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锅”为何被禁用?究竟能看见啥?我们小看“卫星锅”了

前言

现在的电视机,都是无线的,想要看什么电影,电视剧,都可以用 WIFI来实现。

但在没有 WIFI的那个年代,大家都是用闭路电视和卫星“大锅盖”来接收电视信号的。

闭路电视,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干扰,非常的不稳定。

遇到风雨天气,电视机里的画面模糊不清,那时候遇到这个情况看电视就是一种折磨。

卫星接收器,其外形像一个大锅盖,接收的信号比较稳定,图像也更清楚,成本也更低,加上安装费也才一百多元了。

完全没有后续费用,是一次性消费的。

这些优势让其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卫星锅变得非常流行,几乎每家每户的房顶上都放着一个大锅盖。

但是,就是这么一种看起来很不错的产品,持续很短的时间,就被政府给禁止售卖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山寨太多,质量没保障

那些年我们国家对其管理并不是很严,于是“山寨的卫星接收器”就到处都是。甚至还有很多没有通过质检的假冒伪劣产品都被人拿出来卖。

特别是在一些边远的乡村,那里的有线电视,价格非常昂贵,而且安装程序繁琐,很多人都不愿意去买。

在乡下地区,有线电视是很难推广的,大家觉得这个卫星接收器用着更方便,成本也更低。即使知道国家管控这个,也都“偷偷安装”一个在屋顶。

二,防止文化入侵

大锅盖的功能是采集电视信号,并不能智能分别。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节目,一旦采集到了,都能在你的电视机上播放。

一个卫星台能同时收看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种不同的节目,也许会有人说,这样不好吗?

一套只要花上数百块钱,就能看到全世界的电视,这绝对是“血赚”。

事实上,这样的功能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有很大的危害。

因为各国对于电视节目的限制有很大的不同。

有些不健康,太暴力的节目,有可能被小孩子和年轻人看到,给他们造成不好的影响。

此外,由于当年我们的发展还不够快,因此欧美各国、特别是美国,卫星电视节目都很活跃。

将自己国家繁华跟先进的一面展现在看电视的人面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文化的渗入与导向作用,会给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三,可能是个导雷锅

有些商家为了他的成本低,使用廉价的金属是没有太大的防雷性

所以,在雷电交加的时候,卫星锅很有可能具有引雷的功能。

若不及时拔掉电器的插头,很有可能会将雷电从线路上传递到家中,对家人产生一定的安全威胁。

真实的事情发生过,当时在天津市南开区的一栋公寓楼内,有一栋公寓楼的楼顶住户,听到电流声音,准备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那栋公寓楼内的灯光却突然熄灭了。

普通的居民区,很少会被雷劈中,还好这那户人家感觉到了不对,没有徒手贸然地去触碰电灯开关。

后来发现家里电闸还发出了火花,如果当时没有警惕意识,那么悲剧可能就会发生。

一家人看见火花大惊失色,连忙向119求助,经过天津市防雷中心的专家调查,确定是因为屋顶上安装了一个卫星接收器,才导致了这一幕。

卫星锅是用电线将闪电引入家庭中,造成家庭中的其他设备受损,但好在家庭中的人并没有受到伤害。

在打雷的时候,卫星锅就像是一根引雷针,是家庭中的一颗定时炸弹。

四、高空掉落是隐患

这玩意儿的外形类似于张开的风筝,表面非常的宽广,承受的风压也非常的大。

如果遇到强风的话,固定的底座很容易就会承受不了带来的压力而折断。

如果把它放得太高,那么它就会被风吹断掉下来,这会给下面的人们带来极大的威胁。

之前也有不少的新闻被媒体报导出来类似的安全事故。

在上海黄浦区多条街道上,不管是新的小区,还是旧的弄堂,都有“卫星锅”被安装在建筑高层上,有的被安装在了空调机架上,有的被电缆包围。

在这些设备之中,有不少“卫星锅”的铁架,都是生锈的。

据黄浦区检察院检察官介绍,近几年黄浦区曾多次出现“卫星锅”从空中掉下的情况:

鲁班路168号大同家园,一年之内就先后出现了两次由于卫星接收设备的天线掉下造成的安全问题。

五,国家出手治理

由于太多的负面影响,导致卫星锅被国家禁售,并且被禁用,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其正面影响。

因此,出于对人民身体和心理的保护,我国对这种曾经一度流行的东西下了禁令。

结语

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数码电视被发明出来,而且质量也越来越好,这让原本的卫星锅年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黄浦区   天津市   闭路电视   接收器   山寨   锅盖   防雷   节目   功能   国家   卫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