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92岁台湾老兵回重庆老家,下飞机后问女儿:这里还是台北吧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慕苍颜

编辑 |慕苍颜


前言


2018年10月中旬,在重庆江北机场,有一架从台湾飞来的飞机缓缓着陆。随后一位92岁的老人拄着拐杖,在女儿搀扶着缓缓走下飞机,这位老人就是——“萧家福”。

萧家福时隔半生再次脚踩在这片重庆的土地上,他感到有些心神恍惚,因为眼前的家乡,虽然曾是他年轻时生活的地方,但现在却变得极为陌生起来。

看着老父亲一脸迷茫,他女儿萧慧蓉赶紧安抚他说:“爸,我们已经到家了。”萧家福仍然难以置信,他看着眼前繁华都市,疑惑的问女儿:“这里还是台北吧?”

父亲的这个疑问不禁让“萧慧蓉”心生感慨,她明白父亲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因为父亲自1949年离开大陆后,到现在时间过去了近70年。

这70年重庆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经从战火纷飞中的破旧房屋,变成了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中心,这种转变令萧家福难以相信,所以才有此发问。

解放初期重庆的一角

时代背景


现在过去了70年,萧家福对于家乡的记忆已经模糊,他记得他出生在重庆巴南区的鱼洞镇,在这个家中他排行老大,另外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

他们的父母是靠赶集卖鞋为生,虽然家境贫寒,但日子过得相对安稳。然而,这平静的生活在国民党军队的到来下被打破。

1943年的某一天,国民党军队突然闯入了萧家福所在的村庄,进行征兵。只要看到有一点力气,没有残疾的男子,他们就会强行带走

萧家福当时只有15岁左右他可不想自己被强迫送上战场,所以当他发现国民党军队时,他迅速躲进了村庄后面的山里,希望能够避开他们的搜捕。

萧家福虽然藏匿在山里,但国民党军队最终还是找到了他,他被强行带走参军。国民党的这支部队驻扎地距离萧家福家不远,因此他只能顺应现实,待在部队里。

1944年的11月,日军进军贵州直逼重庆,在这种形势下,萧家福被迫随军前往贵州参战,战争残酷无情,对于具体的战斗过程,萧家福已经无法回忆起来。

他只模糊地记得众多伤员被抬到路边,却没有医生和药物能够给予他们治疗只有一些女学生用烧火的开水简单地清洗他们的伤口。

面对躺倒在地上的伤员,萧家福曾以为自己也将走向同样的命运。然而,幸运的是,他们成功经历了日军的攻势,挺过了抗日战争,见证了胜利的来临。


1945年庆祝抗战胜利的人们


战争的胜利结束让年幼的萧家福也很高兴,在跟随国民党部队离开重庆时,他特意回到家中与父母和弟弟告别,怀着退伍后再与家人相见的期待。

然而,当萧家福在重庆朝天门登船离开时,他没有预料到再次回来已经是70年后的事情了。随着部队的行动,萧家福先后前往了浙江、云南、海南等地。

1949年时,国民党战败后,萧家福被送到远离家乡的台湾也是从那以后,萧家福就觉得自己此生再也没有机会能回重庆,能回家看望父母了。

1949年国民党撤离照片

回家无望


一到达台湾,萧家福立即主动报名加入了国民党的装甲部队,他清楚,这支装甲部队很可能会被派往金门岛驻守,因为那里离大陆很近、离他的家“很近”

在军队生活中,除了面对各种装甲车辆,萧家福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望着对岸,即使他看不到任何东西,但他知道自己的“家”就在那边。

年轻时的萧家福

时间悄悄流逝,萧家福无法回忆起自己看对岸看了多少年,只知道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这时他仍然没有看到回家的希望,他最终选择与命运妥协。

随后萧家福与当地的一位女子结了婚,他与妻子共育了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为了保持对自家祖籍的记忆,萧家福经常在家对孩子们说重庆话

还经常嘱咐他们:“你们的根就在那边,重庆才是你们真正的家乡。”尽管他们在远离重庆的台湾上生活,他也希望子女们始终记得自己的家乡。

萧家福曾以为自己此生再也没有机会回“家”了,但在1987年,两岸交流被解禁,国民党老兵也被允许回到大陆探亲,这给萧家福带来了希望。

然而,在他的期盼中,他突然收到了一封信打开信封的那一刻,他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悲伤,放声大哭,这封信是萧家福在重庆的家人寄来的。

是萧家福的弟弟托人送来的,萧家福从寄来的信中得知,他到台湾三年后,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不久之后,他的母亲也跟随父亲而去。

父母双亲离世的消息,让萧家福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悲伤,他含着泪反复阅读手中的信,渴望立刻回到重庆,渴望回到父母的坟墓前磕头致孝,但他却没脸这样做。

因为萧家福在海岛上的生活十分贫困这时的他已经退役,只能通过四处打工来养活他的家人。

与其他回到大陆的海岛老兵相比,他没有钱,也没有什么可以给予家人的,这让他无颜面对重庆的亲人。

因此,经过一番思考,萧家福决定将一张全家福寄回重庆,以替代自己回去看望家乡的亲人,这也成为他与重庆亲人之间唯一的一次通信。

由于城市的变迁和两岸的关系变化,他们最终失去了联系后来,由于家庭生活的贫困,萧家福的妻子离开了,抛下了他和几个孩子。

从那之后,萧家福再也没有再娶,他独自一人抚养孩子长大,在孩子们的记忆中,萧家福以前经常讲述重庆的生活,但后来他不再提起重庆的事情,因为每次提起,却不能回去,这只会增加他的悲伤。

一天天过去,萧家福逐渐意识到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尽管他固执地在钢铁厂工作,坚持不让子女养活他,但在2002年,76岁的萧家福不得不因腿部受伤而退休,并开始依赖子女照料。

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2018年,萧家福的头发越来越少,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他对家乡的思念也愈发的浓烈。中国人有句俗语说"落叶归根",萧家福自然也不例外。

虽然他不愿给孩子们添麻烦,也从不对孩子们说起他想回家的事,但是他常常到家中为父母的灵位上拜祭,孩子们看到后也都知道他很想回家。

为了让父亲在有生之年回家探亲,与他那些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见面,萧家福的子女决心帮他找到老家的所在地。

他们明白父亲无法探望亲人对他来说是一种遗憾,因此子女们下定决心要实现父亲这个心愿。

回家之路


但对于年纪已经很大的萧家福来说,他对几十年前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无法记起家里有几个弟弟妹妹,更不知道他们的叫什么了。

他只知道自己小时候住在重庆巴县鱼洞仁厚乡。为了尽快找到萧家福的老家亲人,他的子女决定寻求媒体寻人栏目的帮助,在那里发布了寻亲信息。

通过记者在巴县逐村寻找的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萧家福的表弟刘荣勇,并通过他联系到了萧家福的侄子萧邦华



通过这些亲人的口述,人们才得知萧家福共有五个兄弟姊妹,但令人遗憾的是,萧家福的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早已因病去世,如今只剩下萧家福这个大哥还在世。

得知这个消息后,萧慧蓉感到十分悲伤和沉重:“我们找到他们的时间实在是太晚了,我要怎么告诉爸爸这个消息。”

而萧家福在得知他的弟弟妹妹全部去世后,沉默了很久,他没有说话,也没有提起回重庆的事情作为家中的长子,他对父母和兄弟姐妹感到愧疚,现在更没有脸回去。

子女们了解到父亲的复杂心情后,不断地开解和劝说他,最终萧家福红着眼睛做出了一个决定:回重庆祭祖

跨越了一千七百多公里时隔70多年,离家多年的萧家福终于在他92岁的时候回到了重庆,真是应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这句话。

对于萧家福来说,近乡情更怯,他看着眼前完全陌生的地方,内心充满了不真实的感觉,他不敢相信重庆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也不敢相信他真的回到了故乡。

当工作人员欢迎萧家福来到重庆时,他仿佛才从梦中醒来,心中的不安顿时消失,萧家福脸上露出了控制不住的笑容。

他兴奋地和工作人员击掌,并一遍又一遍地说着:“我是重庆人。”离开机场,坐上大巴车,萧家福不断凝望着窗外的高楼大厦,对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惊叹不已。

不久后,萧家福来到了巴南区下的界石镇,这里是萧家福去台湾后,父母带着他的弟弟妹妹搬迁到了这里,这对于萧家福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家。



在五个子女和从各地赶来的侄子侄女的陪同下,萧家福拄着拐杖来到了已经成为断壁残垣的房屋。他沉默地注视着这已经坍塌的砖房,说:“母亲的坟在哪啊,我想去看看。”

侄子们听到大伯的话后赶忙劝说他不要去,因为当初萧家福的母亲去世后,墓地就被安置在离家不远的树林里,而当天刚下过雨,路上泥泞不堪,非常不容易走

然而,萧家福坚持要去,他拄着拐杖准备出发。几个侄子赶紧拿起锄头,前去为他清理路上的树枝和杂草,儿子萧邦纳还带了一个小板凳,让父亲走一段路就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一行人如此浩浩荡荡地前进,最终来到了一个斜坡上。萧家福终于看到了母亲的墓地,他立刻召集儿女们将买来的蜡烛和香点燃。

面对着那一处矮矮的小土丘,萧家福合十双手,不停地行礼拜拜,却突然要跪下来。家庭成员知道萧家福的腿脚不好,立即上前搀扶着他,喊道:“您别跪了,一会儿就站不起来了。”

尽管大家劝阻,萧家福还是不顾一切地跪在了母亲的墓前,双手合十,轻声地与母亲说了良久后,才被人搀扶着站起来。

回程的路上,萧家福一直保持沉默,心中充满了愧疚、遗憾和伤心,各种情绪让他无法开口说话。

直到坐在老家的凳子上休息时,一个侄女帮他擦去鞋上的黄泥时,萧家福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颤抖着的声音说道:“真麻烦你们了,你们都是我的恩人。”

这突然爆发的情绪让大家都吃了一惊,忙碌地安慰他,他的情绪才渐渐平复下来。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位91岁的老人刘仁贵,他的头发已花白,步履蹒跚地走到萧家福面前,握着他的手,开口道:“你还记得我吗?”

刘仁贵从小就住在萧家福的隔壁,他们经常一起玩耍这次刘仁贵特地从其他地方赶来探望萧家福,但萧家福看着刘仁贵却对他没有任何熟悉的感觉。

他无奈地说道:“我想不起来了。”刘仁贵坐在院子里,给萧家福讲述两人小时候的往事。虽然萧家福记不清楚许多事情,但他心里感到开心

小儿子萧邦言直言道:“要是早些年回来就好了。”是的,如果能早些年回来,也许萧家福还能见到自己的弟弟妹妹。然而,晚年回家看看也算是满足了他几十年来的一个心愿。

在与全家人拍完一张大合照后,萧家福即将离开这个地方,这次离开后,恐怕他今生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

结尾


乡愁就像一条浅浅的海峡,我站在这一边,而你在那一边或许每一位在海岛上服役的老兵都怀有回家的梦想。

在那个战争时代,他们被迫离开家乡,与亲人分离,来到陌生的海岛。他们曾满怀希望,盼望着有一天能回到家乡,看望亲人。

然而时间匆匆流逝,有些人等到了回家的机会,有些人却一生都未能再见家乡的一眼。

作为家中的长子,萧家福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前往海岛,在充满白发的年岁重回重庆,他却再也无法与父母和兄弟姐妹团聚,这将成为他永远的遗憾。

然而,在现在祖国完全统一的大势下,未来会有更多海岛的同胞们来到内地寻根问祖,归根结底,两岸始终是一家人。

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最后,如果您对此类内容感兴趣,为了方便讨论和分享,请您动动小手点点关注,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L)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台湾   重庆   海岛   台北   侄子   国民党   老家   子女   部队   亲人   弟弟   家乡   家人   父亲   母亲   事情   女儿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