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查账,发现周总理名下有笔30年前存入的巨款,来路不明

1997年,中国银行整理发现在周总理名下居然有一笔巨款,本金加利息总共人民币467000元!经过调查发现这是在三十年前存入的。

三十年前就是1967年,周总理收到一封国外的信件,当时他很疑惑怎么会有外国人给他寄信,还汇入12000英镑。


在当时12000英镑就是一笔巨款,相当于人民币83000多。这么多的钱震惊到周总理。周总理打开信件上说这是自己的心意,想为国家经济做贡献。


汇款的人表示对国内情况不是很了解了,不知道钱资助到哪里,相信在国务院工作的周总理肯定可以分配好给国家,所以选择汇入周总理个人名下。

周总理看到很是欣慰,但是不能收下这钱,不会拿人民一分钱。周总理表示一定要找到这名爱国人士,周总理立刻安排人去调查汇款的主人是谁。


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并没有调查到汇款的主人是谁,周总理也不敢动这钱。随着时间过去久了,就忘记了这件事情,钱就一直存在周总理名下。


一直到1997年,已经过去了三十年又发现了这一笔钱。中国银行又开始展开了调查,为何周总理名下会有这么多钱?当时周总理的工资一月才400。

大家都很纳闷,因为当时的生活经济条件很差,周总理还是一向节约的人,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国家建设方面,怎么还会有钱呢?


随着中国银行的不懈努力调查下,终于知道这笔钱的来源,了解到周总理当时并没有找到哦汇款的人,所以这钱就一直没有动。


中国银行工作人员决定一定要找到这名爱国人士把钱还给人家,并来完成周总理的心愿。是一份艰巨的任务,毕竟过去了30年。

中国银行工作人员就开始进行审计工作,首先把以前的旧账全部找了出来, 统一进行整理,从中寻找信息。


幸运的是现在科技的很大进步,再加上中国银行员工的努力,最终找到了这笔巨款的真正主人。


不可思议的是,这笔钱金的主人是中国银行的员工刘本堃先生,而且刘本堃他的经济条件很一般,他为什么在30年前在英国汇入国内12000的英镑?

调查了解才知道,刘本堃1913年出生于北京,他从小就亲眼看到人民的辛苦生活,和外国人对中国的打压,从小就树立了爱国之情,决定要报效国家。


当时有很多像刘本堃一样的太多人是为国家建设要做贡献。刘本堃从小就努力学习,要为国家富强努力奋斗。


当时只有国家经济实力雄厚,才会有底气。刘本堃就决定要学习经济学,经过他的努力考入了清华大学经济学院。

刘本堃决定在北京发展,但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使整个北京沦陷了。打乱了刘本堃的计划。刘本堃对日本人的憎恨更加深。


刘本堃被迫逃难到了上海,为了为了为了给国家做贡献,刘本堃考入了上海的中国银行工作。


没过多久日本人又侵略到了上海,中国银行为了躲避日本人。只能能把新人留下来,其中就有刘本堃,也不能在这里继续工作了。

刘本堃工作一直被日本人的破坏打乱,四处躲难。刘本堃几经周折,中国银行他委派前往英国,在英国的中国银行里工作。


1942年,刘本堃收拾好行李前往英国,途经地中海,差点丢失了性命。遇到了地中海战役,意大利和英国进行空战。幸运的是安全到达了英国。


刘本堃安排在英国伦敦中国银行工作。遇到一位于对东方文化有兴趣的的英国女士,和刘本堃交流沟通很多东方文化,最终二人结为夫妻。

刘本堃还为妻子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刘道蕊。两人在英国工作一直很努力,一直存钱想为中国建设做贡献。


刘本堃和刘道蕊夫妻二人还一直帮助在英国的中国人,也接到了很多中国共产党员,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积极宣传共产党理论。


刘本堃想以后自己也能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战争结束后,英国的中国银行分分为了两派,一派支持共产党,一派支持国民党。

经过刘本堃和他妻子坚持认为中国银行属于共产党,经过努力最后把支持国民党的赶出了中国银行。


随着中国和英国的关系的改善,英华人可以回国旅游了,刘本堃就带着妻子刘道蕊回到中国,为中国建设做贡献。


刘本堃再回国前,和妻子商量卖掉英国所有资产,再加上自己的积蓄,一共加一起有12000英镑,相当一大笔钱。

刘本堃和妻子决定把这些钱捐给国家,为中国经济建设做贡献,所以就匿名把12000英镑转入了在国务院工作的周总理名下。


接下来刘本堃就带着妻子回国了,并为妻子刘道蕊申请加入中国国籍。二人回到了北京,继续在中国银行工作。


刘本堃一直都认真学习经济学,并且非洲经济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刘本堃最高兴的是回到了银行工作,有幸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自己感到自豪。

刘本堃入党之后,对自己走了更高的要求。不忘初心,一直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从未停止过。


回国后刘道蕊还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一直和丈夫刘本堃为中国发展做贡献,经过刘道蕊的努力自己也成功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但是岁月不饶人,刘本堃退休之后,不幸的是生了一场重病,选择回到老家,安静的度过晚年。没想到当年捐钱的事情还能人发现。

中国银行员工们找到老员工刘本堃,对他表示感谢,能为国家经济做贡献。并表示为完成周总理心愿,把钱还给他。


刘本堃当场就拒绝了,并表明钱既然捐出去了肯定不会拿回来的。就是想为国家经济建设做一点小贡献。

中国银行工作人员很敬佩刘本堃和刘道蕊的爱国精神,况且刘道蕊还是英国人,更是感到欣慰。


中国银行还了解到刘本堃夫妇一直过的很节俭,现在又生病了,坚持把这12000英镑退给他们,本就属于他们的钱。


刘本堃态度也很坚定,说自己不会收回钱的。泼出去的水就不会收回来的。双方都态度坚定。刘道蕊提议要不把这钱做爱心善款吧。

刘本堃表示认同,中国银行就把把这12000英镑当做爱心善款,建立了一个以刘本堃为名的基金会。达到双方满意的结果。


第二年也就是1998年刘本堃在家中去世,享年85岁。刘本堃这一生非常的精彩,让自己的一生活的很有价值。


刘本堃不但自己有一颗爱国的心,一心想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贡献。经过自己的努力做了很多伟大的事情。

刘本堃不仅自己爱国,感染自己的英国妻子也对中国情有独钟,为中国的建设添砖增瓦,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中国做贡献。


我们不能忘记一位英国人能如此爱中国,我们要向刘本堃和刘道蕊二人学习的伟大精神,即使自己活的清贫也要向着为国家做贡献,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中国银行   巨款   名下   地中海   中国共产党   来路不明   爱国   英国   英镑   北京   中国   妻子   年前   努力   发现   国家   经济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