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陪玩赛道洗牌:由陪玩向陪练转型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就《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来说,平均一天玩两三个小时,一个月可以赚2000多块钱。”在上大学的游戏玩家小胡(化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说道。

小胡所说的赚钱方式是通过在游戏中加好友组队代练、上分,提升在游戏中的排位、等级,从而获得一定的收入。这在游戏玩家口中被称为陪玩。

记者采访获悉,游戏陪玩曾引起不少争议,但如今其正在逐渐由传统的陪玩转变成偏向指导的陪练。一位游戏产业人士告诉记者,“在电竞的带动下,游戏正如同体育产业一样,由传统认知的‘玩’向当前的‘练’转变。比如拳击,有教练来指导动作,提升用户个人技能。”

市场空间巨大

记者调查发现,当下的游戏陪玩现象普遍存在。

“我从高中开始玩《王者荣耀》,当时是被同学带着一起,后来大多是同学都在玩,能够有比较高的排位在同学之间是一个谈资。”小胡说道。

对于成年人来说,同样存在游戏陪玩需求。“游戏中会有一些限量皮肤或者是特定的装备,这些道具往往需要完成任务或者达到特定的等级才可以获得。”一位游戏玩家向记者说道,“工作之余,玩游戏是很重要的消遣方式,工作之后打游戏的朋友渐渐少了,花钱提升游戏体验对我来说可以接受。”

《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6.64亿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2658.84亿元。

巨大的市场,无疑将进一步拓展游戏产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游戏的社交与竞技属性衍生出的下游产业链,包括电竞、游戏直播和游戏陪玩,都可以拓宽游戏产业价值空间。

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游戏陪玩市场规模超过140亿元。未来,随着电竞市场的发展,这一市场空间仍将进一步释放。同时,在海外市场中,基于“游戏陪练+技能分享”双重属性的游戏陪玩已是热门掘金赛道。

行业进入标准化转型期

尽管市场空间巨大,但游戏陪玩的一些“灰色地带”引发争议。业内人士提到,“线下的陪玩服务,往往会滋生出不合规的游戏场景。”

事实上,2021年监管层面曾对多家游戏陪玩类软件进行约谈,同时对涉事App进行下架处理。

记者下载了几款游戏陪玩App使用后发现,涉及到转账、色情、暴力等敏感的关键词会直接屏蔽掉,如果反复提及则会被禁止发言。

“注册的时候需要提供手机号,这样根据手机号平台和公安部门联动,可以了解到注册账号是否为未成年人,进而进行监管。”一位曾从事游戏陪玩App开发的人士说道。

与此同时,为了规避游戏陪玩存在的“擦边”风险,记者注意到,一些曾经从事游戏陪玩业务的App,正在进行转型,从陪玩转向陪练。

对此,游戏产业时评人张书乐表示,当下海量、低价的陪玩服务使得该行业的“天花板”十分明显,只有朝“技能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型,陪玩行业才可能获得更大发展。

电竞的快速发展,正在为游戏陪练市场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在电子竞技的带动下,游戏产业正如同体育产业一样,由传统认知的‘玩’向当前的‘练’转变。比如拳击,有教练来指导动作,提升用户个人技能,电子竞技是一种体育项目。”上述游戏产业业内人士说道。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电竞市场规模约为1579亿元,同比下降5.6%。2022年中国电竞用户规模约为5.04亿人,在杭州亚运会电竞项目即将开赛的背景下,电竞用户规模有望在2023年得到进一步增长。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9年,电子竞技陪练师便已经出现。彼时,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电子竞技分会发布了《中国电子竞技陪练师标准》。

2022年6月,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协会发布《电子竞技指导员管理规范》,对电子竞技指导员的资质认定、服务要求、技能水平等维度予以细化明确,旨在进一步规范电子竞技指导员的认定和管理,引导行业良性发展,提升用户体验。据不完全统计,电子竞技指导行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000万,上海相关从业者超过80万。

灵活就业的蓄水池

随着游戏陪练师的监管及审核机制的逐步建立,游戏陪练行业有望成为灵活就业的蓄水池。

在国家统计局6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当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不容忽视,青年人就业压力依然较大。从总量看,初步测算,5月份,16~24岁城镇青年人总量大概有9600多万。其中,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青年人有3300多万。这3300多万青年人中有2600多万人已经找到工作,大概有600多万人目前还在寻找工作。

这部分青年待就业者对游戏的渗透率较高。记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对于仍未找到合适工作的青年来说,将电竞陪练师作为暂时缓解就业压力的方式并不抵触。

2022年年初,人社部下属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指导的《腾讯助力新职业与就业发展报告(2022)》正式发布,报告公布了数字生态下的147个新职业,其中“电子竞技员”及“电子竞技运营师”被评估为稳定期数字生态职业,每个职业将为行业相关领域带来约50万~100万的就业岗位。

谈及电竞陪练师这一职业,业内人士指出,该职业的优势在于从业者个体的自主性很强,特别能突出灵活就业的“灵活”特征,服务的C端用户基数庞大,具备广泛的消费需求。

张书乐表示,游戏陪玩作为一种职业,存在即合理,只是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作为一种电子竞技领域的服务,陪玩的定义应该是陪练,即和玩家、电竞选手组队,通过在游戏里配合,提高相关消费者的技战术能力。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类似于陪玩或者陪练职业的管理方式和相关的资格认证,其实代表了对这样一个职业方向的鼓励。

业内人士表示,游戏陪玩正在积极改变,行业规范等逐渐完善,有利于引导行业良性发展,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提高电竞陪练、陪玩的门槛,加强职业培训与监管,可以更好地将玩家、企业、政府的力量拧在一起,将电竞朝着主流文化和商业化的方向不断推进。

如果电竞陪练行业能够在监管层、企业层、用户层得到有机衔接,这一领域的市场空间非常可观。“本身在这个电竞细分领域的从业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效应,缺失的就是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规范管理标准。从规模上判断,一旦能弥补管理抓手的缺失,这个行业的从业基数会是百万以上的规模,未来会是电竞板块灵活就业的最生动而直观的体现。”业内人士说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陪练   游戏   赛道   电子竞技   年中   业内人士   说道   职业   用户   行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