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邯郸旅游回来后,谈谈关于邯郸的29个冷知识

如果你去问一个邯郸的朋友,他一定会告诉你:邯郸三千年未改名,这是一座等待了你三千年的城。但邯郸历史不仅仅是3000年,随我一起认识一下邯郸这座城吧。

1.邯郸地名的起源

邯郸地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邯郸国。邯郸国是一座古老的小国,位于今天河北省邯郸市一带。邯郸国的君主名叫魏无羡,他被誉为“春秋第一才子”。现在的邯郸市区就建在邯郸国的国都所在地。

2.邯郸的历史文化

邯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邯郸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邯郸古城、邯郸学宫、邯郸博物馆等。邯郸学派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有韩非子和荀子。

3.邯郸是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城市

虽然在解放战争中,石家庄市在石家庄战役(1947年11月)中成为新中国解放的第一个较大城市,但在此之前,邯郸市在邯郸战役(1945年10月)中已被解放,并成立了邯郸市委。邯郸自1945年解放后,未曾再次被国民党重新占领。因此,邯郸是最早被解放的城市。

4.独特的邯郸话

邯郸话是河北省方言中的一种,也是邯郸市的本地方言。邯郸话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邯郸话的发音比较浊,在某些音节的发音中会带有喉音,如“儿”、“翅膀”等。邯郸话的词汇也具有特色,比如“咕嘟”(喝水声)、“嘎嘣”(摔倒声)等。邯郸话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结构,比如“我去了市里”会说成“我去市里了”。

5.历史上的邯郸学派

邯郸学派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流派之一,它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邯郸地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荀子和韩非子。邯郸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以“法家”为主,他们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手段。邯郸学派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荀子

6.邯郸是《人民日报》的创刊之地

1946年5月,邯郸解放仅过去半年,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处于重建之中。邯郸市火磨街是当时最繁华的地方,而在街东口西南角的一座灰色二层小楼上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兴奋的人们在楼房外墙上用水泥塑造出了“人民日报馆”和“新华通讯社”这两行大字。这些大字特意涂上了红色油漆,在灰暗的墙面上显得格外醒目。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此创刊。从1946年5月15日开始创刊,到1948年6月14日停刊,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在邯郸发行了746期。

7.历史悠久的邯郸石雕

石雕是邯郸市的一项传统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它的主要材料是花岗岩和大理石,制作工艺包括雕刻、打磨和镶嵌等。邯郸石雕的主题多种多样,包括人物、动物、花鸟和景观等。这种石雕的制作工艺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8.邯郸文化遗产——邯郸大鼓

邯郸大鼓是邯郸地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起源于明代。邯郸大鼓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打、舞等,内容涵盖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等。它独特的表演形式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是邯郸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9.邯郸拥有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抗日地道

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位于峰峰矿区义井镇山底村,是当地村民在抗战时期为了反击敌人而修建的地下长城。这座地道保存至今,内部还保留着枪眼、陷阱、暗洞、灶底、树洞、水井、碾盘底等设施,并且在野地崖旁伪装了许多地道洞口。考证结果表明,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抗日战争地道,真实地再现了抗战时期革命先辈的智慧和伟大创举。

10.“指南针”的发明竟然是邯郸。

1987年,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的《邯邢冶金矿山志》引用了《光明日报》的文章,其中写道:“磁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的发源地。”邯郸的学者和专家曾经在文中支持了这一观点,并且提供了以下依据:

(1)《隋书-地理志》记载了磁山的位置,位于武安县城西南30公里处,盛产磁石和铁,“能够引导指针不偏离方向”。

(2)《梦溪笔谈》中也有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完全指向南”。

(3)《宋史》文献中有关于磁山每年向朝廷进贡磁石的记录,虽然数量很少,但很可能与皇家制造指南针有关。

(4)《中国通史》提到:“近五六十年来,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磁州窑遗址、沉船以及江苏和辽宁旅大等地的窖藏和墓葬中陆续发现了一些宋元时期的磁州窑产的瓷碗,碗底圈足上有墨书的‘针’字。研究表明,这很可能是用于浮针的指南针。”

11.邯郸的广府古城

广府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北方独一无二的古城、水城和太极城。它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东南20公里处,距离邯郸市区15公里,已有超过2600年的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府古城位于广大的永年洼湿地中央,是独一无二的旱地水城,被称为“北国小江南”。

12.象征邯郸的丛台

丛台,又称武灵丛台,是邯郸市的象征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百家名园之一。它位于丛台公园内,据传始建于战国时期赵国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年至公元前299年),曾是赵王检阅军队和观赏歌舞的地方,因此被称为“武灵丛台”。

13.“借道左转法”为邯郸首创

邯郸市的交警创造了“借道左拐”的通行规则,这是国内城市中的首创,被命名为“配道待行左转法”。简而言之,交通管理部门在靠近路口的中心隔离护栏位置设置了一个豁口,供左转车辆进入对向车道进行左转,入口处还设置了提示屏和指示标线。此举旨在提高拥堵路口左转车辆的通过能力,通过创新和合理的交通规划,为市民提供畅通的交通出行环境。

14..赵国的国都赵王城

赵王城,又称赵都宫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建于赵国迁都至邯郸前后的时期。它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唯一战国古城址,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王城由东城、西城和北城三个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为512万平方米。遗址周围保留着残高3至8米的夯土城墙,内部有布局严整且错落有致的建筑基台,地下还保存着几处较大的夯土基址,四周还有多处城门遗迹。

15..峰峰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齐时期(公元500—577年)。隋、唐、宋、元、明等朝代后来都进行了增凿。目前仍有16座石窟,内有4000多尊雕像。石窟建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上等的石岩之间。石窟深邃,人们在山洞内拍手甩袖都能产生响亮的回声,因而得名“响堂”。

16.中国科举制度的最后一个进士是邯郸人

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邯郸市丛台区城内中街。这条街道是邯郸著名的古老街道,有许多古代建筑物,如回车巷、慈禧行宫、邯山书院等,还有许多名门世家代代居住此地。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者李景濂就是其中之一。李景濂字右周,一字佑周,出生在直隶广平府邯郸县城南门里(今南门里南大街东侧)。他是大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甲辰科进士中的最后一名,名列三甲第150位,是本科进士中的最后一位。此后,科举制度被废除,他成为了“中国最后一名进士”。

17..现代邯郸市只有不到100年的历史

虽然我们都以为邯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为此感到骄傲,但你可能不知道,作为我们当前居住的邯郸市其实只有不到100年的历史。现代邯郸市的前身是邯郸专区,在更早的时候是邯郸县,而在清朝末年,邯郸只是个小镇。和石家庄一样,邯郸也在清末京汉铁路的建设中实现了复兴。

18.东方的金字塔——赵王陵

赵王陵,又被称为三陵陵墓或温窑灵台,位于河北邯郸县与永年县的西北交界处,紫山东麓的丘陵地带,距离邯郸市中心20公里,属于三陵乡境内。在这里,有5座相对集中的陵丘,它们之间的距离仅约2至3公里。其中,邯郸县境内有三座大型陵丘,按从东到西依次编号为1号、2号、3号;另外两座位于永年县,编号为4号和5号。这些陵丘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七位帝王的陵墓,被称为赵王陵,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河北省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王陵之一,被誉为“东方的金字塔”。

19.邯郸市拥有中国最大的唐代墓志铭

何弘敬墓志铭是迄今为止出土的墓志铭中最大的唐代墓志铭。该墓志铭位于邯郸市丛台公园七贤祠内碑林的东北角,盖均为青石材质。墓志铭上刻有“唐故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赠大师庐江何公墓志铭”。

20.邯钢和冀中能源并非属于邯郸市。

提到邯郸市的复兴,钢铁和煤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邯钢和冀中能源作为邯郸市的支柱企业,大家可能对它们非常熟悉,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现在的邯钢已经合并到河北钢铁旗下,总部位于石家庄。冀中能源也是邯郸市的另一个支柱企业,但它属于邢台市。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邯郸市拥有一家属于邯钢的电视台。在过去,广告时间有限,该电视台常年播放电视剧,颇具诚意。

21.大多数生活在邯郸市的人与邯郸市关系不大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邯郸市区的人口约为200万。其中,大部分人在近几年才搬迁到邯郸市区居住,而另一部分邯郸人是当年支援三线城市建设时迁移到这里的。这也解释了为何邯郸人的普通话相对较流利。即使是邯郸市本地人(城中村或邯郸县居民),大多数也可以追溯到洪武年间的大槐树移民。

22.邯郸市有全国最大的古碑。

在大名县城东五里的大名府石刻博物馆内,耸立着一座巨大的古碑,这就是宋徽宗御制的《大观五礼记碑》。该碑的长宽为12.34米、高度为1.08米,是全国最大的古碑,也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碑首雕刻有八只巨龙,碑额上正中刻有宋徽宗的篆字“御制大观五礼之记”,也简称为“五礼记碑”。碑身两侧刻有柳公权的墨迹,碑的背面刻有唐代的“何进滔德政碑”,而碑文改刻成了“御制五礼记碑文”,因此被称为“唐宋碑”。

23.出自邯郸的洛阳白菜

洛阳白菜是邯郸本地的特色菜。尽管被称为洛阳白菜,但实际上与洛阳并无关系,而是源自邯郸本地。之所以称为洛阳白菜,是因为当时洛阳附近产的白菜很有名气,所以便以此名称。

24.邯郸优越的地理位置

邯郸位于山河四省的中心。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北纬36°20′~36°44′,东经114°03′~114°40′之间。它靠近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相连,与晋、鲁、豫三省接壤,总面积为12066平方千米。邯郸地处晋冀鲁豫四省的交汇处,也是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地带。与石家庄、太原、济南、郑州四个省会相距约200千米,不愧为山河大学的校址选点。与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距离在450千米以内。邯郸的地理位置优势十分明显,它周围环绕着中国三大经济圈,属于京津冀经济区,向东可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接,向南可与珠三角经济圈相连。

25.邯郸即使一个地名,也是一个姓氏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邯郸”也是一个复姓。邯郸姓主要源自嬴姓。在中国的姓氏排行榜上,邯郸姓并未列入前两千位之内。邯郸姓通常以赵郡、广平、颖川作为郡望。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都可以找到以邯郸为姓的人。邯郸时期有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邯郸淳,还有忠诚耿直的名臣邯郸义,他们都是邯郸复姓的杰出代表,载入了史书之中。

26.邯郸被誉为“成语典故之都”

邯郸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城,曾作为赵国的都城长达158年之久。同时,邯郸也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与邯郸有关或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达到1500余条。在邯郸市赵苑景区内,建有一个名为“成语典故苑”的园林,利用碑刻、浮雕、绘画等艺术形式,将发生在邯郸的成语典故重新呈现给世人。2005年10月,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予邯郸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称号。

27.丛台不是那个丛台,学步桥也不是那个熟知的学步桥

尽管邯郸以邯郸学步和胡服骑射闻名,但市区内的丛台并不是战国时期的丛台遗址,学步桥也不是古代学步的那座桥。现如今的丛台在2000年进行了城市改造,它的名字中的"丛"意味着众多,"台"则代表高台。所以,游园丛台可能无法再回味当年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壮丽场景。此外,使用"灵"字来称呼是一种不吉祥的称谓。

28.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来自邯郸

卓文君,原名文后,是西汉临邛人,她的家族原籍是邯郸的冶铁家族卓氏。她是汉代的才女,与蔡文姬、李清照和上官婉儿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是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的女儿,容貌美丽,对音乐十分熟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西汉时期,她是一位难得一见的才女,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比如《白头吟》中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被誉为经典佳句。

29.邯郸孕育了中国最强大的女性拳击手

张伟丽,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是一位综合格斗运动员。她曾经是河北省顶尖的女子散打选手,后来转向MMA(综合格斗),职业战绩为21胜1负。2019年8月31日,在UFC格斗之夜深圳站比赛中,张伟丽通过KO击败巴西女拳击手安德拉德,获得了草量级(115磅)世界冠军金腰带,成为了UFC中国首位女性冠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邯郸   邯郸县   冀中   邯郸市   洛阳   河北省   墓志铭   学派   典故   中国   知识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