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小朋友老是“长吁短叹”,原来是得了“儿童叹气综合征”

扬子晚报网7月15日讯(通讯员 刘海霞 季楚杰 记者 陈咏)五岁的秋秋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先是老师反映秋秋在幼儿园老是叹气,秋秋的妈妈一开始不觉得,后来仔细观察发现,秋秋在家也经常叹气。为此,全家人都有些焦虑,觉得秋秋是生病了,不是哮喘就是心肌炎。来扬州妇幼保健院就诊后,儿科专家给秋秋做了体检,发现秋秋心肺功能都正常,孩子其实是“儿童叹气综合征”。15日,记者从医院了解到这一病例。

什么是“儿童叹气综合征”?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刘素琴介绍,叹气表现为一个深长的吸气后再呼出气体,有时伴有吸气时抬头、呼气时点头的表现。正常人通常每小时叹气6-12次。这是由于人们在长时间保持较浅的呼吸后,部分肺泡因不能完全扩张,有塌陷的风险,这时需要一个深大的呼吸使肺泡再次充盈,这个深大的呼吸就是“叹气”。所以,儿童偶尔叹气没问题,但有些孩子频繁叹气,甚至每分钟都叹气,这种情况就称之为“儿童叹气综合征”。

刘素琴主任告诉记者,如何确定是“儿童叹气综合征”而非其他疾病并不难。“儿童叹气综合征”的孩子,除叹气以外,活动、吃饭、睡觉、说话等都正常,睡觉时也不会叹气,发作一段时间可自行好转,到医院检查心肺功能都正常,没有器质性病变。至于家长担心是否有哮喘和心肌炎的可能,也很好鉴别。哮喘的主要症状是喘息,呼气时间延长,重症哮喘则会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听诊肺部有明显的喘鸣音,很好鉴别。心肌炎的孩子表现为呼吸增快,易疲劳,活动后加剧,一般状况较差。若孩子生活学习如常,则不考虑心肌炎。

什么原因导致“儿童叹气综合征”,怎么治疗?专家表示,儿童出现这种症状,有研究认为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并非器质性改变,目前考虑和创伤经历、焦虑、压抑等有关。成年人在精神压力大、焦虑、抑郁时,也会出现叹气表现,这有助于舒缓情绪,儿童同样如此。秋秋妈仔细回想,两个月前秋秋得了“手足口”病,手上、嘴巴出皮疹,幼儿园要求居家隔离,后来一提上学,多多就好像有思想负担,没想到这么点大的小朋友,会因此背上思想包袱!

专家说,了解病因,家长就不必焦虑。如果发现你家孩子有类似表现,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有没有什么让孩子压抑、紧张的事件。如果是大一点的学龄儿童,要适当减轻学习压力,陪伴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不要粗暴地训斥孩子,遇事多和孩子沟通,尤其不能让孩子察觉到家长为此而焦虑。

校对 盛媛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综合征   肺泡   儿童   长吁短叹   心肌炎   哮喘   焦虑   小朋友   幼儿园   呼吸   家长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