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泉州看浔埔女

葛昆元

五月春浓,晋江水碧。在朋友的“忽悠”下,今年首次出游,竟是福建泉州。

对于泉州,我所知甚少。过去只知这里是最早与阿拉伯国家通商的港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我便自忖,到泉州大概可以看到大量的阿拉伯人留存在这里的伊斯兰文化遗迹,比如著名的清净寺等。不料,到了泉州才知道,泉州不仅有清净寺,而且还有佛教名刹开元寺;不仅有奔向大海的晋江,而且还有避暑胜地九仙山;不仅有享誉世界的白瓷艺术珍品,更有充满烟火气的姜母鸭……但是,最令我感动和难忘的还是泉州的浔埔女。

那天,刚到泉州,我便问朋友,初到泉州,最好吃的是什么,最该去的是哪里?

朋友笑道,最好吃的是姜母鸭,最该去的地方是蠔壳村。

我问,为什么要去蠔壳村?朋友答,是去看村里的浔埔女。

我不解。朋友笑道,前段时间,著名影星赵丽颖在蠔壳村穿上浔埔女的衣服,头戴漂亮的簪花围拍了一个视频,在网上播出后,那里就一下火了起来,已经成为年轻人必去的网红打卡点啰!

我有点不屑,不就是一个网红打卡点吗!朋友听了,朝我笑笑说:“这浔埔女可不是一般的网红噢,这里有一个非常美丽动人的故事。”

“噢?”我自知失言,赶紧请朋友细细道来……

原来,浔埔女对爱情非常忠贞。自古以来,浔埔村的村民大都以出海捕鱼为生。出海捕鱼风大浪高,十分凶险。浔埔女在送别自己的丈夫之后,她们承担起家中的一切事情,但是无论如何再忙、再累,她们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们上穿褐色的衣服,下穿黑布裤子,头发盘到脑后,绾成一个圆满髻。还采来茉莉花、素馨花、含笑花和粗糠花等鲜花串成一个花环,俗称“簪花围”。她们将这花环簪戴在绾髻四周,中间横插一根簪子,象征着丈夫船上的桅杆,绾髻上再用两块半月形木板,压住发髻,象征着渔船前后两块船板。如此打扮,表示她们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丈夫,盼望着丈夫早日平安归来!

浔埔女非常勤劳。丈夫出海后,她们挑起了家中所有重担。她们要种地,要赡养公婆,抚育孩子。还要挑着新鲜的牡蛎担子,迈着天足,走街串巷叫卖。泉州人喜欢听到她们的叫卖声,因为她们卖的牡蛎是最新鲜的,价钱是最公道的。久而久之,浔埔女就成了一个恪守诚信的品牌。

这时,我们来到了浔埔村口。迎面就是一张赵丽颖扮成浔埔女的巨幅照片,非常引人注目。村口小路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大多是往村里去的游人。也有不少往村外走的姑娘头上也都盘起了发髻,戴上了簪花围,配上当下时髦的衣衫裙裤,倒也有一种独特的美。

很快,我们来到了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的姑娘嫂子、婆婆奶奶头上的发髻,都戴着漂亮的簪花围。我们走到一位坐在小板凳上拣菜的老婆婆身边。我蹲下笑着对老婆婆说:“您头上戴了花环真好看!”

老婆婆转头对我说:“谢谢你夸奖我!”我刚要接着问话,不料对面一位老婆婆笑着说,“过去,她年轻时戴着簪花围真的好看啊!”说完,咯咯咯笑了起来。我身边的老婆婆竟然有点含羞似的笑了一下。

是呀,一个毕生都爱花、爱打扮的人,任何时候都是美丽的。

我又问阿婆:“你们村成了网红后,你们更忙了!高兴吗?”

“当然高兴啰!”阿婆抬起头笑道。

“为什么高兴?人来多了,事情也多了,你们不就更辛苦吗?”我继续问。

“苦怕什么?”阿婆打断我后继续说,“现在每天成百上千的人来我们村打卡、观光旅游,给我们村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其他不说,仅是给来我们村打卡的各地姑娘盘个发髻、戴个簪花围,然后在我们村的蠔宅(用牡蛎壳砌墙建的住房,冬暖夏凉,还透气的蠔壳厝)前拍上一组照片,这收入就很可观咧!”说完阿婆们都开心地笑了。

听着她们欢乐的笑声,看着她们满满的幸福。我突然想到,浔埔女之所以能与“惠安女”“湄州女”并立为福建著名“三大渔女”;浔埔女独特的传统习俗文化,之所以能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因为浔埔女心中充满了爱。她们爱丈夫,爱老人,爱孩子,同时也爱劳动,爱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泉州   晋江   牡蛎   发髻   花环   阿婆   村口   老婆婆   丈夫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