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夏朝更早的王朝: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难怪尚书第一篇是《虞书》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依蔓子谈

编辑|依蔓子谈

中国历史上,夏朝作为我国第一个正统王朝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在这之前是否还有别的朝代存在呢?答案是有的。随着考古学家的发现,一个似乎只存在于传说之中的虞朝再次走进观众的视野。

虞朝是否是一个王朝是有争议的,我国史学界普遍认为它是存在的,一般指的是虞舜做部落首领时的那段时期。在历史上,我们总是会把尧帝所建立的陶唐与舜帝所建立的虞朝放在一起并称为唐虞。

虞朝已经有了国家和治理的概念

“虞”有治理的意味,虞朝就已经开始有治理国家的概念了,虞舜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贤明的君主。他统领百官,处理政务,让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治理天下,推进改革,建立了一个繁荣强大的王朝。因此,虞舜以仁政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作为曾经统治中国很久的虞朝也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虞朝时期,随着部落和部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逐步形成了部落联盟和部落首领,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分工。比如,伯夷主要掌管的是礼仪,皋陶管理的是刑罚,大禹负责的是治水,益负责的是山林打猎,除此之外还有负责农业的、教化的、工程建设的,同时也还有执行命令的负责人和用来政绩考察的人员。所以说,在虞朝其实就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政治制度,这也是华夏民族从原始的部落制度迈向了王朝制度的最为重要的一步。

虞朝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虞朝是不存在的呢?最主要是因为我们后世所称虞朝并没有被我们列入到了正统王朝行列,而是五帝联盟共主时代。虞朝作为一个不同于后世王朝的朝代,今人将之分开断代,在夏朝之前统称为上古时代。关于夏朝的记录,我们可以发现他大约是在公元前2070年建国的,距今已经有了4100年左右的历史,但是关于夏朝建立之前的虞朝时代,在文字上是缺少历史记录和佐证的,因此我们也就称之为“史前时代”。

其实,说是没有文字记录又稍微有点儿不太准确,关于虞朝的记载尤其在春秋时期是比较多的。比如《尚书》主要追述的就是上古时期的事迹,一共分为四篇,由《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组成,与之相对应的也就是虞夏商周四个朝代。又比如在《商君书》中,商鞅为了论证不一定要效仿古人的观点,讲述道,“周不法商,夏不法虞”,意思是周朝都没有效法商朝的做法,夏朝也没有效仿虞朝的行为,治国没必要墨守成规。在这里也提到了虞朝。

不仅如此,翻开先秦时期的典籍,虞夏商周四代连称的文句不胜枚举,在《墨子》《礼记》《左传》《吕氏春秋》《国语》等等地方都可以看到虞总是和夏商周三代放在一起。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虞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出现在夏朝之前的王朝,并且在春秋时期总是和夏商周并列在一起。不仅如此,春秋时期的陈国以及战国时期的齐国,他们的统治者以及王室家族都是以虞舜后裔自居,尤其是陈国,分邦建国时周武王特地找来了虞舜的后裔妫满,并封他为陈国国君才产生形成的。所以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有关于虞朝的历史记录,还有虞舜的后人。

即使如此,虞朝作为一个拥有许多神秘传说和故事的朝代,备受人们关注,那么为什么虞朝没有并入中国的正统历史呢?其中有很多原因。

虞朝没有成为正式朝代的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虞朝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部落联盟,所谓的国家也不过是由多个松散的部落组建而成。虞朝有争议的地方并不在于是否存在,而在于关于三皇五帝时期的历史,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而是仅仅只是在神话故事中被我们提及。既然是神话故事,那么必然带上了人们的主观色彩,也和真实的历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其次,文字作为一种传播的载体,关于我国的历史文字记载是从商朝才开始有的,关于之前历史都是口耳相传。因此,关于虞朝的历史,我们并不能够从史料中找寻,而是只能够将目光放在后世的史书之中。所以说,这也就是关于虞朝的历史,我们大多数都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中寻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为什么是春秋时期呢?难道后世没有吗?说实话,还真的就不多了。春秋时期,社会大动荡导致社会大变革,“礼乐制度”崩解下,孔子对贤能治国的尧舜极为推崇,从尧舜开始修《尚书》,尧之前的史料被孔子删去不用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上古时代的文献大量湮没,后世对于上古时期的历史知之甚少。因此,虞朝不被认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史料的缺失,关于虞朝的记载在后世几乎成为了一个传说,也就逐渐不被正史采纳了。

除此之外,关于虞朝历史记载的史书也随着历史发展遭受到了浩劫,这种浩劫也是所有史书共同的伤痛。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后,要求除了秦史以外,其他史书都要烧毁,这也就是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项羽在攻入咸阳城以后,一把火烧掉了整个咸阳城,在阿房宫中的史书也在大火中焚烧殆尽;后期的赤眉入关、刘石乱华、萧绎焚书等等事件也都让一些史书流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史书书写不易,保存也更加不容易。

不仅如此,哪怕是后世遗留下的虞代历史经过了诸子百家的加工改造,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可信度也会大打折扣。比如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因为对于上古时期的历史知之甚少,秉持着相对客观、严谨的态度,他并没有对夏朝之前的历史详尽描写,而是一笔带过。虽然作出了一点点儿改变,但是对于中国总体的发展脉络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对于中华五千年的争辩

当然,你以为只有古代才会有这么多事吗?近代也出现了相当多的数典忘祖现象。在民国时期,疑古辩伪思潮兴起,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都是胡说八道的”,对中国的历史尤其是上古历史进行了一次清算,直接将虞朝归于“神话传说时代”。他们觉得夏朝时期的历史都让人心生疑虑,“三皇五帝”“涿鹿之战”也没有历史考据,干脆一概归于神话好了。这种行为,在本质上受到了欧洲的“人种西来说”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让国人丧失了文化自信。

1913年,针对近代出现的史料危机,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明法”的概念。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传世史料固然说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但是这不过是一些间接资料,也未必都可信,有可能牵强附会,有可能作伪,不能够偏信其中之一。所谓“二重证明法”指的是地下考古文物和历史文献相互佐证。既然历史上是有虞朝的存在,不过史料无法证明,那么有没有考古文物作为证据?

考古证据,虞朝可能真实存在

当然,证据也是有的。随着考古学家对良渚文化的开发,发现虞朝确有其事。在良渚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了京畿规模的古城,这座古城的土龄远在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之上。据判断,良渚文化大概在距今4000到5300年之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这里的良渚文化就是虞朝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是夏朝文明的发展源头。因此,也就佐证了为什么夏朝仅仅距今4100年,而中华民族却有5000多年的历史。

根据历史学家的发现,虽然虞朝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它的文明却相当的精彩。《韩非子·显学》一书中提到“虞夏二千余年”,按照这种说法,夏朝存在了471年,据判断虞朝的历史已经有1500多年。

有的学者考据了《帝系姓》、《五帝德》、《国语》等等史书,竟然发现虞朝竟然有15个帝王,大概每个帝王活了100多岁,这是相当诡秘的。

除此之外,考古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已经相当进步了,不仅出现了石犁、石镰,稻谷也有籼、粳稻之分。此外,陶器、竹器等手工业也有很高的成就,玉石制作、丝麻纺织都达到很高水平。尤其是玉器,数量众多、品种丰富、雕琢精美,玉器上面还有神人兽面纹的文字和不少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形体上已经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是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历史上确实存在一个虞朝,他早于我国最早的正统王朝夏朝,对我国历史影响发现深远,是我国文明形成发展的最重要的历史时期。

他和后世王朝最大的区别在于他是一个部落性质的王朝,处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在历史的辩伪方面,我们也应该秉持着严谨的态度,不断搜寻更多的史料合理推导,适度解释,使研究更有说服力和效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夏朝   王朝   夏商周   史书   尚书   史料   上古   后世   时期   发现   部落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