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度高温挤爆景区,打败大学生“特种兵”的竟是小学生!

7月2日,一名北京地接导游,在带领游客游览了颐和园近2小时后,晕倒在了返程的大巴车内,不幸离世,死因是热射病。

当天的北京,气温直逼36度,无风,整个园子像一个大蒸笼,在露天里走上一会儿,人就闷得透不过气。按照原定计划,这天他要和两个研学团的老师一起,带领30多个孩子参观颐和园。却不想在长达两小时的室外游览后,他再也没能醒来。网络上,人们在惋惜、痛心的同时,将矛头纷纷指向了当前暑期最火的研学团。

01

一票难求,竟是因他

纵然气温爆表,但暑期的旅游高峰依旧如约而至。

然而,就在许多人确定好出游时间,规划好旅游景点准备购票之际,却发现网上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能在顷刻间便将门票抢购一空。

当人们想买票时,票已经卖完了!

当人们想要提前预约门票时,一周内的门票早就已经被预约满了!

当人们掐着秒表、卡着点,想要抢票时,“页面加载失败”的提示直接给了一记暴击!

而当人们好不容易挤进网站,点开预约面板时,却绝望地发现,票又已经卖完了!

网页加载、放票秒空、待支付无法完成......“一票难求”几乎已经成了今夏旅游的常态。而这一现象在北京尤为突出,据统计,7月份前7天,北京地区暑期景区门票预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200%。

“抢票”成功与否成为暑假旅行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不过,即使有幸抢到了门票,也别高兴得太早。

当许多人拿着门票,兴致勃勃地前往景区,崩溃的事情再度发生:

检票口被长长的队伍围得水泄不通;

景区内也是人头攒动,寸步难行;

文物看不到一点,景色欣赏不了几秒,涌动的后脑勺却是看得清清楚楚......

看风景变成了看人,旅游体验可谓极差。

一些游客在看着景区人来人往的景象,不禁无奈地感叹道:“原来每天和我抢票的是这群人。”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群人能让景区人满为患,让上万张门票在顷刻间销售一空呢?

答案便是研学团

想必暑期旅游的人必定会见过头戴小黄帽,背着小书包,挂着小水壶,手拉手跟着举着小黄旗的讲解员的一群孩子。那便是研学团。

研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方式,指通过参观、调查、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所学知识。许多研学项目都会打着“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增长见识”“在旅行中学习成长”等宣传语,领着孩子们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知名学府,去感受天文、地理、历史的奥秘。

在逐渐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当下,许多家长也本着“多见见世面”的朴素念头,把孩子送进了“寓教于乐”的研学团。

正因如此,近年来的研学旅行市场迅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的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清博舆情网址:https://yuqing.gsdata.cn/

清博舆情系统显示,研学团的热度从六月底全国各地中小学生暑假开始就一直居高不下。

如果说3月到6月,作为“旅游特种兵”的大学生登顶五岳、暴走淄博,包揽了全国大小景区,那么暑期一至,以小学生为代表的“研学大军”则可谓踏破了博物馆的门槛,垄断了各大景区的门票。

02

研学团惹众怒

警惕割韭菜新招

暑假还未来临,研学市场的氛围便已经拉满。朋友圈、短视频平台、街头路边充斥着各种研学项目的广告,甚至连幼儿园都贴出了研学夏令营广告......

目前,市面上的研学夏令营多面向7至17岁的学生,行程大部分为7至14天,研学项目大致分为三类,即城市周边半日游、一日游,跨省市单周游和营地类研学夏令营。而在所有的研学项目中,历史人文、户外自然、科学技术类的研学主题是最受欢迎的,以景区和展馆为主题的一日游产品和长线多地5-9日游产品最为热销。

既然是研学,参观名校无疑是最能凸显研学格调的途径。

暑假期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发布了通知,将于7月8日起,允许游客预约参观校园,而研学团也敏锐地嗅到了商机,纷纷推出了“清北名校研学”的项目,获得了无数家长的欢迎。

然而,在此热度之下,研学团的管理混乱、价高质低、游而不学的弊端乱象也在逐渐暴露。

7月7日,北京大学保卫部就发布了一则违规情况通报:7月5日,工作发现,一支名为“狼爸部落”的校外研学团队,通过联系校内人员、借用账号在树洞平台发布预约求助信息等方式拆分预约,由多名校内师生预约入校。

虽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都向游客开放了免费参观,但其也强调,必须经过微信小程序进行预约,才能拥有参观资格,否则视为无效。然而,该研学团另辟蹊径,联络校内师生,借在校生的资格安排研学团入校参观,严重破坏了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若是将这个研学团“另辟蹊径”的做法和其他的一些研学团对比,它倒是显得颇为“诚意满满”。

有家长发布了一则朋友圈,痛斥某研学机构的虚假宣传行为。

她称自己希望孩子能感受名校不一样的文化氛围,于是便为9岁的孩子选了名校暑期研学项目,项目中明确提到有北京大学的参观行程,称学生可以进入校园参观,了解专业学科设置及校园生活,同北大学子见面交流,并完成“觉醒时代的新青年”定向挑战。

然而现实是,孩子的名校研学却缩水为校门合影,孩子们只是颇为潦草地逛了博物馆,然后在北大校门外拍了张照片,就完成了这趟所谓的名校研学之旅。但研学之旅的价格却高达9980元。

还有人曝光,有的名校研学项目,虽然带领学生参观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但实际上这家博物馆位于清华校园外,普通游客付20元门票便可预约参观。

这些研学项目均与家长和学生所期望的名校游相距甚远,但费用却并不便宜。

综合网上的相关调查和信息,研学团的价格从几百、几千到上万不等。多日游产品人均价格普遍在数千元左右,而国际研学项目的价格更是最高开到了7.3万元的“天价”。

辽宁博物馆工作人员耿雷曾在《城市中博物馆游学新现象的忧与思》一文中披露,博物馆游学虽然与海外游学项目数万元的收费标准相比较低,但为期一两日的博物馆游学也起码收费一两千元,有些活动只是听两小时讲解就要收费四百元至六百元不等。中国大多数公立博物馆自2008年起免费开放,机构带人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几乎没有门票成本,却要向学生和家长收取大笔学费,称得上是“一本万利”。

此外,研学团也给景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逼得各大景区、博物馆以及相关机构纷纷出手,对研学团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7月9日,国家博物馆发布通知,自7月16日起,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而此举针对的正是将讲解作为核心服务之一的研学团。

7月11日,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宣布将加强对夏季“研学游”、非法老年团和在线旅游平台的监管力度。

拿捏了家长重视教育的心理,借着素质教育观念增强的东风,吃着各大景点门票优惠的红利,研学团成为了“后双减时代”,最具经济价值的教培项目。

但是,面对无保障的师资、高昂的研学费和暂时缺失的监管机制,不得不警惕“研学团”打着研学之名,行狂割韭菜之实。

作者:西瓜 排版:骆伟玲

图片源于Q仔互联网冲浪所得,若有侵权,后台联系,Q仔滑跪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景区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特种兵   名校   暑期   小学生   门票   博物馆   孩子   大学生   项目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