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宁夏7岁小女孩一笑成名,后拒百万签约,如今怎么样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朱立勋

编辑| 昭明


2021年3月,宁夏一位7岁小女孩不经意间的一笑,迅速火遍全网,让看惯了职业假笑的人们,找回了久违的甜美和纯真。

每一个见过这张笑脸的人,都会被瞬间感染,觉得所有的坏情绪都被治愈了,网友们大量点赞和转发。

很快一些网红公司嗅到商机,蜂拥而来,计划要把她打造成新的流量明星,甚至开出了一百万的天价签约费,但她的父母丝毫不为所动,认为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是完成学业。

这位小女孩叫铁嘉欣,当时或许有人对她父母的选择感到不解,但慢慢地人们意识到,正是这个决定保护了她,两年过去了,她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意外的走红

铁嘉欣是宁夏固原人,属于“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这里自古以来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自从2015年国家实施“脱贫攻坚”以来,这里旧貌换新颜,环境改善带来了经济发展,西海固脱掉了贫困帽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无论是国家还是当地的老百姓,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才能彻底去掉穷根。

在这种背景下,大量有志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支教,一位叫马瑞的90后年轻教师就是其中之一,她来到西吉县马建乡大坪小学,教孩子们数学和音乐。

马瑞也出身农村,毕业后甘愿放弃在大城市工作,想用自己的努力,为乡村教育做出一些贡献,在教学工作之余,她喜欢拿起镜头,记录生活中美好的瞬间,也让外面的世界多了解这里。

2021年3月的一个下午,春寒料峭,孩子们背起书包准备放学,他们好像永远没有烦恼一样,欢声笑语,唧唧喳喳说个不停。

站在一旁的马瑞老师随手拿出手机,对准孩子们拍下了一段短视频,镜头无意间划过铁嘉欣的面前,铁嘉欣正揣着小手,看到老师拍到自己,不好意思地笑了,显得非常可爱。

铁嘉欣长相甜美,乐观开朗,平时就很爱笑,据马瑞回忆,她上课时认真听讲,和同学们也相处融洽,大家都很喜欢她。

马瑞由衷地喜欢这个孩子,就把视频简单剪辑了一下,放到了网上,当时只是无心之举,没想到就是这只有几秒钟的视频,几乎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

她的纯真笑容俘获了网友们的心,迅速引来大量关注,就连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马瑞也是第二天刷手机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铁嘉欣“火了”。

画面中,铁嘉欣身穿大红色的羽绒服,梳着马尾辫,在人群中很显眼,当镜头对准她的时候,她忙举起右手,捂着嘴歪着头嫣然一笑,羞涩中带着纯真,直击人们的心灵深处。

拒绝百万签约

在自媒体时代,流量就是一切,“微笑女孩”的视频,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获得了几千万的播放量和100多万的点赞,也许人们看惯了各种过度包装的视频,忽然对返璞归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于网红公司而言,什么火他们就追捧什么,铁嘉欣的迅速蹿红,蕴含着无限的商机和财富,很快,他们就打听到铁家的联系方式。

铁嘉欣的父母看到女儿受到大家的喜爱,也发自内心为她高兴,可是这也给一家人的生活带来困扰,不停地有电话打进来,平均每天要接到十几个通来自不同地区的电话。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号码是怎么到这些人手上的,也没往别处想,只是觉得女儿出名了,大家关心关心她也很正常,可是接着发生的事儿就有些变味儿了。

有的公司按耐不住,直接找上门来,铁家的门槛都快要被踏破了,上门的不只有媒体记者,还有网红公司的经纪人,一开始,善良的父母像接待客人一样接待了他们。

面对采访和询问,他们谨慎地回答了一些关于铁嘉欣的话题,可是陆续来的人太多了,他们只好委婉地拒绝了,因为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了。

登门拜访的人还是络绎不绝,有一家食品公司更是直奔主题,劝铁嘉欣的父母让她出来拍广告,他们推脱说,女儿还小,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拍广告,而且过早地抛头露面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听到他们这么说,食品公司的代表知难而退了,不过随后又有一家大公司,以为是价码不够,一张嘴就是一百万的签约费,试图以金钱铺路,说服铁嘉欣的父母。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面对如此优厚的报酬,谁见了不动心呐,更何况在刚刚脱贫的西海固地区,这里的人们可能几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这是多少想一夜成名的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无意间竟落到一个小姑娘的头上,如果她就此成为童星,走出大山,不但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能给西海固带来不小的知名度。

然而铁嘉欣父母的态度很坚决,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所有公司的邀约,对于他们的选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嘲笑他们太“傻”。

其实他们虽然读书不多,但明白事理,铁嘉欣的父亲曾对记者说:女儿的人生应该由她自己做主,我们是不可能利用她来赚钱的,我现在完全有能力抚养她长大成人,她现在正是学知识的年纪,应该做好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情。

对于网络上的各种流言蜚语,铁嘉欣父母的心态也非常强大,宠辱不惊,公开表示不再接待任何陌生人,也不会接受任何商业合作,马瑞老师也对他们的决定非常支持。

一些媒体仍不死心,偷偷躲在铁嘉欣的家和学校周围,想跟踪拍摄铁嘉欣,趁着余温再火一把,在父母和老师的共同保护下,这些人没有得到想要的,铁嘉欣的学习和生活,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为了让大家能够理解,铁嘉欣的姐姐还在头条上发文,表示妹妹年龄还小,她不明白大家为什么都喜欢自己,我们家只希望她能够健康地长大,希望大家不要打破这份宁静。

当然,铁嘉欣的走红也吸引了社会力量的关注,他们更关注的是西部孩子的茁壮成长,很多慈善组织和个人,将目光投向了这里,比如扶贫基金会给大坪小学捐献了厨房设备,让孩子们吃饱吃好。

在此之前,由于条件所限,铁嘉欣和同学们的午餐都是对付一顿,或者自己带,时间长了容易营养不良,现在学校食堂条件改善了,供应充足,孩子们每天都能吃到营养可口的饭菜。

国家有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里,拨出专款对口支援,大坪小学建起了教学楼,孩子们满心欢喜地搬进了窗明几净的新教室,也有企业了解到这里冬天非常冷以后,出资捐献了取暖设备,这样小嘉欣们就不用再揣手取暖了。

还有更多的民间人士捐款捐物,为大坪小学购置了图书、文具等学习用品,孩子们终于有了独立的阅览室,课外生活也更加丰富,当地政府出面协调,让大坪小学这类乡村学校与城里的重点小学开展合作,提高教学水平。

这群山里的孩子可以享受到城里学生一样的资源,视野更加开阔,等待他们的是更美好的未来,也算是铁嘉欣的功德一件。

此外,马瑞老师的无心之举,也吸引了更多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光是大坪小学就来了好几位新老师,为这所乡村学校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大坪小学焕然一新,教学活动越来越好了。

爱就不要伤害

如今距离铁嘉欣火遍全网已经过去两年多了,如今她过得怎么样呢?经过多方了解,她在大坪小学读三年级,学习非常用功,在班里名列前茅,丝毫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假期期间,她受邀拍摄了一个公益短片,除此以外就再也没有参加过别的活动。

铁嘉欣的父母一如既往地爱护她,向外界透露,对于当时拒绝百万签约费一事,他们没有后悔,觉得铁嘉欣目前的状态非常好,她保持了天真的童趣,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听到这里,我们不由感慨,铁嘉欣的父母平凡却伟大,他们没有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在现在这个流量至上、网红遍地的时代,实属难能可贵。

君不见,很多流量明星刚火的时候炙手可热,但互联网是善于遗忘的,过不了多久,人们就会把他们忘在脑后,接着又是下一次轮回,铁嘉欣的父母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才做出富有远见的决定。

作为反例,“小马云”范小勤的故事就为我们上演了一幕伤仲永的悲剧,从万人追捧到无人问津,只用了几年时间,资本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2015年,8岁范小勤因为酷似马云,在网络上走红,马云本人看到他的照片,都忍不住说简直和自己小时候一模一样,表示愿意资助他上完大学。

有了知名度以后,先是镇上的奶粉店给范小勤家送了500元钱,让他们配合说范小勤经常吃他们家的奶粉,一些小公司有样学样,直接拿来店里的产品,和范小勤合影,其实就是变相的代言。

他们还诱导范小勤在镜头前喊“我是小马云”,起初内向的范小勤还会羞涩地跑开,可是各种小恩小惠给范家带来不少好处,他的父亲截肢,母亲患小儿麻痹,生活十分困难,顾不上考虑许多,对外界说:“不管是谁,只要对我有好处,让小勤做什么我都答应。”

本应作为孩子最坚强护盾的父母,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范小勤小小年纪又怎么能看清真相,把握住自己呢?

2017年,一个叫刘长江的老板看上了范小勤,上门与范家签了协议,协议上说会给范家定期打款,送范小勤上最好的学校,等他长大后还安排工作,吃喝不愁。

范小勤的父母,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痛痛快快地在协议上按了手印,他们哪里知道,这就是儿子的“卖身契”。

范小勤被带到河北,住的是别墅,穿的是名牌,还有保姆在身边伺候,刘长江成功地把他包装成小马总,送上各种电视节目,参加商业演出和广告拍摄等等,这一切都给刘长江带来可观的收入。

过了一段时间,由于范小勤实在没什么才艺,热度慢慢降了下来,一些正义人士也指责出品方利用孩子赚钱,刘长江已经很难再从他身上榨出更多的价值了。

2021年春节,刘长江把范小勤送回了村里,虽然承诺会继续供他上学,但范小勤在各种欲望的包围下,完全变质了。

一些好奇的人还会时不时地来看望他,结果都是失望而归,他的脸上只有油腻的假笑,分人便说自己是小马总,伸手便要零花钱,让人感到无比悲哀。

而且经过医生的诊断,范小勤有矮小症和智力障碍,身心状态仍然停留在8岁的样子,连最基本的加减法都算不明白。

范小勤跌落神坛,他的父母也许后悔莫及,就不应该为了那点钱把儿子卖了,幸好当地政府了解到情况后,将范家列入低保户,为他们办理了残疾证,以保障基本生活。

如今范小勤一边继续上学,一边在表哥家的竹木厂帮忙,我们只能祝愿他早日走出虚假的光环,回归正常的生活。

正面和负面的教育意义都是深刻的,对父母来说,他们要意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的财产,不能随意出卖和利用,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对国家来说,要切实地对困难家庭给予帮扶和救助,解决他们面临的就医、上学等现实问题。

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在镜头之外,不能只关注表面的光鲜,还要关注他们真正的需求,千万不要让大家的关切,变成无良商家牟取暴利的工具,变成破坏他们美好人生的帮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宁夏   小女孩   流量   镜头   父母   女儿   老师   孩子   小学   国家   视频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