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一生残暴,却为我国拔掉了危害我国近600年的“毒瘤”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慕苍颜

编辑 |慕苍颜


前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而强大的王朝,被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时期其统治时间长达289年,唐朝鼎盛时期国力强盛,领土辽阔。

领土范围东至朝鲜半岛,西抵中亚,南达越南北部,在这一时期,中国的领土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同时,唐朝也是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

同时唐朝的文化艺术也是繁荣无比,唐朝时期出现了许多留名千古的文人,如白居易杜牧、王维等。同时,唐朝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然而,强大的唐朝在其后期面临了诸多内外困境,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成为了唐朝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战乱破坏了国家的基础,使得唐朝逐渐走向了衰落。

“安史之乱”起因是安禄山史思明两位边将的叛乱,两人建立了割据政权,也导致大量平民百姓死亡,农田受损,可以说这场叛乱动摇了唐朝的社会根基

而“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期,起义原因主要是源于唐朝政治腐败和对农民的压迫起义军旨在推翻唐朝的统治,而这次起义也相当于彻底断绝了大唐的命脉

黄巢生性暴虐,在起义期间他的军队也表现出残暴的一面,在战事中进行洗劫和杀戮,给平民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所以这次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也不足为奇。

然而,黄巢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却意外地为中国铲除了长达600多年的"毒瘤"而这颗“毒瘤”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黄巢的所作所为。

落第之愤


黄巢生于公元820年,出生在如今的山东菏泽地区一个富裕家庭,他的家族世代都是贩卖私盐的生意,在古时,食盐的贩卖被官府垄断。

而私自贩卖盐被视为违法行为,但也意味着私盐能获得巨大的利润因此,黄巢的家庭可以说是富甲一方,因此他从小就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同时他对剑术、马术和箭法也有浓厚的兴趣,他可以说是文武兼备。在黄巢小时候跟随祖父学习时,他创作了一首诗:“他年我若成蓝田,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诗展现了他远大的抱负和独特的思想。尽管年纪尚幼,但他的诗句已经充满了宏伟壮丽的意境,凸显了他天生与众不同的雄心壮志。

黄巢虽然文武兼备,胸怀大志,但一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成年之后,几次进京应试,都以失败告终到底是黄巢本身实力不济,还是科举体制有缺陷这就不得而知了。


黄巢雕像


对于黄巢来说,他对朝中执掌朝政的世家大族非常痛恨因为这些家族垄断了官职,对科举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能够通过科举入仕的人并极少。

愤怒之下,落第的黄巢以满腔的怒火,写出了《不第后赋菊》这首“反诗”,这首诗在后世广为流传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确实雄伟壮丽,展现了黄巢对封建门阀制度的痛恨和反抗精神黄巢的个性刚烈,内心充满了反抗精神,这在他落第后写下的怒骂朝廷的诗中可见一斑。



他带着郁闷心情回到家中,继承了家业成为当地的盐帮首领,凭借着家族的财富和广泛的人脉,黄巢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

同时他也在默默地等待着崛起的机会,就在黄巢在等待崛起的机会时,天意似乎不再让他漫长等待,乾符元年,关东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大旱灾害

这场旱灾导致田地草木不生,这造成了严重的粮食短缺,无数的饥民四处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面临饥寒交迫的生存境地,许多百姓都在饥饿中冻死或者饿死

可这时朝廷也因为各地战事频发,一直还在加重百姓的赋税,而旱灾当地的官员害怕朝廷指责,所以也一直隐瞒灾情这让当地百姓对朝廷更加愤懑不平。

关东大旱之后,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当地盐商“王仙芝”和“尚君长”看到了机会,他们集结了当地的饥民,率领数千人公然起义

声言要推翻贪官污吏的统治,让百姓有饭吃,随后大量的饥民、农民、士兵纷纷加入他们的队伍,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起义军队。

黄巢在听到各地传来的风声后,内心充满了激动,他终于等到机会了但他冷静地选择了暂时观望,因为他明白,在动荡的时局中,贸然行动都是不明智的。

在这段观察期间,黄巢利用自己的财富积极帮助各地的难民,为日后的起事积攒力量,同时通过接纳各地难民来加强自己的影响力和实力

起兵造反


在乾符二年(875年),黄巢觉察到时机已经成熟他与子侄、外甥等一起召集了数千人,响应王仙芝的起义运动,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力量。

由于受到灾情和朝廷严苛赋税的压迫,许多百姓纷纷加入起义军的行列,起义的领袖“庞勋”的旧部也加入了黄巢的草军,几个月的时间,草军已经达到数万人之多

黄巢手下的私盐贩子大多是些亡命之徒,黄巢在准备期间经常训练他们,使得部队具备相当的战斗力,再加上愤怒的百姓,在如此神助之下,起义军连续攻掠了十多个州

随后一路打到了淮南地区,随着起义军规模的壮大,朝廷自然也不能坐视不理,他们立刻下令让各地的“节度使”出兵镇压起义军。

但唐朝末期的朝廷已经对大臣和将领失去了掌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所以这也让黄巢和王仙芝面对朝廷的围剿大军多次逃脱。

比如在876年,朝廷命令平卢节度使“宋威”围剿起义军,而宋威在沂州城把王仙芝的起义军打的落荒而逃,正常情况下宋威肯定要把这伙人斩尽杀绝,以绝后患。

结果宋威却放跑了王仙芝的残军,还上报朝廷,这支部队已经被他给消灭了,不用再派大部队来了,朝廷听后也把集结的兵马给遣散了。

他为什么这样做呢?这个原因用六个字就可以说明白——“狡兔死,走狗烹。”对于手握大权的节度使来说,只有留下黄巢这些人,他们的官位才安全。

王仙芝和黄巢在不久后,又带着大军卷土重来,这次两人一鼓作气攻下了8个县城,还有多个州府,把这些地方所有的粮食和钱财都劫掠走壮大军队。

这些地方百姓面对两边的压迫也是苦不堪言,他们抱着斗不过就加入的心态,纷纷进入了起义军的行列,这也让起义军的势力日益壮大。

而且起义军没有建立固定的根据地,而是在江淮河汉之间的广阔土地上流动作战,这种灵活的战术让朝廷军队往往难以追捕或剿灭他们

起义军的士兵们熟悉地形,精通游击战术,他们能够在各地迅速组织起义、攻击目标,随后迅速转移,再加上将领的“小心思”,也导致黄巢这些起义军也成了气候。

在起义军进攻但蕲州时,蕲州刺史自知不是对手,所以主动投降,还说自己可以为“王仙芝”说好话,表明王仙芝现在弃暗投明,给他加官进爵

而王仙芝一听就心动了,他现在起义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高官俸禄朝廷得知后也是立刻给了王仙芝高官俸禄,结果黄巢和底下的人不满意了

这是当我们不存在啊,所以黄巢说道:你现在放弃,置我们于何地而起义军的将领也是群情激愤,最后王仙芝面对起义军的动荡只能拒绝了朝廷的招安。

而也是从这条之后,黄巢也觉得和王仙芝不是一路人,两人的的部队也是一分为二在877年,王仙芝长年征战也是厌烦了,再次面对朝廷招安时,他同意了。

结果没想到这次朝廷给他来了一个“鸿门宴”趁他放松警惕,直接集结大军把王仙芝的部队杀的落花流水,而王仙芝这次也没能再次逃脱。

王仙芝死后,他的残部也投奔了黄巢,黄巢的势力也是大大增强在接下来的数年中,黄巢军队完全展现出了流寇的本色,在国内多地来回游走。

他们采取了快速打击的战术,一旦发动袭击就立即换个地方,继续抢劫当地的资源,然后迅速转移阵地,这种战术使得朝廷很难有效围剿黄巢军队。

880年,即广明元年,黄巢率领二十万军队在江浙一带被名将“高骈”逼到绝路。但黄巢聪明地采取了缓兵之计,向高骈送去了投降信

高骈当时觉得胜利已经在掌握之中,于是声称贼寇即将被镇压,各地的官兵不需要赶来,各自返回即可。

然而,黄巢趁着这个机会,他的军队恢复了战力,他首先成功击杀了高骈麾下的张璘,然后攻占了睦州,并一路抢掠而过。

高骈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大意,但却已经太迟了,他错失了击杀黄巢的绝佳时机,最终黄巢的军队在九月份冲进了洛阳,直逼长安

黄巢军队冲进洛阳、直逼长安的消息传来后,朝野震动,面对黄巢军队的强势进攻,宫廷中的唐僖宗在护卫的保护下,匆忙逃离了洛阳,前往咸阳

广明元年的12月,黄巢攻入了长安这个胜利让他兴奋得失去了理智,他急不可耐地登基称帝,着急地享受起皇帝的权力和滋味

然而,他的鲁莽行为自然地招致了恶果,尽管唐僖宗逃离了长安,但他并未被黄巢彻底击败黄巢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毫不犹豫地将唐僖宗彻底消灭才是上策。

黄巢登基的第二年,唐僖宗在逃离长安后,召集各地的节度使组织军队包围了长安,黄巢面临着末路的困境,他在数次作战中接连失利。

到了中和四年,黄巢被迫退守泰山的狼虎谷,最终,他在那里身亡。关于他的死因,存在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他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也有人说他是自杀。

黄巢的死也标志着唐末农民起义的终结黄巢在他的一生中对百姓、军兵、官员都采取了残暴手段,但他的残暴手段却不经意间铲除了“门阀制度”这个“毒瘤”。

结尾

这个毒瘤已经对中国造成了600年的危害。所谓门阀体制,就是世家掌握朝政和官职,不问才华,只问门第,所以一般人很难入仕,而科举也被这些人搅乱了。

所以能入仕的人很少,黄巢对此极为痛恨,进了长安之后,便大肆屠杀文武大臣和世家门阀,他死后,世家门阀也是元气大伤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门阀体制也随之消亡。

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最后,如果您对此类内容感兴趣,为了方便讨论和分享,请您动动小手点点关注,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L)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毒瘤   黄巢起义   私盐   门阀   饥民   黄巢   起义军   节度使   长安   科举   残暴   朝廷   唐朝   军队   百姓   我国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