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村民采药发现流鱼洞,每年吐鱼上万斤,专家发现这鱼万不能吃

点击关注不迷路,我将为您持续更新更多轶闻趣事,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文|一个小朋友

编辑|史不得呀

湖北恩施一村民,上山采药时发现神秘山洞,洞内每年都会自动流出上万斤鲜鱼。

村民不需要鱼竿鱼叉,只要背个鱼篓,就能轻松捕上一筐筐鲜肥的活鱼。

这一景象引起了专家注意,实地调查后,发现了山洞产鱼的秘密,急忙通知附近村民这鱼以后不能再吃了。

村民一开始不以为然,听完专家的解释后,才被吓出一身冷汗,纷纷表示幸亏知道的早。

为什么山洞每年都源源不断的“吐鱼”呢?这些鱼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专家很是重视还不让村民吃呢?

意外发现神秘流鱼洞

湖北省恩施市前山村,村庄背靠群山,海拔高度有1300多米。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经常上山采药来维持生计。

这天,村子里一名姓刘的村民起了个大早,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他常常一个人进山采集野生药材,因此对山上的每一草每一木都了如指掌,一上午的时间,原本空荡荡的药篓现在被装的满满的。

采完药后,想要下山的刘先生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山洞,累了一中午的他便想着休息后再下山,他将药篓放下后便依靠在洞口内,困意很快袭来,可就在这时洞内传出了嘈杂的动静。

由于太困,刘某并未在意,不过随着洞内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也让他毫毫无睡意,终于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拿起药篓里的电筒照亮前路,慢慢向洞内摸索。

走了几分钟后,他惊讶地发现,这竟是一个暗河溶洞!洞内暗河中殊不知,藏着多少条银白色的鱼在悠闲地游动。

这一发现,令刘某激动不已,他决定先回村将这发现告诉表兄,再一起来这里仔细探索这鱼的来历。

第二天一大早,刘某和他的表兄,两人背着渔网和药篓再次来到了山洞,他们抄起渔网从洞里捞起几条鱼放在鱼篓里,打算试一试好不好吃。

两兄弟在下山的时候,正巧被山采药的村民见到。

村民看见兄弟二人背上背的药篓里有不少活蹦乱跳的鱼后,很是好奇,于是便开口询问兄弟二人。

面对村民的询问,刘某的回答非常含糊。

村民见刘某不想说,于是调侃道:“哟,上山打猎,下海捕鱼。我可见多了,第一次见带着渔网和鱼篓上山捕鱼的呢。”

面对村民的调侃,刘某并未在意,随便应付了几句后,两人急匆匆的往山下走去。

直到回到刘某家,两人迫不及待地把鱼煮来尝尝,出人意料的是这鱼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一点鱼腥味也没有。

二人吃完后,刘某准备明天再多捞一些,拿去集市去售卖,然而售卖的结果让二人吓了一跳。

原来经过一天售卖后,人们也发现鱼肉的美味,纷纷表示还想买。

经此事,兄弟二人每天都会偷偷的山上捞鱼售卖。

捕捞不完的鱼

可山村就这么小,尽管兄弟俩总是半夜摸黑上山捕鱼,天一亮就到集市卖。这美味鱼儿的消息,还是在村里迅速传开了。

村民们十分“眼红”,想弄清楚兄弟俩从哪里捕来这么多的鱼,尤其是上次兄弟俩下山时遇到的村民。

当时,两兄弟跟村民道别后,村民一直嘟囔着:“另一座山头到这,也要2个多小时路程,这鱼儿还能在鱼篓里活泼乱跳?”

他感觉两兄弟有事情瞒着他,于是这个村民便每天都会留意刘某,终于有一天让他发现兄弟二人捕鱼的地点。

确认两兄弟从山洞内出来走后,村民才悄悄进去,当看到满都是白亮亮的野生鱼群,他兴奋不已,连忙下山将此消息告诉了众人,他们都拿着鱼篓和网袋到山洞捞鱼。

村民们捞了许久,渐渐他们发现,这鱼无论怎么捕捞都捞不完,源源不断从洞里游出。

于是村民们放开手脚,开始疯狂地捕鱼。捞上来的鱼,有的拿回家和亲朋好友共享美食,有的则拿去集市贩卖。

很快这个神秘的“流鱼洞”事件,就传到了媒体记者的耳朵,他们很好奇,为了探明真假,便派遣了几名记者。

一天清晨,几名记者来到了前山村,在村长和村民的带领下穿过山路小径,来到了那个隐蔽的山洞口。然而让记者意外的是,眼前的洞口平静无波,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记者们手持摄像机,在洞口四周仔细观察了一圈,洞内幽暗一片,并没有发现村民们口中的鱼群。

在他们准备收队离开时,发现几位头戴草帽的中年村民提着鱼篓走了过来,原来他们是根据先前的经验,挑选这个时机来洞口捕鱼的。

见状,记者们决定再多等一会,也许能亲眼见证奇景。

在几位村民刚把鱼篓架好,一个令所有人震惊和兴奋的景象出现了,几十条银白色的小鱼跟着水流冲出洞口,在半空中翻腾跳跃,然后又落进水里。

这景象似乎证实了村民们所说的“流鱼洞”并非虚构,刚才记者没有见到鱼群,可能是因为探查的时间不对。

见到这一奇景,现场的记者们将此一一进行详细的拍摄。

经过这次调查,前山村有个神奇流鱼洞的消息迅速传出,许多听说的人都对这“流鱼洞”充满好奇。有的人实在奶耐不住好奇,专门驱车赶往山前村,一览这奇特的现象。

来观赏流鱼洞的人络绎不绝,前山村一夜之间摇身一变,从一个贫困山村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

消失的鱼群

然而好景不长,经过一个月的疯狂捕捞,鱼群数量明显减少,从洞里游出的鱼也变得越来越小。

随着时间一天的过去,原本源源不断的鱼群,一夜间再无半条鱼影,这让所有村民感到失望。

为了弄清楚原因,村民只能请叫专家,经过几天的考察,终于一天专家捕捞到了一条小鱼。

专家发现,这是一种体型较小,个头在10-15厘米左右,身体呈细长条形,头部较宽而尾部较细的鱼。

它的头部及体侧遍布着暗灰色和浅褐色相间的斑块,双眼又大又圆,极为突出,让它看起来像戴着一副大眼镜。随着光线的变化,鱼身覆盖着的一层细密的小鳞片,会反射出彩虹般的色泽。

专家反复查看鱼类图鉴,发现这是多鳞白甲鱼,并且它还是二级保护鱼类。

为了搞清多鳞白甲鱼的来历以及洞内生存环境,专家和研究人员开始了详细的考察。

他们在洞口布置检测设备,测量水质硬度、酸碱度、含氧量等数据,并用水下摄像机深入洞穴内部探索。

经过连日观察,专家惊讶地发现,洞穴内部连接着地下暗河,水质极为纯净,温度适宜,充满溶解氧,正是多鳞白甲鱼的最佳栖息地。

专家猜想,这鱼不是消失了,而是到了冬季,由于气温下降但洞穴水温较暖,所以它们会成群结队,跟随水流游向山间的洞穴避寒,并开始产卵。

专家解释道,在每年十一月到次年三月都是白甲鱼的产卵高峰期,成群的鱼群会在洞穴繁殖生息。

等到四五月份,正值春雨绵绵的时候,天气回暖,河流水量增多,洞穴内的鱼群就会争先恐后地向外游去。

先出洞的通常是体型较大、力量较强的成年鱼,它们能抢占暗河中食物更丰富的地盘。

后面跟出的是一些体型较小和刚刚孵化不久的鱼苗,它们会随水流散布到各个河段,开始新的生存周期。

进行保护

在确定答案后,专家当即告诫村民不能再捕捞食用它们。因为多鳞白甲鱼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专家学者逐一耐心的讲解,前山村的村民们逐渐理解了多鳞白甲鱼的珍贵性及保护的重要意义。

由于过度捕捞,它们已濒临灭绝。好在在这个山洞中发现了稳定的多鳞白甲鱼种群,尽管数量不多,但也给了保护工作以希望。

村民们表示,为了下一代的环境资源,他们都会自觉停止捕捞多鳞白甲鱼。

不仅如此,他们还组建了保护队,轮流在洞口巡逻,严格监督其他村民不许私自捕捞。他们也自发清理洞穴周边环境,为多鳞白甲鱼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

同时,村民与政府部门积极配合,在洞口设置了监控探测设备,并划定了保护区范围。

村民们也开始发展生态旅游,配合政府把这里打造成科普基地,让更多人了解珍稀动物的保护知识,许多自然爱好者纷纷自发前来洞口观光,希望一睹多鳞白甲鱼的真容。

如果您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以便浏览往期作品,同时不错过下期精彩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村民   鱼篓   发现   专家   都会   鱼群   渔网   甲鱼   湖北   洞口   洞穴   山洞   山村   体型   兄弟   记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