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公司集体打官司讨债!百亿级应收账款,背后利益大的吓人

爆炸性增长的核酸检测行业近年来一直引领着全球的防疫战线,为抗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然而,最近的一则消息却让人们震惊不已——多家颇具规模的核酸检测公司竟然开始集体打官司讨债了!

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利润源泉

2020年爆发的全球疫情给许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有一行业却脱颖而出,收获了巨额利润,核酸检测公司凭借销售核酸检测试剂盒成为疫情中的赢家。

在疫情初期,核酸检测试剂盒成为了防控疫情的关键工具。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试剂盒的研发只用了短短72小时,随后得到国家药监局的紧急审批,为行业开辟了全新的商机。华大等四家公司成为第一批获得检测权的幸运者之一。

试剂盒虽小,却蕴含巨大的利润。据官方测算,一个试剂盒的毛利润可达15-50元。与此同时,核酸检测过程中唯一的成本来自医师和检测人员的人工费用。以华大为例,据其报道,他们已经成功销售了3500万份试剂盒,凭借这个产品赚得了50亿至170亿元的巨额利润。这仅仅是其中一家企业的数据,全国各地的核酸检测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天进行数次检测,从而催生了一个价值数千亿元的产业。

利润的蓬勃增长

疫情期间,许多医药公司如达安基因和华大基因等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收益。以达安基因为例,该公司在疫情之前的年度营收仅为10亿,但在疫情爆发的第一年就达到了53亿,第二年增至76亿,第三年更是飙升至120亿,三年间营收增长了12倍,总计达到249亿。

达安基因的净利润也不可忽视。在疫情前,该公司的净利润仅为9200万,但在疫情的第一年迅速增至24亿,第二年达到36亿,第三年更是飙升至54亿,净利润增长了58倍,三年总计达到114亿。

类似地,华大基因在疫情期间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2019年,华大基因的净利润仅为2.76亿,但在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就达到了16.54亿。仅仅半年时间,华大基因就赚回了之前五年的利润。

到了2020年第三季度,华大基因的净利润更是达到27亿,相较于去年同期翻了整整9倍。

被拖欠的巨额账款:

今年来,核酸检测公司与医学检验室之间的纠纷日益增多,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些纠纷主要源于核酸检测公司无法收回应收账款,而医学检验室则被指存在不结款的问题。

多家核酸检测公司近期将医学检验室告上法庭,揭示了他们面临的债务困境。以达安基因为例,其应收账款高达40亿,几乎相当于去年一年的营收的一半。

更令人担忧的是,达安基因三年来坏账高达5.2亿,其中最高的一笔坏账达到4090万。同样,圣湘生物的应收账款达到12.77亿,坏账也高达4596万,占总资产的13.9%。这些数据表明,核酸检测公司的债务问题已经严重到影响业务持续经营的地步。

为什么医学检验室不愿结款呢?

在疫情初期,大量医学检验室迅速涌现,与政府或地方机构合作进行业务。然而,这些检验室中有一部分并不具备良好的信誉和支付能力,他们赚取的利润却未能按时支付核酸检测公司的费用,这导致了核酸检测公司的资金回笼周期长达9个月,甚至更久。

不仅仅是达安基因和圣湘生物,还有许多公司因无法收回款项而陷入经营困境。他们的应收账款占到营收的90%,现金回笼困难,主营业务无法持续发展。这使得他们不得不寻求法律途径,通过打官司来追讨债务。然而,这并非长久之计。

我认为,核酸检测公司需要积极寻求转型的机会,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这可能涉及扩大服务范围、提供更多的价值附加服务,甚至是与其他相关行业进行合作。

在当前困境中,一些头部公司成功实现了转型。例如,华大公司回归核心业务,专注于基因测序领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检测服务。这种专注于核心业务的战略有助于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另外,曾经轰动一时的深圳核子基因转战房地产租赁市场,也展示了转型的可能性。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只有通过积极的战略调整和创新,核酸检测公司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

虽然核酸检测公司在疫情期间服务了最困难的时期,但一些事件令人痛心。不法利益链条相互勾结,大发国难财,损害了人民的感情,因此,有关部门应彻查此事,还行业一个清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核酸   公司   疫情   净利润   债务   巨额   吓人   基因   困境   初期   纠纷   试剂盒   利润   集体   利益   医学   业务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