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女子投诉,买芒果包装纸16斤重,商家解释:大家都是这样卖的

创作不易,麻烦您在观看之前点个“关注”,可以每天及时看到其他的法律案件分析!

一箱34斤的芒果,16斤是包装纸,什么芒果需要包这么厚?会不会多少有点过分了?

顾客要求退一赔三,商家却有各种理由不赔偿,市场监督管理局都调解不了,消费者到底要如何维权?

广东的刘女士(化名)带着自家孩子去逛街,在逛街的过程中,她买了些菜,打算带着孩子去买点水果。

他们逛了好几家水果店,孩子想吃芒果,但是芒果的价格有点高,每家都卖六七块钱一斤。

就在刘女士打算“斥巨资”给孩子买几斤芒果时,她忽然想起来旁边有一个水果批发市场,于是她拉着孩子来到水果批发市场。

批发市场的水果比较便宜,大部分批发店的芒果都在5.5元左右一斤,这时,她忽然看到一家批发店,这家店的芒果是一整箱的卖的。

刘女士询问价格后得知每箱134元,每箱重约34斤,刘女士一算,相当于4块钱左右一斤,比其他家都卖的便宜。

刘女士担心他家的芒果不好,老板再三保证芒果都是好的,还拿了旁边几个散装的给刘女士看,说这些都是从整箱的里面拆出来的。

刘女士一看老板拿出来的芒果挺好的,爽快地买了一箱,刚回到家,孩子就说想吃一个芒果,刘女士也想打开箱子看看里面的芒果是否真如老板所说的那样好。

刘女士打开纸箱,每个芒果表面都裹了包装纸,刘女士心想这也是正常的,于是她拿起一个芒果剥开包装纸,这时她才发现她想的太简单了,每个芒果的包装纸都非常厚。

刘女士连忙把所有的芒果从包装纸里面拿出来,芒果倒是确实如老板所说的,没有一个坏的,但是包装纸未免也太厚了,纸箱底层还垫了一层略微潮湿的包装纸。

刘女士把所有包装纸装在纸箱里,放到秤上一称,纸箱加包装纸居然重达16斤,相当于自己只买到18斤芒果,这样一算下来,自己买的芒果实际上是7.4元一斤。

刘女士觉得商家欺骗了自己,她把芒果塞回纸箱里,来到那家水果批发店,要求老板退货退款,店家刚开始说刘女士把水果弄乱了,已经不能退了。

刘女士生气地说:“34斤芒果里有16斤是包装纸,你们这属于欺诈消费者!”

店家却说:“芒果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碰坏,不就是得包厚点吗?”

“水果有包装是正常的,但是你们这个包的也太厚了,明显不正常了!”刘女士反驳道。

店家始终坚持刘女士买水果的时候,自己告知过她重量,一箱34斤,自己又没说里面有几斤芒果,也告知过价格,134元一箱,自己不存在欺骗消费者的情况。

芒果加包装纸可不就是34斤,价格也是134元,刘女士是有嘴也说不清,店家在这跟她玩文字游戏。

她买的时候确实知道每箱34斤,一箱134元,她也知道水果一般都会有包装,她心想一箱水果有几斤包装纸也是正常的,但是16斤包装纸正常吗?

刘女士来到水果批发市场管理处,投诉该商家,但水果批发市场管理处以他们没有管辖权为由,拒绝处理此事。

刘女士又到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双方之间双方进行调解,刘女士不仅要求店家退款,而且要求店家退一赔三,而店家始终坚持自己没有欺骗刘女士,坚决不退款也不赔偿。

水果店老板坚称自己的芒果就是按箱卖的,每箱明码标价,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刘女士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该水果批发店的芒果是按斤卖的,也就是说刘女士无法证明商家存在欺诈行为,最后市场监管局终止了调解。

刘女士对此结果不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商家是在玩文字游戏,她可不吃这个哑巴亏,于是将批发店老板告上了法庭,要求老板退一赔三。

法院经过审理,支持了刘女士的诉求,判决商家退一赔三。

此事到此告一段落,在这个案件中商家和消费者玩了一个文字游戏,“一箱芒果34斤”和“一箱34斤”两种表述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可能也吃过这种文字游戏的亏。

那我们来分析一下,商家的这种文字游戏在法律上是否有意义。

一、刘女士与水果批发店之间形成什么法律关系?

只有刘女士与水果批发店之间形成某种法律关系,刘女士才可以寻求法律的帮助。

刘女士作为消费者,水果批发店作为商家,刘女士在水果批发店买了一箱芒果,二人都实施了一个民事法律行为,两者之间成立一个买卖合同。

刘女士与水果批发店是消费者与商家的关系,也是买受人与出卖人的关系,当双方发生纠纷,刘女士可以以《民法典》中关于买卖合同的规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商家说的是“一箱34斤”,而刘女士人理解的是“一箱芒果34斤”,以哪个为准?

商家认为他说的是一箱34斤,是包装纸和芒果一共有34斤,又没说里面有34斤芒果。

而刘女士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商家说的一箱34斤,虽不说是净重34斤,自己也知道水果都会有包装,但是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一箱34斤的水果,除去包装怎么也该有二十七八斤。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谈到意思表示,一个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意思表示而发生一定私法效果的行为。

意思表示也就是表示人将企图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思,表示为外部行为。

刘女士和水果店老板对老板说的“一箱34斤”的理解明显不一致,此时就要对水果店老板的意思表示进行解释。

根据《民法典》第142条第一款的规定,对水果店老板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根据《民法典合同编通则部分解释》第1条,应当与常人在相同情况下理解的词句含义为基础,结合合同的相关条款、习惯及诚信原则等因素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水果店老板认为自己所表示的意思是“包装加芒果一共34斤,但是没有保证芒果有多少斤”,即水果店老板认为自己说清楚了重量和价格,就不存在欺骗。

但是常人在相同情况下都会理解为老板所说的是“一箱芒果34斤”,于是,根据解释规则,虽然老板所说的是“一箱34斤”,但是实际上买卖合同条款的内容是“一箱芒果34斤”。

民事法律行为虽然讲究意思自治,但是如果完全意思自治,就有可能发生很多不公平现象,例如这个老板玩的这个文字游戏,如果要按照他所说的来确定合同条款,刘女士无疑就成了冤大头。

因此虽然意思自治,但是在合同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时,法律规定了解释规则,根据解释规则来确定双方的真实意思,而不是根据合同上的文字内容,或者一方所说的话来确定合同条款。

这样来看,商家玩的文字游戏根本没有意义,只是自以为能为自己免责,实际上并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

这也符合我们的常识:一个商家抱着欺骗消费者的态度,故意把商品说得模棱两可,而消费者按照一般理解购买了商品,事后发现被欺骗,虽然消费者确实疏忽大意没问清楚,但是此时更值得保护的肯定是被欺骗的消费者,而不是耍小聪明的商家

三、商家16斤的包装是否合理?

按商家所说,芒果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磕碰,把每个芒果的包装包厚一点是合理的。

该水果店是一个批发店,虽然也零卖一箱水果,但也有不少人需要大量批发,这就产生了运输过程,为了防止芒果在运输过程中被磕到,对箱内的每个芒果进行单独包装是正常的。

而包装也是买卖合同的一项内容,一般情况下是由双方约定包装,在双方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卖家应当根据交易习惯,以合理的方式对商品进行包装。

早在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就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其中对多类商品的包装作了详细规定,一般来说水果的包装不得超过三层,并且对包装的空隙、重量等都有要求。

对水果的包装应当以水果的特征、大小、价值等为依据,该批发店老板卖的是普通的芒果,34斤里有16斤是包装纸,包装纸已经和水果重量基本持平,明显属于过度包装。

过度包装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利益,而且不环保、不利于节约成本,据研究表明,我国包装废弃物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40%,在这些包装废弃物中,大部分是过度包装产生的。

该芒果的包装已经超出了一般商家对芒果的包装,既不符合法律也不符合交易习惯,属于过度包装,明显不合理

四、商家是否应该退一赔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欺诈分为积极的欺诈和消极的欺诈,积极的欺诈是指故意告知虚假的事实,消极的欺诈是故意隐瞒真实事实。

该批发店的芒果包装过厚,已经超出正常情况,因此卖家有说明的义务,但是批发店老板故意隐瞒该真实情况,对刘女士成立一种消极的欺骗。

刘女士有权要求批发店老板进行赔偿,刘女士受到的损失是134元(刘女士将水果退回批发店的情况下),批发店老板应该将这134元退给刘女士。

所谓的“退一赔三”是指批发店老板在退给刘女士134元后,还应当按照刘女士购买芒果的价格的三倍增加赔偿,也就是赔偿134×3=402元。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增加赔偿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批发店老板增加赔偿金额为402元,不满500元,因此按500元算。

综上,批发店老板应该退给刘女士134元,并赔偿500元,总共是634元

夏天到了,又是吃水果的季节,多地水果价格上涨,一些商家也开始耍小聪明。

相关部门早就开始完善各种机制,但是中国的市场是个大到我们难以想象的市场,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因此有的领域、有的地方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这就需要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自己也加强意识。

我们日常买水果时还是得多注意一下,虽然发生争议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益,但是耗时又耗力,从直接收益上来讲,我们付出的维权成本可能更高。

如果涉及金额较大,该出手时还是得出手,坚决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要上头条##今日头条日签##我要上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包装纸   芒果   商家   民法典   水果店   文字游戏   广东   店家   纸箱   批发市场   所说   水果   消费者   老板   女子   法律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