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火交警:走红后突然离职,前妻也被迫离婚,抑郁多年险自杀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去二仙桥,走成华大道。”

即便是外地人,也对成都的这条线路十分熟悉。

这还得归功于一档名为《谭谈交通》的普法栏目。

2005年,这档交警支队与电视台合作的节目横空出世。

捧红了既是成都某支队交警,又是该节目主持人的警官谭乔。

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底层群众艰辛活着的人间社会百态。

虽然是档严肃的普法节目,但节目中却笑点与泪点并存。

谭乔更是凭借自己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收获了网友的喜爱。

然而谁都没想到,这样的谭警官居然会患上抑郁症。

随着2018年《谭谈交通》的停播,谭警官也无奈“被逼”辞职。

他沉寂多年后重新出现,就自曝“抑郁多年险自杀”。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竟让一个热血交警落得如此下场。

01从小种下“交警梦”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兢兢业业谭乔警官究竟是怎样与交通管理事业结缘的呢?

这或许离不开幼时目睹的一场车祸。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闲来无事的谭乔悠然穿梭于大街小巷。

突然对向驶来一辆疾驰而来的卡车,谭乔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果不其然,一对骑乘自行车的母女旋即映入眼帘。

此时二者间相隔咫尺,大概这场事故已经难以避免了。

尽管这位母亲最大限度地做到了紧急避险,然而急刹车还是导致孩子跌落地面。

制动困难的大卡车无可奈何,只能任由车身碾压过孩子的身体。

惨不忍睹的现场画面,让受害者与谭乔等事故在场群众扼腕叹息。

这一意外变故,对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五雷轰顶。

而谭乔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加之对交通管理事业的热爱崇敬。

他暗暗下定决心,未来一定要在交管领域发光发热、为民分忧。

1995年,23岁的谭乔顺利地通过了成都交警招考,信步走向心心念念的岗位。

就职后的他很快便适应了交管部门的工作生活,不错的开局给予了他莫大的自信。

在这种积极能量的加持下,谭乔埋头苦干,成为单位的一股清流。

相比于其他同事痴迷于阿谀奉承,他却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但太老实、正直的人,往往会因为格格不入而引来许多“无妄之灾”。

02意外成为“最红交警”

谭乔自入职以来,一直无怨无悔地为交管部门奉献。

按理说他应该得到重用和提拔,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相反的。

他屡遭其他同事抱团排挤,就连直系上司都觉得他不够圆滑。

例如某次有同事向谭乔求助,希望他能为某个违章驾照减分。

坚守底线、不滥用职权的谭乔选择了严词拒绝。

这样不顾颜面的批驳惹怒了同事,二人的关系也渐渐疏远。

日渐复杂的人际关系,令谭乔萌生了转行的想法。

正当其手足无措之时,一款公益普法栏目悄然登上了时代的舞台。

为了保证节目的收视率和专业程度,电视台与公安交警支队联合选角录制。

迷惘失落的谭乔闻听此消息,再度燃起了工作热情,他果断参与了这次选拔活动。

最终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帅气的长相,以及诙谐幽默的主持风格成功当选。

或许是否极泰来,成为这款公益性普法栏目的主持人后。

谭乔很快便赢得了多家媒体的褒奖认可,成功在全国范围内大火。

随着曝光率的逐步提高,“谭警官”的名号可谓是家喻户晓。

《谭谈交通》这样的节目名称,更像是为其量身定制。

那么该节目究竟有着怎样的风格特色呢?

如果用几个词语概括,那便是“人间烟火”“世态炎凉”“人文关怀”。

03“搞笑名场面”背后的凄凉

该节目没有固定剧本和套路,惟有未知的相遇和耐心的即时普法两大模块。

当大千世界呈现在人类面前后,我们才发现,冷酷的律法需要有温度的情感庇佑。

谭警官正是通过这一节目,领悟到了这一点。

首先要被提及的,当然是走成华大道去二仙桥的名场面。

这天,谭警官依法拦截了一个骑电动车违规载货违规行驶的大爷。

谭警官试图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其认识到非机动车应在非机动车道行驶。

然而,谭警官循循善诱地问大爷:“你该走哪个道儿”。

大爷却只是固执地强调:“去二仙桥,走成华大道。”

当被问到车子能不能拉货时,朴实的大爷又“实话实说”。

对牛弹琴似的交涉场面成为笑梗流传下来,却也不免让人唏嘘。

若非为了生计奔波,大爷又怎会“如此无知”。

如果说这位大爷让人啼笑皆非。

那么乐观的“气球哥”,着实让人忍不住有些心酸。

2011年,一位卖气球的小哥因单手骑自行车被谭警官拦停。

他黝黑偏瘦的身材、简朴的交通工具,是他在镜头下的外在特征。

正当谭警官试图劝说其出行要以安全为重时。

他却出人意料地提出要送谭警官一个气球表示爱意。

这时所有的非议与嘲笑,瞬间转化为敬佩与赞美。

后面他处变不惊的态度和坦然真诚的自述,更是激发了观众的同情心。

当然现场执法的谭警官也很同情家庭破碎、生意失败的他。

不过比起前者,谭警官更想赞美这位乐观开朗、百折不挠的小伙子。

正是谭警官的正面引导和中肯评价,让这位承受着生活重压的苦命人得到一丝关爱

最后,我们聊一下《谭谈交通》中最富盛名的“福贵大爷”。

这般有趣的称谓有什么由来呢?

2011年夏天,谭警官依法拦下了一辆“超载”的电动三轮车。

只见三轮车上由干柴打底,干柴之上是一人一狗。

经过一番询问后,谭警官才得知售卖干柴是大爷养活自己和车上亲人的途径。

皮肤黝黑、瘦骨嶙峋的大爷看起来实难承受其重,担心其发生意外的谭警官贴心询问了他的家庭情况。

“父母早亡、妻儿意外过世、亲弟弟误食农药而傻”等触目惊心的现实情况,让谭警官无语凝噎。

除了免开违规载人载货的罚单,或许他并无他法有效帮助处境艰难的大爷。

尽管谭警官心上留下深深的愧疚,大爷却依旧坦然乐观。

甚至反过来劝告沉浸于悲伤愧疚之中的谭警官要向前看。

类似的故事在《谭谈交通》中可谓比比皆是。

谭警官猛然惊觉,多数触犯交通法规的群众,都是为柴米油盐奔波的可怜人。

因此他一改做节目之前严格执法的作风。

多次为那些主观上并不愿以身试法的可怜人开了绿灯。

节目中更是多以“这次我就不罚你款了,下次别再这样啊”作结尾。

后续观众更是戏称其为“开不出罚单的交警”。

04备受抑郁症的困扰

因《谭谈交通》大火的谭乔警官,很快便引来了诸多资本的关注和重视。

不惜开出巨额薪资并承诺赠送房子,以求将这位改革先锋招致麾下。

面对这些名利诱惑,谭乔警官选择了坚守初心,牢记体制人员该有的使命。

重燃希望的谭警官本以为主持节目的多年沉淀,能够作为升迁的敲门砖。

没想到他的走红招来更多嫉妒和眼红,同事和领导变本加厉“排挤”他。

巨大的落差感及无力感,渐渐导致谭警官患上了心理疾病。

2018年,备受抑郁症困扰的他再也无心继续主持节目了。

《谭谈交通》主办方被迫宣称停播。

患上心理疾病后,谭乔的情绪也难以掌控。

时而暴躁易怒,时而沉默寡言,甚至多次萌生了轻生的念头。

若不是妻子时刻盯防,恐怕他早就发生了意外。

仕途不顺、屡遭排挤、目睹人间疾苦而无力拯救等因素,导致他常常陷入自我怀疑。

再加上成名后纷至沓来的流言蜚语与恶意中伤彻底击垮了他。

人生低谷的到来,同时伴随着妻子的离开。

谭乔失去了赖以为继的生命律动,陷入了长时间的低迷与沉寂。

好在时间是良好的解药,静静地熬过低谷后,他主动与自己和解。

清醒地认识到体制内已不是宜居之地。

心有所属的他决心重回赋予他人生价值的《谭谈交通》。

05自己淋雨也要为别人“撑伞”

虽然那档曾经将其推向辉煌的公益普法栏目已经停播了。

不过他心中的那片净土《谭谈交通》依旧存在着。

辞去公职后,谭乔凭借各大短视频平台发挥着交通警察的余热。

除了上传一些产自《谭谈交通》的趣味性普法名场面。

他还积极响应粉丝的期待,开始了寻人计划。

包括“气球哥”“当代福贵大爷”在内的人物现状,皆得到了细致的考证。

福贵大爷如今组建了新的家庭,二人共同孕育一女。

其弟的健康状况亦有所好转,生活不再窘迫的大爷笑得很灿烂。

美中不足的一点便是老黄狗悄然离开了人世。

“气球哥”的经历则有些唏嘘不已。

因乐观积极的行为表现火爆全网的他,后来没有经受住名利的诱惑。

签约了某个打着助力其实现音乐梦为旗号的传媒机构。

平台大肆消费着他的人气,却并没有如约给到有效的帮助。

“气球哥”因而自知已沦为提线木偶,人气大减的他无奈接受平台的建议,机械地做起了直播带货。

转行做自媒体博主后,谭乔的事业可谓是风生水起。

奈何拷贝《谭谈交通》部分视频的行为受到了成都电视台的指控。

作为节目主创的谭乔一时间怒不可遏。

他发博大肆抨击这场控告的可笑。

然而动了资本的蛋糕终究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愈演愈烈的事态于双方而言均没有任何收益。

侵权风波最终以双方各退一步宣告结束。

谭乔重新拥有《谭谈交通》相关视频的发布权。

而成都电视台则追加收取其名下不当得利的子公司的版权费用。

闹剧过后的谭乔内心愈发坚强平静,世间荒诞与人间疾苦再也不会影响其人生选择。

奔赴所爱事业的谭乔无惧想要致其于死地的魑魅魍魉,只是执剑拨开云雾、舞动乾坤。

文、编辑 | 念初

感谢您的阅读,也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交警   干柴   交管   成都   前妻   警官   气球   大爷   抑郁   同事   多年   节目   交通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