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有社康但是打不了儿童疫苗?疫情和形式主义哪个才是拦路虎?

#头条创作挑战赛#



儿童打疫苗(图片来源:网络)

雅园(化名)是个成熟小区,配有优质幼儿园,小初学校资源,前面还有市场,最为便利的是小区自己就有一个社康。社康虽然小,但是基本功能还是能实现的,小病小痛的都能解决,唯一一个问题是,不能打儿童疫苗,大人的可以打。

小花一家2020年搬进雅园,年底孩子出生之后就开启了注射疫苗的历程,每次都是按家附近小区社康放号的时间抢号,抢不到就跑远一些,反正都得抢周末的号,还得夫妻两人开车去。每次都感慨,小区里边的社康能打疫苗多好

据说雅园社康以前是可以打的,但是2020年疫情开始之后就停了。雅园一共7栋,共1789户,里住的都是家庭住户居多,尽管是租户也是一家人居住,按每户两个孩子来算,大约有3578个孩子。毕竟那里教育资源配置比较优质,是该区域有名的学区房。隔壁还有个荔园,大约有5000多户。这么多孩子,不能在家门口打疫苗,还得去其他小区打,的确是不便利。

01 听说需要居民代表参会?

2022年10月,一位社区志愿者妈妈在小区群里发来一条信息:

居民代表邀请

小花正好休假,于是就自愿作为居民代表参会,为了让领导更用心地推进开放小区社康儿童疫苗点这件事,小花还做了一份诉求列表。

第二天,小花按照参会时间提前到小区南门党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待小花走进会议室。进去之后,小花看看名牌,区域主任也来了,街道的人大代表也来了,还诚心邀请了居民代表,感觉到街道办领导的办事决心。

会议流程基本一致,街道办主任作为东道主先发言,介绍与会人员,然后最高领导发言,介绍一下会议主旨,然后居民代表发表诉求,接着社康负责人针对居民代表诉求汇报解决方案以及所需支持,最后最高领导总结,确定解决方案并安排推进。到小花发言的时候,小花说出了为什么强烈要求开放小区社康儿童疫苗点的原因:

1.疫情期间不好带孩子坐车,只能开车去打疫苗,成本比较高;

2.现在就业形势困难,父母工作日也不好请假,只能抢周末的号,号源比较紧张。

3.如果周末天气不好,或者父母有事,或者孩子发烧,错过打疫苗的时间就得推迟,导致孩子无法在规定的时间打完疫苗;

4.如果家门口社康开放,家里老人工作日就可以推着孩子去打疫苗,减少父母的负担

参会人员也对小花的诉求表示认同,的确需要体恤民情。到社康代表汇报解决方案,小花才知道,原来雅园社康2020年之前是有儿童疫苗点的,但是疫情爆发之后,儿童疫苗点的开放标准提高了,要求至少120平面积,且双通道,也就是进出口分开。雅园社康的解决方案是打通隔壁闲置的公安哨所,但目前这哨所的所有权不明确,所以需要领导协调资源。区域主任和街道人民代表主动请缨,将去协调,如果只是打通一个闲置的房屋就能解决周边几千户居民孩子打疫苗的问题,这件事情是值得做的。小花和其他几个居民代表开完会还是对会议的结果信心满满,回去就在群里汇报今天的好消息,小区社康儿童疫苗点开放有望。

02 光开会不落实,是不是形式主义?

拒绝形式主义(图片来源:网络)

然后现在转眼已经2023年7月,小区社康疫苗点还是没开,父母们还是得周末开车带孩子们到其他地方打疫苗,小花就不明白了,疫情都已经结束了,儿童疫苗点开放的标准是不是就能恢复到疫苗前?既然没有120平米的面积要求,也不需要协调土地资源,开放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嘛?为什么拖了大半年一点动静都没有,也不给居民代表一个进度反馈。疫情和形式主义,哪个才是真正的拦路虎?

可能形式主义在作怪。会议上的确听到了居民代表诉求,的确社康也出了解决方案,的确领导也允诺去协调资源,但是否一切都只是停留在会议记录上?居民代表参会光提诉求,但是没有得到政府反馈,是否已经与会议的主旨相背离?人民的诉求和反馈应该是核心,而不应该只是领导工作报告上的一条记录:

2022年10月12日,主持召开XX街道关于开放儿童疫苗点的诉求会议,基于居民诉求确定解决方案,将于近期落实解决,便利民生。(至此完)

居民代表基于对民生问题的关心,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参与社区建设。居民代表是民生建设的参与者和监督者,而不是政府工作报告的临时演员。形式主义少做,民生实事多干,政府报告透明,人民生活才能实实在在地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形式主义   疫情   疫苗   小区   儿童   拦路虎   小花   居民   解决方案   领导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