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眼中的易县:西北行程录之一

易县,位于保定市西北部,太行山北端东麓。


易水之畔荆轲塔

下高速。晨光中,一个干净、清爽的小县城扑面而来,这就是易县。前行,遥遥看见荆轲塔在山上矗立。过南水北调河,入荆轲公园,此为开放式公园,游客三五成群,亦有晨练者。

荆轲塔、清西陵、易县县城、督亢位置图

荆轲塔坐落在易县城西南二公里处的荆轲山山顶上,为多层密檐宝塔。说是“山”,其实不过是一座高30余米的沙石土堆。相传,此地曾造冢收埋荆轲衣冠,天长日久,衣冠冢上沙石堆积成山,遂名“荆轲山”。据介绍,荆轲塔始建于辽乾统三年(1103年),明万历年间,清康熙、乾隆年间均进行过修葺;有清代石碑记录:“塔为山而设,为荆轲而设也。”2006年,易县荆轲塔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入虎穴兮探蛟宫,仰天呼兮成白虹!”荆轲临行前,太子丹在易水边为他设宴送行。击筑的高渐离,高歌的荆轲,落寞的屠狗辈宋意,举杯的太子丹,定格成了千古的绝唱!

荆轲塔、荆轲公园

易水有三源,分别为北易水、中易水、南易水。晨练者曰,穿易县县城而过的为北易水,其实送别荆轲之地是在中易水河边,离此地直线距离约8公里左右。

《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太子丹阴养壮士二十人,使荆轲献督亢地图於秦,因袭刺秦王 。”荆轲“图穷匕见”,将燕国膏腴之地“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那“督亢”的位置在哪?

据考证,督亢之地在易县以东不远。河北涿州市东南有督亢陂,其附近的定兴县﹑高碑店市﹑固安县一带平衍之区皆燕之督亢地也,约3000平方公里。最关键的是,此地已东出太行山,深入华北平原,秦国进入燕国再没有山川之险阻隔。

北易水河

事件的主持者为燕太子丹。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政,事败,引发秦燕战事。燕王喜二十九年(公元前226年),燕王喜与太子丹同逃辽东。后太子丹被燕王喜下命令斩杀,其尸首被献给秦国。

秦国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曲折艰难,双方中间的庙堂百机、勇武英雄,悲壮历史太多了。


县城之右乡间道

过荆轲塔至清西陵,导航导入一条不知名的山间小道,位在县城之右。见村屋红瓦低檐,疏略可数,乡民荷担在野,褴衣而行者;又有田畦菜蔬,鸡犬相闻;几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之景。路随山转,不觉来到北易水河畔。易水河岸砖石相砌,残花不语,静流水缓,多见河底沙砾。


太行山麓之清西陵

入清西陵景区。售票员告诉我,怎么游玩也得四个多小时。不禁咂舌,这怎么玩?没有这么多时间,只好在大门外转转。

清西陵是一片丘陵地,北枕太行,南面华北平原,岗峦起伏,林木丛茂,河道纵横,风景秀美,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旅游面积224平方千米(陵区内辖两镇),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寝建筑艺术的代表。

上路缓行,远处太行巍巍,群峦叠嶂。不多远突然看见路边有“慕陵”标牌,距离一公里,遂转入小径,直通慕陵。清宣宗道光皇帝之慕陵,掩映树丛之中,黄瓦红墙,巍峨一片,墙外有五孔石拱桥、神道等建筑,时九时左右,尚未开门也。

按所示地图,乡间小路可蜿蜒通向其它陵区周边,只不过不能进入陵区。路边还有三个满族风情村,估计是守陵人的后代村落。其实,看风景走乡村土路就可以了;如看陵墓建筑,当然还是要去陵区。沿小路稍走一段后返回。

清朝入关后,皇家陵墓有清东陵、清西陵两个陵区。清东陵在京师之东,河北遵化;清西陵在京师之西,河北易县。清西陵包括了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帝(后宣统帝也被移入)及嫔妃陵墓,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当年,选择皇家陵墓时,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清朝雍正皇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自此,太行山麓之易县永宁山下被列入皇家陵园,清朝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清东陵和易县清西陵两大陵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易县   遵化   华北平原   太行山   秦国   易水   太行   燕王   陵墓   外地人   太子   行程   眼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