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国内碳价将较目前翻番

界面新闻实习记者|罗容

到2030年,全国碳市场的碳价预计会上涨至130元/吨,较目前翻番。

7月14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提及上述预测。该调查由ICF国际咨询公司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等行业协会在去年10月-11月联合开展,465位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代表参与了此次调查。ICF国际咨询公司致力于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研究,在全球拥有超过1500名员工。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预期,到2025年,全国碳市场碳价将升至87元/吨,2030年或将达到130元/吨。

截至7月1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收盘价为60元/吨,与前一日持平。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上线启动,目前累计成交量约2.4亿吨,累计成交额约110亿元。

碳排放配额是指政府向企业分配的碳排放限额指标,若企业实际碳排放量小于分配的配额,可在碳市场上交易多余碳配额。如果实际碳排放量大于配额,则须在碳市场购买碳配额,以补足缺口完成履约。

全国碳市场的首个履约周期为2021年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目前已进入第二个履约周期。

报告显示,被调查者对于2030年的碳价预期低于一年前的调查结果139元/吨。美国环保协会碳市场主任刘洪铭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碳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配额的覆盖范围和分配方法、交易方式和种类以及是否有投资机构参与等。

“碳市场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有效碳价,同时产生一个价格信号来推动更广泛的减排行动。“刘洪铭指出。

此次调查对于全国碳市场配额发放情况的预期与2021年的调查结果有显著差别。在上一次调查中,约一半受访企业表示所在企业配额仍有盈余,而目前这一比例已降至27%,另有41%的受访者预计,在第二个履约周期,所在公司需要从碳市场购入额外配额。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84%来自全国碳市场和地方碳市场控排企业,其中发电行业占比最高,受访者比例为38%。发电行业是中国最主要的碳排放行业,也是目前唯一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

调查结果显示,继发电行业后,水泥行业以及钢铁行业对碳市场的准备明显较其他行业更充分,受访者普遍预计,这两个行业将在2024年前纳入全国碳市场。今年6月以来,钢铁、建材等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研究工作会议已先后召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排放量   受访者   配额   中国   周期   分配   国内   行业   全国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