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马六甲修闸门,欲掐断我国运输航线,我国是如何应对的?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正经的烧杯

编辑|正经的烧杯

«——【·前言·】——»

互联网上有一个经久不衰的名梗,即印度的入常之路。近年来,印度总理莫迪经常在联合国大会上,或是其他官方途径,一再表示印度已经有资格成为世界上第六个常任理事国。

印度渴望进入常任理事国队伍,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为什么印度对入常如此执着?说到根本,入常不过是印度想要跻身世界性的政治大国的一种手段。

印度一直想成为世界强国,但在他的上方就有一个大国,这个大国的存在就在客观意义上限制了印度扩张的渴望,没错那个国家就是中国。

印度对中国的敌视与戒备由来已久,进入21世纪,印度随着国力的增长,想要打压我国的心思早已遏制不住。于是印度将目光放到了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是世界黄金航运通道,马六甲海峡。

那么印度究竟做了哪些损人利己的行为,面对摆出咄咄逼人态势的印度,我国是看待与反制的?

«——【·印度的野望·】——»

1947年,在二战后掀起的全球反殖民浪潮中,印度趁势独立,开启了印度新的时代。

独立之后的印度,受到先前殖民时代思想影响和自身想要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欲望,双重诱惑之下,迫切的渴望扩张领土,成为亚洲强国。

印度当局将目光放到了我国西藏地区,印度自独立后,就一直觊觎我国西藏地区,想要将我国的西藏地区划入他们印度的版图之中。

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背地里一直在资助西藏的分裂分子,以此来打压中国对西藏的主权。

终于,在印度当局无限膨胀的欲望之下,他们狂妄的认为刚刚结束抗美援朝的中国,实力大伤早已没有和印度进行战斗的有生力量。此时是印度拿下西藏的绝佳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有下一次。

1962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自大的对外界宣称,“一定不会退缩,战至最后一个人”,还表示会给中国军队一个难以忘怀的教训,印度军队如何如何强大。

总之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高层,仿佛像是得到了何种“秘籍”,拒绝与我国谈判,用战争解决西藏问题。之后的结局早已被写进历史书中,成为互联网上经典名梗,“敌人非但不投降,还敢向我反击”。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以我国大获全胜告终,打了败仗的印度会就此放弃所谓的“印度强国”之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失败的印度将我国记恨于心,之后在国际社会上沉默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主要是为了恢复力量,为了下一次的“崛起铺路”。

随着国际局势趋于平稳,经济全球化的逐渐铺展,印度抓住此次机会,大力推进国内各个产业从原始落后向现代精准科技化转变,至此印度积聚了一定的宣称强国的本钱。

此时的印度已经不仅仅满足于陆上扩张,受到前宗主国英国的海上扩张思想理论与看到美国强横的海军军事实力的震撼,加之一部分印度人认为“印度洋应该是印度的”思维,与遏制中国日益强大的海军建设。

印度于是不断向俄罗斯、美国进口先进武器,武装印度海军,企图用金元攻势打造现代化海军军队,推动印度实现从建国开始便许下的“后院印度洋”之梦。

可当印度认为自己已经今非昔比时,世界不是围绕印度转动的,时间也不会只为印度停留,印度在积蓄实力的同时,我国同样也大步向前挺进。

印度见到陆上打击我国,侵占西藏是一个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后,他们就希望通过遏制我国石油进口途径,这样做既削弱我国实力的同时,加强印度海军对印度洋的“控制”,又能“契合”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计划,最后还可敲诈勒索的“一箭多雕”的阴损计划。

多方原因的促使下,印度开始了对我国马六甲运输线的打压。

«——【·“马六甲困境”·】——»

近年来,“马六甲困境”一词与我国能源方面的安危常常一同被人提及,那“马六甲困境”一词到底代指什么呢?

自内燃机成功问世之后,燃料方面的头把交椅早已易主,石油取代了煤炭成为能源战略性资源。随着上个世纪全球能源的根本,波斯湾地区陆续勘探与开采出大量石油资源后,不仅中东地区国家一夜暴富,全球重要交通节点地位的重要性又一次的跃进。

作为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与第三大洋印度洋,两个大洋之间无法被替代的沟通枢纽,世界顶级海峡马六甲海峡的战略意义又一次得到升华。马六甲海峡对东亚国家的重要性无以言表,日本就将其视作自己国家的能源的重要咽喉。而我国则是开展多范围筛查。

综合运输费用与运输总量等多方面的对比,走马六甲海峡运输是多方对比后,性价比最高的运输石油方式。正是因此,如果马六甲海峡的安全性无法得到稳定,我国的内部能源消耗也会产生特别棘手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的国际声誉与国际社会地位直线飙升,在亚洲的影响力逐渐多区域扩展。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美国与印度都无法淡然接受。

印度从建国伊始就把中国作为“假想敌”与“拦路石”,加之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印度战败,印度政府怀恨于心。为了“新仇旧恨”,1999年印度政府在远离印度本土万里之遥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建立大量军事设施,用来打造“印度的马六甲前哨站”。

之后印度不断在这个群岛上构造碉堡设施,建立各种军事基础设施,俨然要把它打造成“钢铁堡垒”。除了花大价钱在岛屿上进行军事改造,印度还频繁围绕该群岛,组织海军进行设置假想敌的军事演习威慑,其目的意味昭然若揭。

印度在进行这一系列操作的同时,具有非常清醒的敌我双方认知,印度政府知道以现今印度的实力不足以“击败”中国,获得“较大的胜利成果”。他们能够顺利进行岛屿改造计划,均是因为迎合了美国的战略规划。

前面提到,面对中国不断增长的硬实力,美国感觉中国已经严重威胁其在亚洲乃至于世界上的霸主地位。为了打压竞争对手,稳固自冷战后获得的“一超”的国际地位。

美国政府推出了“重返亚太战略”,在这个战略之中,除去日韩,印度同样在里面具有重要地位。在美国看来,与中国在陆地边境上存在纷争的印度,是不可能倒向中国一方的,因为涉及领土问题,这是印度“大印度之梦”最无法“容忍”的问题。

印度要想“北进”,中国是他无论如何也绕不过的一道坎。同时印度近些年来一直谋求海洋强国的政治地位,印度政府在制订海军发展计划中的“东扩”,与中国向南深化的海洋军事策略正好相互充斥。

最后从地缘角度出发,围困中国需要构建起多方面的“栅栏”,仅仅依靠位于东亚的日韩是远远不够的,美国还需要印度加强“防中岛链”建设。

印度政府认为美国的想法,直指他们的核心观点,双方的原动力都是打压中国,正所谓“利益构建友谊”,印度与美国一拍即合,大力推崇美国的“亚太战略”。正是有着美国的支持,印度才能大手笔的在马六甲海峡附近不断搞事,挑衅中国。

面对来势汹汹的印度,我国采取了哪些手段反击印度狂妄的行为,进而保卫国家能源安全呢?

«——【·拓展来源·】——»

首先基于运输性价比、原油进口地等诸多现实因素的深入考量,走马六甲海峡运输这一路线是不能被放弃的,它仍然在我国国外运输航线中,占据优先地位。

由此中国注重与马六甲海峡管辖国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二战后马六甲海峡的管辖权交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三个国家。

马六甲三国均为东南亚国家,三国综合国力与中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样的差距存在于多个方面,采取怀柔政策,与三国开展相互的经贸协定、定期交流等等活动。增加三国对中国的信任度,同时积极与东盟开展良好的沟通。

我国在维稳马六甲航线的多方复杂关系时,积极向外寻找其他的石油进口渠道,转变原先结构单一的石油进口运输,构建多样化,深层次的石油进口与运输途径。目前已经建成海上运输与陆路运输双管齐下的复杂性运输途径。

海上运输航线目前仍要依靠马六甲海峡提供的交通便利,现今我国四大海上石油运输航线,大体为中东航线、非洲航线、东南亚航线、拉美航线。在这四大海运航线中,只有拉美航线不经过马六甲海峡,其余三个航线仍然躲不过马六甲海峡。

正因如此,我国大力拓展路上运输,既然海运无法绕开马六甲海峡,从多方向进行陆运就可减少马六甲海峡的影响力。全世界的产油地不仅仅只有波斯湾地区,俄罗斯与中亚各国还有部分拉美国家都是石油的重要产地。

中国也积极与周围邻国开展交流,建立双方互惠互利的贸易伙伴关系,着重打造多方向的路上运输渠道,避免如同海上运输特别依赖马六甲海峡一样,保证构建多方向、多路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

最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最根本也是最有利的方式,就是自身海军与空军实力的不断提升,只有自身军事实力这样“硬件”的可靠,才是保障本国能源安全的依仗。我国也很早就注意到这点,大力推行深化海军与空军现代化强军建设。

海军方面为了应对愈加复杂的海洋局势,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能源安全,海军军舰方面正在加紧建设,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的陆续下水,都向世界表明我国对海军建设的重视。

空军方面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机,歼-20在珠海航展上的亮眼展示,更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目光。

能源始终是大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能源的安全与否,关乎一个国家的重要命脉。面对印度的紧紧相逼,我国不会向其进行妥协与退让,迎难而上直面挑战,始终是我国面对困境时的根本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印度   航线   印度洋   尼赫鲁   我国   西藏   闸门   美国   强国   中国   海峡   海军   实力   能源   石油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