌大的北京城后,这对一直在农村生活的夫妻又傻了眼。北京大医院这么多,到底是哪家在研究体外受精技术?

去的那几家医院,都说能给郑桂珍治疗,可当她问道“体外受精”时,那些大夫也是一脸茫然,夫妻俩就只能扭头离开。

就这样,二人如无头苍蝇一样在北京城转悠了近半个月。为了节省开销,两人连旅馆都舍不得住,直接就在北京火车站附近的地面上将就了。

可这么下去也不是事啊!丈夫左长林表示,咱们不如先到一家医院去看看,兴许人家就能给治好呢。

但久病成医的郑桂珍明白,那些大夫提出的方案,她在老家时就已经治过了,都是千篇一律的办法,基本不起作用,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这个“体外受精”。

就在夫妻二人着急的时候,一对夫妻的出现帮了他们大忙!

在北京火车站里,为了能找到哪家医院,郑桂珍扯着不善言辞的丈夫问了许多北京本地人,甚至是外地友人,但那些人也大多都不了解。

直到他们问到一位来自黑龙江的夫妇。原来,这对夫妻也是苦命人,原本儿女双全生活幸福,没想到儿子竟然出了意外溺亡了。

夫妻俩就想着再生一个孩子,但年纪也大了,不好受孕,就在朋友的推荐下,找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医生,经过治疗后已经成功怀孕。

于是,在这个黑龙江朋友的带领下,郑桂珍和丈夫被带去了北三院。在那里,她遇见了改变自己和丈夫命运的女医生——张丽珠。

12次的失败,让夫妻俩心里没底了

张丽珠大夫可是非常的不简单。

早在民国时期,张丽珠就是海圣约翰大学的医学博士,后来她先后在美国、英国留学,50年代回国后,就成为了中国最顶尖的妇科医生。

而且,当时英国医学家爱德华兹已经首次进行了试管婴儿实验,张丽珠回国后,也提出并落实了这一项目。

截止郑桂珍找到张丽珠之前,她和团队已经先后为12对夫妻进行过体外受精,但最终结果都不好。要不就是体外受精过程失败,要不就是胚胎移植不成功。而等到第12对时,其实已经算成功了,但移植怀孕后,胎儿在母体体内却又因为意外流产了。

郑桂珍身为北医三院做试管婴儿的第13个人,面对前面的成功率为零这事,多少都会让她担心。而更担心的还是丈夫左长林。

左长林认为,虽然第12次可以算成功,后来的意外流产也不是医院和大夫的责任,但毕竟话说回来,那第12对夫妻最后也还是没有生下婴儿。而且目前这方面技术一次比一次有突破,最好再等一等,等真正出现成功的病例后,再来也不迟。

但郑桂珍却一天都不想等了,她已经40多岁了,那第13个真正成功的案例什么时候能来?也可能明天就来,也可能几年之后。到那时候,她还能不能怀孕都不好说了。

在思考了一天后,左长林还是向妻子妥协了,夫妻俩还是决定试一试。

二人留在了北京北三院妇产科,很快郑桂珍就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检查。结果显示郑桂珍患有双侧输卵管堵塞以及较为严重的盆腔炎。这主要是因为她十几岁时得过结核病,结核菌通过经血传染,导致了这些病症。

这病早点来还有得治,但现在由于病情严重不说,再加上这些年郑桂珍几乎从没对症下药过,复通手术基本无望。

这种情况下,进行体外受精,就成了唯一的方法。

左长林还有些犹豫,但郑桂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果断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因为她认为,最坏也就是如今这样抱不到孩子,而她早已经习惯了。

最终,郑桂珍被推上了手术台,医生在其体内取出几个卵胞后,立刻送去北京医科大学的组织胚胎室,并在那里完成后续的检测、受精等工作。

所幸,体外受精之后,胚胎培养的过程十分顺利,虽然四个胚胎最终只存活下来一个,但郑桂珍的移植手术,也一次你算是正式提上了日程。

1987年6月24日,郑桂珍再次被推入手术室,进行移植手术。

几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医生们都松了一口气。郑桂珍想着如今自己的肚子里真的有了一个新生命,这次她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但张丽珠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身为妇产科主任的她,顶着66岁“高龄”,每天坚持查看郑桂珍的生命体征,各项数值,观察她的妊娠反应,并时刻叮嘱她注意休息、饮食和情绪……避免出现流产。

那九个月里,后来的郑桂珍总是笑着说:

“张丽珠教授和医院的其他医生都将我像大熊猫一样保护起来。”

1988年的3月10号,郑桂珍第三次被推入病房。由于她是超高龄产妇,只能剖腹产。

眼看着妻子被推进去,再加上马上就能有自己的孩子了,左长林紧紧握住郑桂珍的手。而郑桂珍则笑着安慰道:不就是肚子上要再添道疤吗,没事的。

左长林看着妻子的笑容,心里明白,这些年她吃了多少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好在,这次是一个人进去,两个人出来了。

几个小时后,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出生了。郑桂珍和左长林盼了20年的孩子,终于来了!

新生儿手脚齐全,心肺肝肾发育完全,哭声嘹亮,是个十分健康的女婴。

张丽珠一看到被包被裹着的小女婴,当即将她抱入怀中。因为这个小婴儿不单寄托了左、郑夫妻俩20多年的期望,也意味着这位中国试管婴儿之母的30多年的付出,终于结出了果实。

那一刻,小女婴的诞生就成了我国妇科研究领域一个里程碑式标志,就连当天晚上的央视新闻联播都向全国观众播报了这则消息。

对千万个被不孕问题折磨着的家庭来说,这个小女婴就是他们的希望。

但对于小女婴来说,这却是人生不堪其扰的一个起点。

孩子不健康的那一面,还是出现了

为了表示对新生命降临的喜悦以及对张教授的感谢,小女婴最终被定下了“郑萌珠”这个官方名字,这也是左长林对妻子这些年的付出表示的感谢。但实际上在爷爷奶奶那里,郑萌珠还是叫左萌珠的。

“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这个名号,让郑萌珠成为了全国知名人物。可这个出名,还是给他们家带去了不少“麻烦”。

首先,自打郑萌珠出生以来,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就没有停止过对她的采访。

他们长枪短炮的询问左、郑两家人不说,甚至后来郑萌珠但凡有个头疼脑热,就得上一次报纸,然后就有人说这“这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命在旦夕了。

其次,就是老家的人总是问长问短。当年郑桂珍无法怀孕时,这些人就总在背后总嚼舌根子。如今左、郑两家又弄出来个“试管婴儿”,他们基本没啥文化,就认为郑萌珠就是“在管子里出生”的。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谁都觉得郑萌珠不是个正常的孩子。长大一点后,郑萌珠就遭受了和她母亲当年一样的异样目光,周围的小朋友因为她的“特殊”,没有人愿意和她玩。

即便北三院妇产科有随时关注小萌珠身体情况的医生,检查之后她的各项数值都正常,她也确实在健康成长,但幼年时期的她其实非常孤独。

十岁之后,郑桂珍眼看着女儿越来越不爱和别人打交道,终于明白孩子身体虽然健康,但心理出现了问题,身上的“光环”太大,正在一步步害了孩子。

为了让女儿能健康长大,郑桂珍和丈夫决定婉拒各大媒体的采访,既定的公开活动也一概取消。

虽然父母的改变,让郑萌珠的生活轻松了许多,但她遭受的质疑,甚至是侮辱,从没有断过。

父母断了采访后,就有人表示,这家人看来有什么秘密要瞒着,估计郑萌珠身体有疾病已经恶化了,活不了多久顶多30岁,而且以后也肯定不能生育……

哪怕后来随着我国试管婴儿技术的飞速发展,数以万计的试管宝宝在全国各地降生。郑萌珠甘肃老家也有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怀孕,生下来的宝宝和正常小孩没什么区别。但仍有媒体质疑,这些婴儿没问题不代表郑萌珠没问题,毕竟她是第一个试管婴儿,那时候技术又没有现在的成熟……

郑萌珠

但好在,父母断了郑萌珠和外界的联系后,她就开始两耳不闻窗外事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朋友也不像她小时候的伙伴那样幼稚地瞧不起她了。渐渐地,郑萌珠成了个快乐开朗的女孩。

她上初中,考高中,按部就班。2006年,18岁的郑萌珠被西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录取。

而更重要的是,郑萌珠只是她的官方名字,学校里几乎都没有人知道,身边这个姓左的小姑娘,就是当年轰动一时的“第一试管婴儿”。

那个时候她和同学们在一起上课、去图书馆、周末也会一起出去玩,她快活极了。

可这种快乐,在郑萌珠大二的时候戛然而止。

小姑娘的确成长了,但仍然涉世未深

2008年的3月份,突然有所谓的媒体人,在郑萌珠的老家打听到了她上西京大学的消息。

然后,这群人连招呼都不打,闯入西京大学的校园,对“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继续进行跟踪报道”。

郑萌珠平静的生活被打破。

她的照片被登在报纸上后,她的故事被再一次提及。身边的同学、任课教师,以及一直对郑萌珠十分照顾的辅导员,这才知道“她是谁了”。

可如今郑萌珠已经长大了,她这次没有逃避,而是通过学校报纸,向那些媒体接着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我十分理解和尊重新闻记者所从事的工作,可你们的行为真的让人很反感……

我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我并不喜欢你们把我当做“另类”给宣扬出去。还有你们私闯校园,扰乱课堂和治安,这是违法的,如果你们再继续的话,学校和我都不排除动用法律的武器。”

这里能明显看出她的成熟,郑萌珠没有通过媒体,而是通过学校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因为她清楚媒体只会断章取义,自己的意思他们根本不会反应出去。

而且,她知道自己势单力薄,她身在校园,学校就是靠山。再加上这帮人在学生上课时就偷拍,确实是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对学校的利益也有损害。

但郑萌珠不知道,自己还是涉世未深。

虽然她的声明确实让一些媒体知难而退,但仍有媒体不打算放过她。拍摄不是影响课堂秩序吗?那好,我就先请示学校,征得同意后不就想怎么拍都行了吗?

比如北京的一家媒体就直接给西京大学打电话,称想在西安,甚至在学校内对郑萌珠进行跟踪采访。而至于学校那边,是怎么回应的呢?

其实,这样的采访,对西京大学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宣传机会。但是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校方没有这么做。而是加强了对学校来往人员的排查,尤其是那些拿着摄像机的,进来必须得先亮明身份。

对于学校的维护郑萌珠内心十分感动。但思量之后,郑萌珠决定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

在校期间她不接受采访,寒暑假时,可以接受一些正规媒体的访问。郑萌珠这么做,一来是想为试管婴儿技术的宣传尽自己一份力量,二来也是为了消除社会对像她这样的试管婴儿的歧视。

例如郑萌珠20岁生日那天,来到北三院与其他试管婴儿一起参加聚会,并接受了采访,此举也让全社会看见了还有这么多像她一样健康的试管婴儿。

而这一举动,后来也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和校方的表扬。虽然她的身份已经全校皆知了,但这次大家待她却带着更多的友好和真诚。

2012年,郑萌珠大学毕业了,她没有选择从事与英语相关的本专业职业,而是成了一名北漂。

唯一的遗憾

那时北漂已经十分流行,郑萌珠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踏在北京那片土地上,她思绪复杂,毕竟这里是她出生的地方。北三院的墙壁上最醒目的位置,至今还挂着她的照片。

故地重游之际,郑萌珠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我能不能到北三院工作呢?

可她只是一个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去医院工作,行业跨度太大,估计不会收录吧?

好在那些年,由于和北三院妇产科还有联系,里面医生基本上都知道郑明珠。于是她就跑去咨询医生,有没有什么岗位适合自己做。

对郑萌珠的决定,医生们又惊又喜。权衡之后,郑萌珠被推荐到了“生殖中心档案科档案室”工作。

后来,她为了具备上岗资格,又经过努力考取了档案专业相关的技术资格证,正式成为了一名医院档案管理员。

之后的几年,她作为一名北漂,日子好过的也很苦,租过房子,挤过地铁……但好在,一切都有苦尽甘来的时候。

在北三院工作期间,郑萌珠遇到了一个想与之相伴一生的人。她如寻常女孩子一样,恋爱,结婚,然后生子。

2019年,如命运的循环,31岁的郑萌珠在北三院顺产生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婴。这也打破了她“活不过三十”、“无法生育”的谣言。

听着小婴儿响亮的哭声,郑萌珠激动地哭了。那一刻她终于明白,三十年前,40多岁的母亲为了自己生命诞生时的艰辛,也切身体会到了当妈妈的心情。

而当天在产房外焦急等待的,两鬓斑白的郑桂珍,在亲眼见到自己外孙的小身体后,眼泪也不受控制地流出来。因为在30年多前她跟本就没想过,自己还能抱上孙子……

现场的医生和媒体记者也十分兴奋:试管二代诞生了!

这证明从各个方面来看,试管婴儿和正常人是没有区别的,一样健康长大,一样结婚生子孕育后代,也证明了八十年代时我国的试管婴儿技术已经走向成熟。

如今,郑萌珠已经35岁,还在北京三附院工作,家庭美满,四岁的儿子时常调皮,但也在活泼健康地长大。

但只有一件事,并不怎么美好。

2016年9月2日,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院士去世,享年95岁。郑萌珠术后不久,就抱着儿子来到了张丽珠墓前,为她献上了一束鲜花……

结语:

其实在郑萌珠之前,世界便已经出现了试管婴儿。

1978年,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是一个名叫路易丝·布朗的女婴。刚出生的时候,全世界也都担心这个小女婴会活不久,就如郑萌珠出生时,外界对她的评价一样。

不过,布朗不仅顺利长大了,还在2006年生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婴。

她和郑萌珠,一个是世界第一例,一个是中国第一例,经历如此相似。这说明,医学在前进的时候,总归也是充满争议的。

而如今,随着试管婴儿技术的逐渐成熟,新的“设计试管婴儿”项目已经在全世界启动。通过人工和科技干预手段,剔除基因有问题的受精卵,实现真正的优生优育。

每年全国数十万名试管婴儿出生,也让无数濒临崩溃的家庭有了牢固的纽带,可以说是是功在社稷,科技造福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试管婴儿   北京医科大学   西京   女婴   体外   北京   中国   年来   医生   医院   学校   媒体   郑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