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为:在国外生活没收入,回国演出被排挤,为女儿前途操碎了心

前言

1986年,蒋大为凭着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声名鹊起,迅速风靡大江南北。时光荏苒,如今这位已跨入花甲之年的艺术家,再次踏上征程,演唱这首昔日的佳作。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现场空无一人,寂静无声。

照片中,曾经英姿焕发的蒋大为,此刻显得格外落寞。他一手举着黑伞,一手拿着话筒,在空荡荡的舞台上,依然激情四溢地表演。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打动现场观众的心弦,反而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他们纷纷要求这位“国家一级演员”离开中国。

从39年前人头攒动、座无虚席的盛况,到39年后的冷清落寞无人问津,曾经家喻户晓的男歌手蒋大为,究竟为何会陷入如此境地?

01

1947年,蒋大为在天津的繁华之地诞生,自幼沐浴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他的父亲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药剂师,母亲则是一位教书育人的教师。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备受尊崇,他们所创造的经济收入也足以让许多人艳羡不已。蒋大为所在的家庭便是这样一个充满小康气息的典范之家。

蒋大为的小叔拥有一手绝妙的绘画技艺,他的艺术熏陶让年幼的蒋大为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小叔的鼓励下,蒋大为的父母决定送他去学习绘画。经过八年的刻苦钻研,他掌握了素描、油画等多种绘画技巧。

如今我们都知道,成为一名美术生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购买画纸、画笔和颜料等材料。而在当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蒋大为的家庭条件之优越可见一斑。

蒋大为在年少时,生活无忧无虑,饮食营养丰富,虽然身形纤瘦,但体能却异常出色。他的短跑成绩,尤其是百米项目,在全地区都堪称创纪录的佼佼者。

少年时期的蒋大为怀揣着成为运动员的梦想,立志在赛场上熠熠生辉,为国家争光。然而,命运弄人,教练对他坦诚相告:“你的身高并不高,身体条件也有限,再继续训练恐怕难以取得更大的进步。”教练的话虽然直接,却道出了现实的残酷。蒋大为在深思熟虑后,终于决定放弃田径训练。

然而,命运之神却在不经意间为他安排了一场别样的邂逅。那天,邻居家的琴声穿透了他的耳膜,如同一股清泉涌入了他的心田。

蒋大为的生活充满了多才多艺的色彩。除了跑步和绘画这两项才华横溢的运动之外,他还拥有一副令人羡慕的好嗓子。正所谓“文体不分家”,他的音乐天赋与绘画技艺相得益彰,共同谱写了他精彩纷呈的人生篇章。

为了打发时间,排解内心的郁闷,蒋大为常常光顾邻居家。在那里,他与一位弹琴的年轻人结成了不解之缘,两人携手共度美好时光。他们的默契配合和卓越表现赢得了周围人的赞誉,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02

1966年,一位年仅十九岁的青年怀揣着音乐梦想,历经层层选拔,终于成功加入天津文艺宣传队。在那个充满激情与希望的年代,这份工作无疑是一份铁饭碗,意味着他可以脚踏实地地度过一生。然而,命运往往充满了惊喜与转折,这位年轻人从未想过,音乐竟然会给他带来一段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张佩君产生了浓厚的情意,为了她,他毅然放弃了歌舞团的工作。刚刚进入选文艺宣传队时,蒋大为就被队内负责招聘的同事张佩君深深吸引。尽管张佩君的年龄比蒋大为小三岁,但她在工作方面的表现却异常出色。她不仅歌唱得动听,舞蹈娴熟,而且还是天津文艺宣传队的中坚力量。

在蒋大为加入队伍后,张佩君尽心尽力地栽培和关照他,陪伴他度过了人生中最失意的低谷期。

在青春的序曲中,张佩君与蒋大为结缘。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密互动,她对他那俊朗清秀的容貌产生了深深的情愫。每当排练或演出时,为了节省时间,他们都会从家中携带食物,而张佩君总是会将自己精心烹制的佳肴夹给他。

尽管饥饿的困扰仍然萦绕在她的心头,她依然全神贯注地倾注关注于恋人的需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关怀,犹如春雨滋润着大地,逐渐渗透进了蒋大为内心的最深处。张佩君的温柔体贴让他深受感动,两人很快确定了一段美好的恋爱关系。

在1968年,天津歌舞团向蒋大为抛出了橄榄枝,诚挚邀请他加入歌舞团。对于这个梦寐以求的机会,蒋大为却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婉拒了天津歌舞团的盛情邀请。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张佩君被安排到遥远的内蒙古乌兰浩特进行下乡插队。热恋中的小情侣面对这样的长时间两地分居,显然无法接受。

然而,爱情的力量是无法抵挡的。为了维护他们之间的感情,蒋大为最终选择了放弃物质生活的面包,毫不犹豫地跟随他的女友张佩君前往乌兰浩特进行下乡生活。

03

在那个遥远的岁月里,两人与众多知青一同被派往呼和浩特附近的农村,他们的住所简陋,以土坯砌成。每天,他们与当地农民共同劳作,翻耕土地、播种黄豆、施肥等,勤劳的身影随处可见。然而,艰苦的生活让许多知青无法承受,他们用被子遮住头颅,泪水夺眶而出。而蒋大为与张佩君凭借着爱情的力量,坚定地相信生活并非如此艰难。

早在天津时,蒋大为与张佩君因歌唱才华而声名鹊起。1969年,吉林省森林警察文工团听闻这一消息,不远千里来到知青所在地,寻觅这对才子佳人。

经过三天的时光流转,这对患难情侣终于迈入了军旅生涯,成为了吉林森林警察文工团中备受瞩目的歌唱演员。蒋大为,他那如洪钟般雄浑激昂、富有磁性的声音,无疑是一位具备优越条件的男高音歌手。

踏入文工团不久,单位便决定送他前往吉林省音乐学院深造。在那里,蒋大为有幸跟随高慧菊老师系统地学习声乐艺术。

1970年,蒋大为以其才华横溢的创作和演唱能力,创作并演绎了一首名为《采伐工人心向党》的歌曲,这首歌曲如同一颗震撼东北地区的原子弹,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自那时起,电台每天都在播放他的歌声。北京及吉林等地的文艺团体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希望能够将他调往他们的团队,然而团内的政委却坚定地拒绝了这一请求。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蒋大为凭借其出色的歌唱实力,相继演唱了《拖拉机手之歌》、《我送报刊走得忙》以及《大庆油加快了我的车》等脍炙人口的歌曲,逐渐成为了文工团中备受尊敬的台柱子。

在1980年,一位备受赞誉的词作家乔羽在视察工作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位新人蒋大为。这位33岁的蒋大为因乔羽的作品《牡丹之歌》而声名鹊起,成为了文坛的新星。

同年,正值86版《西游记》插曲录制的关键时刻,许镜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蒋大为加入剧组。尽管当时蒋大为与许镜清并不相识,但这位老艺术家却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艺术精髓传授给了后者。

1986年的盛夏,蒋大为演唱的《敢问路在何方》犹如夏日里的一缕清风,迅速吹遍了大街小巷。那年他已经39岁,终于第一次尝到了成名的滋味。

在《西游记》风靡全国的时期,许镜清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敢问路在何方》,曾被蒋大为在中国各地的演出中作为压轴之作。那时,国家经济水平尚未达到如今的高度,城镇居民的月收入普遍不足千元。然而,蒋大为却能轻松地获得每月几十万元的收入。

他后来向记者坦言,自己的出场费高达每月25万元,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所有的演出最后都以《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曲作为压轴之选。

04

尽管收入丰厚,但蒋大为并未因此而感恩戴德。对于作曲人许镜清给予他的提携之恩,他并未回报,反而以怨报德。

到了2015年,许镜清想要举办一场以西游记为主题的音乐会,但资金短缺。于是,他想到了曾演唱过主题曲的蒋大为,希望他能出于对西游记这部经典剧目的热爱,出资赞助一些费用。

谁料蒋大为不仅一毛不拔,更对他曾经的恩人漠然置之。许镜清愤怒不已,原本一首歌红遍大江南北,人们只瞩目台前的演唱者,却忽略了幕后的作曲作词人。这些默默耕耘的人们收入本就微薄,与台前名人明星的财富相比,犹如天壤之别。

蒋大为凭借这首歌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他竟然如此无情无义。许镜清愤然提出版权问题,但蒋大为却公事公办地要求许镜清走法律途径解决此事,令许镜清气得几乎崩溃。尽管如此,许镜清并未继续追究,这件事也仅限于小范围内的传播,许多观众并不知道这段曲折纷繁的故事。

在观众们尚未察觉之际,2017年,蒋大为举办了一场个人的新春音乐会,再次成为当晚的焦点,演唱了经典之作《敢问路在何方》。

就如同时间倒流,那段过去的痕迹似乎瞬间消失无踪。

然而,蒋大为的这一举动却引起了许多老一辈艺术家的不满。

直到后来的朱之文事件,蒋大为才真正被众人所憎恶。

2011年,山东电视台举办了一场名为《我是大明星》的歌唱竞赛节目,来自农村的歌手朱之文凭借着对歌唱的热爱和天赋,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了那场比赛的冠军。

之后,经过现场媒体的精心策划,朱之文向蒋大为敬茶、鞠躬,进行拜师:“今天,我有幸通过张老师的介绍,得以成为蒋老师的学徒,我深感荣幸。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得到蒋老师悉心的教导和指点。”

然而,这段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不久之后,蒋大为在接受某电视台采访时坦言:“我和朱之文之间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师生关系。他只是通过一种形式表达了对我的尊敬。实际上,他并没有从我这里学到任何东西。我们之间的关系并未达到第二步。”

蒋大为还透露,当时他在星光大道上收朱之文为徒,主要是为了炒作。他认为自己的名声因此得到了提升,但这种炒作方式并不受欢迎。他表示,很多学生都曾向他请教,但他并不喜欢把他们称为自己的学生。对于朱之文,蒋大为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一个字都没教过对方。

05

如果说和朱之文的事还仅仅是让大家对他有些微词的话,那真正让大家对蒋大为嗤之以鼻的就不能不提及那次移民事件。

在1997年,蒋大为踏上了加拿大温哥华的演出之旅。在那里,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温哥华优质的教育环境,这让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让女儿蒋怡移民加拿大接受教育。回国后,蒋大为便开始寻求相关部门的意见。然而,由于蒋怡的情况,移民局并未批准她的移民申请。

正当蒋大为感到无奈之际,一位知情人士向他透露了一个信息:作为一位名人,如果他愿意移民加拿大,不仅可以免费办理,还可以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起移民。这样一来,蒋怡便有机会在温哥华接受良好的教育了。

这个建议让蒋大为心生向往,然而他必须深思熟虑自己的移民抉择。作为一名歌唱家,他的前程和荣誉都系于观众的喜爱。然而,在陌生的加拿大,他并不为人所熟知。尽管如此,为了女儿的教育,蒋大为最终下定决心,携妻带女踏上了移民加拿大的道路。1998年,蒋大为一家在温哥华安定下来。然而,他并未选择加入加拿大国籍,而是取得了绿卡,以便在加拿大生活。

抵达加拿大后,蒋大为发现生活费用颇高,而且他在当地的知名度不高,因此演出机会并不多。为了让女儿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决定回国发展。在国内,他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粉丝。

蒋大为的这种做法,在国内外一些同行中引发了争议。尽管从经济角度来看,赚钱并无可耻之处,但蒋大为在国内拥有丰厚的收入,却对国外生活充满向往。这种向往之情,人们难以厚非,但问题在于,他所向往的国外生活水平并未能满足其需求,而他却选择继续领取国内的收入,去国外消费。

当年的演艺圈人士对于蒋大为的行为颇感不屑,认为他缺乏骨气。这种做法与古代“东食西宿”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一个人试图同时享受两地的福利。因此,在回国后,蒋大为并未受到同行的广泛接纳,甚至有人排挤他,拒绝与他同台参加节目。

写在最后

如今,蒋大为已经迈入了耄耋之年,理应享受儿女的陪伴与关爱,然而他却依然穿梭在各种舞台之上,用歌声赚取生活费,着实让人唏嘘。这位传奇歌唱家毕生都在为家人付出,为了女儿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和接受更好的教育,他毅然选择移民加拿大,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只为给女儿购置一套房产作为嫁妆。毫无疑问,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父亲。

尽管近年来,蒋大为因一些争议性言论而受到众人谴责,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应理解并包容他作为一个为了子女操劳的父亲所犯的错误。在事业上,蒋大为堪称老艺术家的典范,他的歌声传唱经典,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听众。我们期待蒋大为能够继续传承老艺术家的精神,为世人带来更多美妙的音乐作品。#夏日打卡生活季##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温哥华   西游记   演出   女儿   收入   宣传队   声名鹊起   文工团   歌舞团   加拿大   知青   深思熟虑   天津   移民   前途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