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平台居然聚集了50多个非法放贷App!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9年11月的一天

老家在山西农村

毕业于

浙江一所高校计算机专业的钱早

接到前同事肖晓的邀请

去印度尼西亚开发一款

面向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市场的放贷App


“在国内未经审批做放贷App违法,

但国外没事,

薪水还是国内双倍!”

钱早动了心

他决定

带上另外几名程序员一同参与


到达印度尼西亚后

钱早等5名程序员的护照

立刻就被前来接洽的孙总收走

过了一周

孙总称面向国外市场的放贷App

已有团队在做

让钱早等5人开发

面向国内市场的放贷App


钱早想离开不干

但没了护照他也走不了

他便自我安慰

“就做这一回,

赚了钱立刻走人。”

然而他却因此

成为了信息网络犯罪的帮凶……



浮出水面的中枢机构

此后

钱早团队相继研发出

“小魔仙”“猕猴桃”等7个放贷App

2020年1月

钱早团队找了个借口

向孙总辞行回了国


孙总找来新团队

在“小魔仙”基础上开发出了“迷你钱包”

新团队与回到国内的钱早团队

组建了一个聊天群

用于交接工作等


2020年3月中旬

一直心中忐忑的钱早

中断了与孙总的联系

在过去几个月里

他从孙总处领取薪水17万元


“迷你钱包”飞进了国内众多用户的手机

2020年3月7日

家住江苏扬州的刘云

下载了“迷你钱包”App

录入个人信息后

App立刻显示

“审核成功,

放款额度2512.5元”


但数分钟后

他的银行卡只收到1375元

“坏了,我被‘套路’了!”

刘云想退回这笔贷款

但怎么也联系不上客服


5天后

刘云收到催款电话和短信

称如果不还款

就给他手机通讯录里的亲朋发短信

刘云随即打电话报警

警方侦查发现

刘云所下载的“迷你钱包”App

可能与“币洽”平台相关联

同年4月中旬

警方锁定“币洽”的开发单位世纪公司

并在广东省深圳市

将公司法定代表人廖定

技术骨干龙杰等人抓获

另一名骨干自首

大股东刘品至今未归案


廖定很快供述了一切

2019年6月

学网络技术出身的廖定

在一次饭局中

与资金实力雄厚的刘品相识

刘品邀请他一起做区块链支付


不久后世纪公司成立

同年9月

廖定团队修改了买来的软件

并将其改名为“币洽”

“币洽”平台一方面通过网页端

连接“迷你钱包”等商户

另一方面通过手机端连接承兑商

贷款人在“迷你钱包”等App上

注册成功后

提交贷款申请

“币洽”平台就会生成一个订单

发送到承兑商手机中的“币洽”平台

承兑商在手机端抢单成功后

只需根据贷款人信息

将该金额的人民币

转账到指定银行卡

并上传转账截图至“币洽”平台

就算完成了一笔订单


贷款人就能收到款项

承兑商也能收到相应的“泰达币”

“泰达币”是“币洽”平台用于记账的货币

但它并不是虚拟币

其涨跌均由“币洽”平台的后台控制

贷款人还款时

需向商户提交申请

商户在网页端生成代收订单

由承兑商提供账户接收还款

一次代收和代付

承兑商可收到2‰至6‰不等的佣金

在获取足够多的佣金后

承兑商会发布“泰达币”大宗订单

这些“泰达币”被人买走后

人民币会转到承兑商的银行账户

也就是完成了提现


据廖定供述

“币洽”平台聚集了

50多个非法放贷App

和416家承兑商

而“迷你钱包”App仅投入使用一个月

就非法放贷了1700多万元

受害者近9000名



名校毕业却做非法放贷

在“币洽”平台安营扎寨的

众多非法放贷App中

“小熊有米”以其颇高的活跃度

引起了警方关注


毕业于某名牌大学金融专业的张伟

在工作中发现

网上现金贷来钱快

2018年10月

张伟和朋友合伙“单干”


他们找外包公司

注册了一家空壳公司

以作签合同之用

然后在网上找了一支

专门开发现金贷App的团队

开发了一款名叫“小熊有米”的App

为了吸引客户来贷款

张伟找到贷款引流广告交流微信群

通过群里的贷款超市发布广告

进行推广引流


贷款超市是放贷软件的聚合平台

只要点击“小熊有米”图标的链接

填入手机号码

通过验证码验证

客户就完成了注册

在填入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后

App上就会出现一个借款额度

这个额度由张伟在后台事先设置好

每个客户看到的都一样


张伟还向另一家外包公司

购买了征信大数据和风控模型

他们可以利用该模型

根据客户信息分析能否放款

审核通过后

客户界面就会出现贷款订单

上面显示借、还款金额及日期等

客户确认后才可放款


放款金额要比借款金额少40%

其差额就是高额利息

但以风控费等名目显示

比如客户要贷款2000元

实际放款1200元


贷款到期后

客户将2000元转至

“币洽”平台提供的承兑商账户上

如此高息

客户自然不满


但张伟也不会“蛮干”

他在网上找了催收公司

催收人员给客户或者其亲友打电话

迫使其还款

短短半年时间

“小熊有米”App就非法放贷了近340万元


除了“迷你钱包”“小熊有米”以外

“币洽”平台聚集的其他App来自何处?

经警方调查

广州黑地公司浮出水面

该公司主营App开发和网站建设


2019年4月

该公司开始研发并出售非法App

并为这些App对接“币洽”平台

截至2020年7月

广州黑地公司共卖出

“信易钱包”等10余款App



斩断非法放贷之根

2020年11月3日至2021年7月8日

经江苏省扬州市公安局

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侦查终结

世纪公司和张伟等13人

因涉嫌非法经营罪

广州黑地公司和钱早等15人

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分5批被移送至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面对62册卷宗和4份审计报告

承办检察官一一梳理

并对“币洽”平台涉案云盘的

数十万条电子数据进行分析

将非法放贷App里的账户交易记录

与嫌疑人身份信息、手机号码

进行全面比对

承办检察官全面研析审查

核定涉案的非法放贷App共50多个

涉案金额高达8亿元


2021年7月20日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

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对张伟等10人

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对广州黑地公司及钱早等10人

向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提起公诉


2022年6月24日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

以非法经营罪判处张伟等10名被告人

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判处钱早等10名被告人

六个月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及罚金

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判处广州黑地公司罚金20万元


一审宣判后

张伟等5人

以不构成犯罪为由提出上诉

2023年3月13日

扬州市中级法院二审宣判

维持一审判决


这起由公安部挂牌督办

涉案资金逾8亿元的

非法网络贷款案件

历经3年的侦查、审查和审理

终于尘埃落定

数万名被害人的期盼也得到了回应


检察官表示

此案中的“币洽”平台

其实是不法分子

为逃避支付宝等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严格监管

通过技术手段

将银行、第三方支付等

多种支付方式

融合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支付服务

由于其

无牌经营、灵活便捷、监管滞后

被不法分子利用

成为网络犯罪的重要环节


为了对此类犯罪实现全链条打击

检察官认为

需要各相关执法部门密切配合

检察机关应当与

公安、人民银行等部门联手行动

强化技术手段

开展协同治理

相关部门要加强

准入审核和过程风控

加强宣传

强化广大民众的法治意识

防止其成为信息网络犯罪的“工具人”


(文中涉案人员及公司均为化名。本文有删减,更多内容请关注《方圆》6月下期)


本文杂志原标题:《一个平台居然聚集50多个非法放贷App》

来源:方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印度尼西亚   黑地   贷款人   平台   信息网络   钱包   贷款   团队   客户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