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消费2300元的“川菜天花板”开业不到一年关闭,再高的“天花板”也得接地气才行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人均2300元以上,被称为“川菜天花板”的明路川,在6月底正式停业。(据7月12日南方日报官方账号)

据报道,去年八月,明路川在上海外滩高调开业,把川菜卖到了人均2300元以上的价格,一度轰动餐饮圈。这家由“米其林收割机”甬府餐饮斥巨资打造的高端川菜餐厅,才经营了不到一年,就落寞宣布关闭,引来业界一串唏嘘与评论。

明路川已停业(来源:大众点评网)

餐厅地处上海寸土寸金的北外滩来福士东塔顶楼。一位曾经去过明路川就餐的消费者称,人均消费2300元的价格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并不算最高的,从餐厅菜品、食材,以及餐饮店位置来看,这个价位还算合理。

当然,价格高不高,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据上海市人社局介绍,该市从2023年7月1日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590元调整到2690元。有网友就表示,人均2300元的价格,差不多相当于一顿饭吃掉一个月的工资。有网友不无讽刺地说,“太便宜了,导致没人去吃,最终关闭。”

这家餐厅的定位是瞄准高端市场,虽然有钱人的世界可能让普通人看不懂,但人均2300元的价格,最终还是要由市场来认账,贵不贵由市场说了算。在知情人士看来,明路川的出品、装修、服务以及选址都是顶级的,关门的原因可能在于定价太高,市场接受度低于预期,餐厅的盈利水平不理想。

明路川餐厅(来源:大众点评网)

从事餐饮三十年的资深餐饮人、红餐网专栏作者赖林萍直言,“上海的高端餐饮店太多了,人均1000元以上的势必要淘汰一批。”据介绍,“上海高端餐饮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高端餐饮本身服务的就是小众市场,如此境遇下,接下来高端餐饮店关店一大半也很正常。”

高端餐厅也会面临着市场竞争,即便价位与餐厅的档次是匹配的,对消费者来说,还有一个性价比的选择,花大价钱吃饭,还要吃得物有所值才行,而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高档餐厅并不少,当竞争趋向饱和时,就是适者生存。

业内人士直言,餐厅自身的品质参差不齐,才是高端餐饮势能下滑的主要因素。一些餐厅以为花一点钱请个好一点的大厨就能取胜,却在餐厅的服务、营销、客情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人均2300元的“川菜天花板”开业不到一年关闭,这对餐饮行业以及其他行业都是一个警示,就是再高的“天花板”也得接地气才行,要能把握到市场的脉动,高端不能变身脱离实际消费水平的高高在上,不能成了孤芳自赏,不能成了曲高和寡。要不然,一时的新鲜感与轰动效应过了,就会归于平淡。

高端餐厅竞争激烈(来源:网络)

东莞市连锁餐饮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波表示,人均2300元的定价,远超社会餐饮要求的水平,占用更多资源。过高的客单价位餐饮对餐饮的要求,除了食材、厨艺、服务,还有环境以及相对配套的资源要求,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另有业内人士表示,高端餐厅还是要遵循经营的底层逻辑,产品为主,体验为辅。

这都表明,餐饮行业不宜一味追求“高端”,就如网友说的,花那么多的钱,就图吃一个“体验感?”这究竟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还是满足虚荣心?是体验美食的滋味,还是体验挥金如土的感觉?

“还是不够贵,不能显示顾客的尊贵身份,这种廉价的店关了也好。”从这类网友留言的揶揄嘲弄中不难看出,人均2300元的“川菜天花板”,看起来是顶级的餐厅,实际上离人间烟火气有点远。

有网友直言,上海的有钱人不少,但川菜的选材原本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主打家常味,不显奢华,属于亲民菜系,非要搞成高端路线,“豆腐磨成肉价钱”,就是有钱人也未必愿意买单。

将川菜做成“天花板”或“样板”都未尝不可,就是“天花板”,也要让消费者可以够得着才行,再高端的定位,都不能脱离实际需求,别太高高在上。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川菜   天花板   上海   有钱人   餐厅   来源   餐饮   网友   价格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