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误,突接儿子坠楼消息,她含泪说出22字

在阅读此文之前,烦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编辑:潇潇

李瑞英是《新闻联播》赫赫有名的主持人,她是第一个坐在直播间的主持人算起来她还是康辉的前辈。

每晚七点雷打不动必定与电视机前的观众见面,多年以来她的工作认真到极致。

从业28年来,工作失误为0 。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主持人在面对孩子坠楼的时候却只说了22个字,说完之后就转身投向工作。

从此之后她被贴上“冷血无情”、“不配为母”“工作狂”的标签。

虽然她工作真的非常敬业,但在生活上,她却让人一言难尽,对此李瑞英也有许多的不得已和辛酸。

毫无征兆离开央视遭各方质疑

“你开了一个很坏的头!”主持人水均益,在得知李瑞英从央视辞职这一消息很是不满。

并发出质问,五十岁出头,容颜不再年轻,专业素养、身体素质有所下降,就得退休吗?

同为主持行业的水均益在《可凡倾听》说出这一段惹人非议的话,引起不小的风波。

网友觉得他这样的说法没有站在李瑞英的角度考虑问题,是片面的且自私的想法,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但其实他想表达的更多是对李瑞英离开央视的惋惜。

2014年5月28日,李瑞英与自己最挚爱的《新闻联播》挥手告别,也为自己事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年仅53岁正当值的她突然离开央视舞台不仅让同事不理解。

也让很多喜爱她的观众产生了众多猜疑,是央视主持压力过大,还是想要回归家庭?

央视主持压力大仍能做到0失误

作为央视主持人,尤其是《新闻联播》这一重量级的节目,主持人的一举一动都彰显表国家形象,压力自然不言而喻。

同为央视主持人撒贝宁曾在节目中透露。

在央视节目上哪怕是说错一个字音,除了要面临被罚款50元甚至更多的经济压力之外,还有强大的精神压力。

因为电视台内部实行的是末尾淘汰制。

失误过多,工作表现不好是会丢饭碗的

即便是机器也有死机的时候,正常的聊天都难以避免嘴瓢,更何况是整天面对着内容复杂稿件的主持人呢。

对于新闻这类高难度的直播主持。

即使是开播前30秒才拿到稿件的李瑞英,依靠着自身强大的抗压能力和专业素养,仍能做到播音庄重、大方,语言表达稳当且舒展。

面对现场的一些突发情况,精神极度紧张的状态下,尽力救场,28年如一日

场场都能做到气定神闲完美结束直播。

试问这样强大的压力之下,有几个专业主持人能做到?

此外对于播音类主持人的专业素养考核不仅在于抗压与应变能力,央视有着极高的要求。

单说语速这一方面,不仅要快而且还要准确清晰,字正腔圆不得有半点含糊。

作为个体,我们的语速受到各方面影响,比如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个人思维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限制。

据统计,中央电视台部分新闻播音员语每分钟播音字数如下:邢质斌329,李瑞英265,罗京280。

在同行里李瑞英的语速虽然不是行业第一。

但她在稳定发挥的同时,语速不甘落后,从业多年0失误,鲜有人能做到的,就很让人佩服。

播音主持梦需要一个肯定的声音

央视的王牌主持人,李瑞英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在1986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后,先后主持并讲解了国家级的各种类型的节目。

例如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中文解说

1991年的CCTV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以及1996年她与罗京首度担任了《新闻联播》现时直播的主持人。

央视之所以能委以重任,毫无疑问李瑞英在事业上绝对是十分优秀且突出的。

她从小学习优异,身为军人的父亲希望女儿能子承父业,同他一样报效祖国。

但临近高考前2个礼拜时,可能是高考的强大的压迫感。

让她本该知识点充盈的大脑,此刻一片空白。

无助的她怕自己高考失利,难以达成父亲的期许。

迷茫中的她选择沉浸在书山字海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仿佛只有在文学的渡轮上,在深情朗读产生共鸣后思考里,她才能得到了往日难以感受的慰藉与安宁。

她一直在寻求声音,一个肯定的声音,直到在校园遇见张颂老师。

在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后的李瑞英,鼓起勇气走上前去请求手拿报纸的老先生停下来,听一听她朗读一小段报纸内容。

声情并茂地朗读后,张颂老师给予李瑞英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她报考北京广播学院

让李瑞英再次坚定了报考广播学院的想法,李瑞英也从此走上了播音主持的道路。

其实冥冥之中自有答案。

央视的缘分 情深缘也深

说到与与央视的缘分,其实有点曲折了。

1983年李瑞英也同众多大学生一样开始面临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

很幸运的是她收到了两份单位的入职邀请。

一份是人人仰慕的央视邀约,另一份是刚刚组建的地方电视台。

李瑞英出其不意地选择了后者,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她在地方台开始了自己电视梦。

那时的地方台由于人才短缺经验不足,李瑞英常常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

主持人、摄像师、策划、剪辑到处都可见她忙碌的身影。

正是地方台的这种锻炼,使得李瑞英综合素质再次显著地拔升,也让她与央视的第二次遇见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婚后不久,她的恩人张颂老师,再次推荐她进入央视的舞台。

李瑞英与央视的再一次重逢,与往日不同,她脱去了在校时的稚嫩。

展现了作为媒体人理应具备的专业的素养,以更加优秀的身份奔赴它而来。

与丈夫青梅竹马完美上演“智性恋”

李瑞英和丈夫张宇燕,可谓青梅竹马。

从小在一个大院里长大,长大后便共同升入同一所高中。正值青春期的俩人,与众多少男少女一样,相互产生了好感。

作为男生的张宇燕大胆表白,并赠予了李瑞英的一本“定情之书”。

象征着爱情的心形的枫叶赫然摆放在书的扉页。

希望和你考进同一所大学”是张宇燕在书中所写的一段文字。

我希望我的未来有你参与,可能就是年少时对爱情最浪漫的表达吧。

出于现实的考虑,理智的李瑞英鼓励张宇燕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业之路,不要为了爱情而失去理性。

他们不管是大学刚毕业还是刚就业那会,都是处在长期异地的状态之下。

这对于普通情侣之间其实是很大的考验的。

但两人都很默契,没有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去阻碍对方前进的步伐,这或许就是“智性恋”最迷人之处吧。

哪怕外面诱惑重重,距离再遥远也难以阻隔他们之间的爱情。

李瑞英与丈夫张宇燕情投意合,双向奔赴的爱情着实令人羡慕。

不久他们在北京举行了婚礼,与此同时李瑞英也告别了地方台,回京工作终于结束了异地恋。

对得起所有人 唯独对儿子充满亏欠

她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央视的肯定。

端庄与大气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喜爱,过硬专业的素养赢得了同事们的深深敬意。

她的贤惠与智慧赢得了丈夫独有的宠爱。

唯独对儿子,李瑞英除了亏欠还是亏欠。

李瑞英与张宇燕婚后由于长期忙于工作,暂无考虑诞下下一代的想法。

迫于长辈的催促,李瑞英也不忍老人难过,就开始了积极备孕。

天生工作狂的她,从怀孕到诞下儿子,几乎不曾请假。

即使是领导让她请假,她都选择了婉拒。

她怕自己的突然离岗会给其他同事带来极大的压力。

在辛苦地怀胎十月后,李瑞英产下了她与丈夫爱情结晶。

心系工作的她在休息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果断选择火速回归岗位。

而后的这些日子,李瑞英的重心基本上都扑在工作上,对于儿子的成长,她严重缺席。

入学资料需要填写家庭关系,儿子单单只选择填写父亲,作为母亲的李瑞英有点失望的试探儿子缘由。

谁知儿子并不是没有因为生活学业的缺席,对妈妈不满而故意不写母亲。

是因为他知道妈妈是公众人物,希望大家不要因为妈妈是李瑞英就对他有过多的关照。

得知原因的李瑞英既欣慰又心酸

难以平衡的生活与工作的她深深陷入了自责,儿子懂事的告诉她,我很好,我很阳光。

孩子的懂事,让李瑞英能宽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工作。

直到1998年的一天,在《新闻联播》即将开播的前,拿着稿子的李瑞英正准备走进直播间那一刻,噩耗传来了。

电话那头的家人语无伦次告诉她,儿子坠楼了情况十分危急,命绝一线。

听到这个消息的李瑞英,如晴天霹雳,仿佛此刻心脏即将要骤停。

直到同事的提醒,她才反应过来,在儿子与即将要开播的工作面前,李瑞英选择了后者

她强忍悲伤情绪安抚家人,并讲到:“冷静听我说,先打120送孩子去医院,直播完我马上过去……”,转身投入工作。

那天的她在电视机前依旧光鲜亮丽,播音自然流畅,仿佛那个噩耗不曾听过。

直播结束那一刻,她不顾一切冲出直播间,赶往医院。

所幸儿子是幸运的,经过医生努力的抢救,脱离了生命的威胁。

这件事一经报道,多数网友和同行都为李瑞英的极高的专业素养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敬意。

但不乏有些网友发出不同的声音,认为她作为母亲极度冷血,甚至说她枉为人母。

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儿子在生命的边缘一线呢,难道她不想立马丢下工作,守在儿子身边吗?

但她知道她不能那样做,《新闻联播》不同于其他节目。

若直播突发的事故,不仅关系到她的工作问题,更是出于对国家形象的抹黑。

所以她只能选择在荧幕前,以端庄与大气掩盖着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她的苦楚我们不曾体会,也请放下键盘尊重她的选择。

离开央视何去何从,是陪伴家人还是开培训班赚钱?

丹尼尔曾说“无论你多有成就,真正的成功,就是陪伴家人”。

28年零失误的李瑞英于2014年正式提出离开《新闻联播》后,也并没有完全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不见。

退休后的李瑞英,即使衣着朴素依旧端庄大气,和丈夫依旧恩爱如初共同参加公益活动。

同时也没有放弃自己毕生钟爱的播音主持事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主持人,为主持界贡献着自己微弱的力量。

晚年作为老师的她,常年奔波在各地方做演讲,并获得学员一致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央视   儿子   工作   语速   新闻联播   素养   主持人   丈夫   压力   消息   专业   李瑞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