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核弹还恐怖的女人,一人能顶五个师,让东风导弹实现“打水漂”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万物喵知道

编辑 |万物喵知道

前言

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除了要有广袤的国土面积,另外还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自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只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就变成了军事强国,不仅在经济上发展壮大,在军事上,我们也同样做到了突破,尤其是在导弹方面,我们更是做到了成功。

早在一九六五年的时候,我国就打算研制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超音速导弹,但“钱学森弹道”始终是我国的一道门槛,直到一位女科学家的出现,攻克了这一世纪难题,改变了我国未来导弹技术的发展,她将“钱学森理论”运用在东风导弹上,成功将我国导弹技术提升好几倍。

现如今,我国东风导弹技术十分成熟,不仅精确制导方面足够优秀,而且在“钱学森弹道”理论的加持下,东风导弹的射程也变得十分惊人,研发出性能如此优秀的导弹,就连外媒都不仅称赞道,她简直比核弹还恐怖。

“钱学森弹道”有多牛

导弹是一个国家最坚实的后盾,国家强不强大,全靠导弹的威力够不够强大,要知道自从我国自主研发出洲际导弹后,在领土防御问题上就有大大的保障,并且现如今我国的超音速导弹最远可以发射到1800公里以外,威力可以说十分惊人。

并且我国导弹一旦发射,就几乎没有拦截的可能,因为在“钱学森弹道”理论的加持下,导弹的射击掉落点将变得无法预测,这也就意味着无法对导弹实行反制措施,只能静静等导弹飞过来,而我国之所以能实现这一技术,全都要归功于这位名叫祝学军的科研人员。

听到她的名字,所有人第一反应都会以为她是个男人,但当祝学军真正亮相之后,众人才发现,祝学军原来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科学家,她带领团队研究超音速导弹多年,始终致力于研究“钱学森弹道”的理论。

祝学军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终于攻破了“钱学森弹道”的世纪难题,之后祝学军将这一技术成功运用在超音速导弹上,这才造就了东风导弹独一档的存在,东风导弹的问世,打破了传统导弹的形状,祝学军将导弹头改造成了类似于滑翔机的样式,这样有利于增加导弹的发射距离。

正是因为祝学军在导弹研发上的巨大成功,让她军工界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叫“女版钱学森”,众所周知,东风快递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拒收,一旦导弹发射后将不可逆,这就要归功“钱学森弹道”了,有它的加持,东风系列导弹才能发挥出巨大威力。

当钱学森提到这一理论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钱学森弹道”的飞行轨迹将与寻常的飞行轨迹大相径庭,钱学森先生提出,导弹的飞行类似于一个抛物线,按照寻常导弹来看,敌方通过导弹的重量和飞行速度等数据,可以轻松预测出敌方导弹的预定掉落点。

因此普通导弹会有一定概率被拦截,由于时代的发展,现如今各种高科技武器层出不穷,尤其是集束弹的出现,就更容易拦截发射而来的导弹了,为了解决这一麻烦,钱学森因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若是导弹的飞行轨迹能够拐弯的话,就可以大大减少被拦截的风险。

一旦将这种理论运用在导弹中后,这个导弹就与普通的导弹走的路线不一样,它全程不走抛物线,而且也不会冲出大气层。

这种导弹只需要在大气层内进行波浪式的高速飞行就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地,这种方式和大家小时候玩的纸飞机有些类似,它主要利用气流来飞行,既然是气流就存在无数种可能性,飞行轨迹也就会跟随气流变幻莫测。

与此同时,导弹上面也会装载长波体造型的弹头,这种导弹飞行到中断巡航阶段,就会关闭发动机,然后跟随气流进入滑翔模式。

如果你看到了这种导弹的滑翔路线图,你会发现它根本没有固定的路线,它的整条路线会像冲浪一样变得变幻莫测,连我们自己将导弹发射出去后,都无法准确估计它会往哪里飞。

要想设计出随机性强却又能准确到达无误的导弹,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当时钱学森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还没来得及设计出来就因为太难被彻底搁置了。

现如今祝学军出现了,在她的努力之下,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为何这个女人这么厉害,她身上又有哪些故事?

导弹之母祝学军

古有木兰替父从军,今有祝学军攻克导弹难题,作为东风导弹背后的女总师,没有她就没有现如今的东风导弹。

1962年祝学军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母从小希望她能像男孩子一样学习军人的风范,所以给这个小姑娘取名为“学军”,由于家教严格,祝学军从小学习就十分刻苦,一直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

为了实现心中的军人梦,祝学军放弃了北大、清华的入学资格,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在这里,她努力学习军事理论基础知识,正是这些知识逐渐改变了她对人生的看法。

1984年,祝学军从国防科技大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也就是这个时候,祝学军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她要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在科研实践工作中。

1994年,祝学军被安排到了一个特殊的项目组工作,这是祝学军第一次接触“钱学森弹道”理论,当她得知这个理论的细节之后,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钱学森弹道”理论还没有实地试验过,因为要想一颗导弹在大气层边缘“打水漂”基本是不可能的,连一些西方国家尝试多次也没能实现。

当科研人员询问祝学军愿不愿意接手这个项目,一旦接手,就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其中,祝学军想都没想就说了一句:“让我来,我相信自己。”

多年来,但凡了解过“钱学森弹道”理论的科学家都说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唯独只有祝学军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研究院在祝学军身上看到了实现“钱学森弹道”理论的希望。

刚开始的几年是最困难的几年,祝学军为了加快进度,几乎夜以继日的把时间花在理论研究上,这种着魔般的热情吸引了钱学森老人的注意,当她看到祝学军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冥思苦想的时候,钱学森老人对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于是,爱惜人才的钱老,时不时地会和祝学军进行科研讨论,两人一起研究自然比一个人要快得多,没过多久,祝学军就研究出了导弹滑翔的完整思路和理论方案。

打好了理论基础,接下来就需要进行实践,在祝学军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她发现想要真正实现“钱学森弹道”理论,还需要借助超高速度来辅助完成,于是她将自己研究的“超高音速导弹系统理论”与“钱学森弹道”理论结合在了一起,相当于创新出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方。

可是在后来的几年里,祝学军每次实践都是以失败告终,这一路走来,祝学军身边出现了无数质疑的声音,但她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坚持的那套理论。

她从多方面思考,不断补充自己的理论办法,始终坚信加入的那一套超高速导弹系统理论知识的识可以用在“钱学森弹道”理论中,理论花了几年,实践又花了好几年,祝学军数十载的青春都扑在了这套理论中,就在她要殚精竭虑的时候,她终于在一万种可能发现了唯一的可能。

当她将这个消息昭告全国的时候,所有人都在为她欢呼,祝学军在超高音速弹道导弹的系统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项技术打破了美国所拥有的成就,祝学军用自己的努力和青春让中国成为超高音速领域中的一员。

这只是她获得的其中一项成果,最重要的成果是她的的确确实现了“钱学森弹道”理论,这种导弹是中国前所未有的超高音速导弹,速度极快的同时,还很难捕捉其轨迹,在实践过程中,中国的拦截系统已经很成熟了,连中国的拦截系统都无法捕捉到其具体位置,其他国家想必也无法捕捉。

2019年,祝学军成功当选为我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我国的“导弹之母”,同时是我国现任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某战术、战役导弹武器系列总设计师,为什么这颗导弹会让祝学军院士收获如此伟大的名誉,东风导弹到底牛在哪里?

东风导弹威力惊人

东风导弹是我国研发的第四大战略导弹,也是目前最新的一代导弹,据不完全消息,东风导弹与发达国家的第六代导弹性能基本相同,甚至在部分技术上已经超过他们。

东风导弹作为我国最先进的一款洲际弹道导弹,射程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洲际弹道导弹之一。

据统计,东风导弹的一枚弹头需要至少35枚导弹才能成功拦截下来,而事实上,加入了“钱学森弹道”理论的东风导弹,根本就无法拦截。

导弹进入滑翔状态后,可以进行较大范围的机动,这个过程的东风导弹既增大了射程,又提高了对抗反导系统的能力。

为了掩人耳目,东风导弹还会携带一些“诱饵”,它们就是东风导弹的“诱导弹头”,这些“诱导弹头”的外形、速度、雷达信号等特性和真实弹头基本相似。

当导弹接近目标的时候,这些弹头会和真实弹头一起分散开来,目的就是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保证真实弹头准确打击到目标身上。

除了这一点优势之外,东风导弹还有先进的指导和控制系统,具有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敌人的电子干扰和反导系统对东风导弹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也就是说,东风导弹能够悄无声息地接近目标,当你发现他的时候,估计已经要在你面前爆炸了。

这么说并不是夸张成分,东风导弹虽然被分化成了好多个系列,但是它们总体的性能是差不多的,大多数都能够滑翔、隐身、分身,还有很多细节技术。

这里面有“航母杀手”、“压轴”武器等各种各样,各具特点的导弹,但无论哪一种导弹,其威力都不容小觑,无论是哪个国家,面对东风导弹都要退避三舍。

之前有网友说了这样一句话:“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大多数东风导弹都可以覆盖全球范围内大部分目标,因为他们能够携带多个核弹头,并且这些核弹头能够分散,一次性打击多个不同的目标,以此来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结语

祝学军将中国的军事力量推向了新的进程,她的存在无疑是对其他国家的另一种震慑,东风导弹的威力,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

这种威力大且极难拦截的导弹,无论用在哪个国家身上,都会是一场致命的悲剧,光是这一颗导弹的力量,足足有350万吨级,相当于当初日本广岛“小男孩”的两百多倍。

最后希望我国的科研团队会更加优秀,如果像祝学军一样的人才越来越多,那中国科技将会进一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东风   导弹   弹道   射程   核弹   威力   现如今   超音速   弹头   气流   中国   轨迹   打水   理论   恐怖   我国   女人   系统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