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算互联网国家队,中科曙光:全栈技术自主及 AI 化驱动成长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国盛证券 刘高畅 杨然)

1.中科系高性能计算领军,制裁影响下业绩实现持续高增

1.1 超级计算起家,中科院为控股股东

依托中科院背景,以超级计算起家,业务布局立体且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中科曙光逐步成长为我国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

1996 年,曙光 1000 问世,峰值运算速度 25 亿次/秒,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同年公司成立,开始走产业化道路,当年销售额实现 2 千万;

1998年-2008年间,公司陆续推出曙光 2000 到曙光 5000 系列高端计算机,长期引领中国计算产业发展;

2010年,公司“星云”超级计算机排名全球超算 TOP500 榜单第二位,刷新中国超算历史最好成绩;

2014年,公司在上交所上市,资本加持下研发更进一步,同年 10 月公司投资成立海光信息,布局自主研发 CPU;

2016年,公司投资 中科星图,中科星图于2020年 7 月正式登陆科创板;

2020年,IDC 报告《人工智能基础架构市场(2019下半年)跟踪》,曙光 AI 服务器位居市场份额前三。

经历20余年发展,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和领先的市场份额,打造计算产业生态。

背靠中科院计算所,具备雄厚的科研和产业背景优势。

截止2022年底,公司总裁厉军持有公司股权2.88%,是公司的第一大个人股东,厉军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后获北京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5年调入中科院,2001年任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总裁,2011年至今任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CEO 的高持股及稳定性,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稳定。

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 16.35%,为公司控股股东,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全资控股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公司,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依托中科院研发技术优势,联合院所高校及上下游生态伙伴,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及应用推广。

顶级技术型公司,诸多国家级项目核心参与者。

1)公司是超级计算机领域的领军企业,2009-2019 年公司连续 10 年蝉联中国高性能计算机 TOP100 排行榜第一,曾首度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带入全球前三名之列。2018 年 3 月,曙光 I620-G30 服务器集群在 TPC 旗下的大数据测试 TPCx-B-B 中创下两项新的世界纪录,成为全球大数据查询速度最快、性价比最高的服务器。

2)公司是诸多国家级重大项目的核心参与方,具有顶级技术实力。依托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深厚积累,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专项,且公司参与的国家级重大项目均为核心领域,技术指标要求极高。

1.2 业绩持续高增,业务布局立体

业绩持续高增,毛利率保持上升态势。

1)公司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经营业绩稳步提升。2023 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2.98 亿元,同比 5.39%;实现归母净利润 1.31 亿元,同比增长 19.92%;实现扣非净利润 0.49 亿元,同比增长 24.24%;毛利率为 24.04%,相比去年同期提升 3.23pct。

2.AI 产业革命算力需求激增,叠加国家超算互联网建设启动

2.1 国家超算互联网成立,2025 年筑成算力“高速路”

超级计算重要性渐显,发展终局是“电力化”。

1)超级计算是超级计算机及有效应用的总称,而超级计算机以其极大的数据存储容量和极快速的数据处理速度,完成普通计算机无法进行的工作,目前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融入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电子商务、社交媒体、购物网站和人工智能程序等千行百业。

2)据中国计算机学会 HPC 专业委员会统计,中国超级计算机性能进步飞速,2002年至今增加 4 万多倍;中国超级计算机在峰值速度、持续性能和绿色指标等方面陆续突破。

目前,我国获批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达 10 所,分别为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广州中心、深圳中心、长沙中心、济南中心、无锡中心、郑州中心、昆山中心、成都中心、西安中心。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驱动算力服务模式优化。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产业对算力支撑的依赖度提升,超算建设的现存问题逐步暴露。一方面,出现全国算力设施分布不均衡、接口不统一的超算资源统筹协调问题,另一方面,超算技术门槛高,会导致应用软件自主研发和推广不足等问题显露,目前相关应用更偏向传统的高性能计算(天气预报、大型工程设计、基础科学研究等)。

为使得服务模式与技术发展节奏相匹配,需要突破现有单体超算中心运营模式,通过超算互联网的形式促进超算算力的一体化运营。

4 月 17 日,国家超算互联网工作启动会在天津召开。

超算互联网,是指用互联网思维运营超算,将全国超算中心通过算力网络连接,构建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

为紧密连接供需方,各大超算中心提供算力,以各种软件的方式将其提供给用户,通过市场化的运营和服务体系,统筹调度算力资源,降低超算应用门槛,使得超算算力像电力一样走进千家万户,长期可望自主核心软硬件技术的深度应用,进而引领自主可控产业生态走向 成熟。

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成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中国科学院院士、超算互联网总体专家组组长钱德沛、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等多位专家,就超算运营服务经验、国家超算互联网建设路径、超算自主生态体系等问题展开讨论,正式落实超算互联网行动方案,并于 4 月 17 日成立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

科技部表示,2025 年底,国家超算互联网将可形成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服务优质、生态完善的总体布局,成为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高速路”。

2.2 AI 提振算力需求,产业机会趋显

AI 训练进入新时代,算力需求增加。根据 Openai 官网,自 2012 年以来,在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训练中所使用的计算量呈指数级增长,3.4 个月的时间翻一倍,相比之下,摩尔定律有 18-24 个月的倍增周期。

结构复杂带来工艺成本增加,摩尔定律放缓。

Marvell 公司在 2020 年的投资者大会上披露,成本最高的是 90nm 工艺时期的 4.01 美元,2012 年的 28nm 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1.3 美元,但此后制造成本就开始缓慢增加,到了 2020 年的 7nm 时,成本已经从 1.30 美元提高到 1.52 美元。

大模型下参数量高速扩张,算力需求猛增。

ChatGPT 推出之前,人工智能大多针对特定场景应用训练,难以迁移,属于小模型范畴;随着 ChatGPT 等海内外大模型的陆续出世,适用场景得到大幅扩充,海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加大投入,通用大模型及和行业垂类大模型遍地开花。并且,大模型框架下各类模型的参数量高速扩张,随着大模型的应用落地千行百业,算力需求将大幅提振。

AIGC 产业火热,多模态大模型进一步拉动算力需求。随着大模型的输入输出从文字扩展至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产业火热程度大幅提升,AIGC 产品陆续落地,如海外的 OpenAI 绘画 AI 模型 DALL-E2、Stable Diffusion,国内的万兴科技等。由于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数据训练的数据量远超语言模型,对算力芯片数量需求远胜语言类模型,算力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张。

以 Stable diffusion 为例,根据公司官网信息披露,该模型训练数据集为 LAION 5B 的一个子数据集,而 LAION 5B 的数据包至少 80TB,规模已经远超传统语言类大模型训练时使用的数据量(一般是 GB 级的)。

DALL-E2 模型在训练时使用了 6.5 亿张图片,按单张图片大小 512*512 像素(约 256kb)估算,整体训练数据集大小高达约 155TB。

竞争者&参数规模齐增,显著提振我国智能算力规模。算力是打造大模型生态的必备基础,随着模型“赛马”的趋势愈加火热,通用/垂类大模型赛道玩家猛增,且大模型参数呈现指数规模,双重引爆算力需求。

根据 IDC 发布的《2022-2023 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2022 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 268Eflops,已超过通用算力规模,预计 2026 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 1271.4Eflops,年复合增长率 52.3%,同期通用算力增长率 18.5%,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计算市场。

根据《2022-2023 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未来 80%的场景都将基于人工智能,所占据的算力资源将主要由智算中心承载。

3.核心技术实现全栈自主,高性能算力成就国产大模型未来

3.1 重仓核心计算产品,技术+服务协力发展

公司产品矩阵庞大,拥有多元完整的 IT 基础架构产品线,提供一站式通用与行业解决方案。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及制造,同时大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计算等业务,为用户提供高端计算机、存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标准硬件系统定制化开发到云计算、网络安全产品全栈解决方案。

1)公司高端计算机产品主要包括机架式服务器、高密度服务器、刀片服务器、超融合一体机产品等,具有领先的计算密度和节能性,产品整合高速网络和存储技术,可实现超大规模线性扩展。

公司的高端服务器产品也涵盖浸没液冷、冷板液冷等产品形态,具有节能高效、安全稳定、高度集成等特点。随着国产化政策深入,公司的高端计算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2)公司为用户提供包括分布式文件、分布式块、分布式对象、混闪和全闪系列集中式存储等存储产品。

公司分布式对象产品单桶支持千亿级小文件,集群性能超过百万 TPS,产品性能一流;全闪存节点,以高性能、低时延的优势,在 EDA、自动驾驶等新兴应用场景中为核心业务提供优质性能。

公司分布式统一存储产品,单一系统同时支持文件、块、对象和大数据接口协议,在“5G+云+AI”的发展趋势下满足海量异构数据存储、管理需求。

3)在网络安全方面,公司拥有流量分析、网络安全、工业控制等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

公司研制并迭代以汇聚分流、网络流量分析系统、网络与计算加速以及行业应用系统为主的多种流量分析系列产品,为多行业客户提供网络流量可视化、流量回溯分析、5G 信令解析等软硬件解决方案,同时推出国产化网络安全平台,应用于网络安全、流量审计等场景,并与多家头部安全厂商达成战略合作。

4)公司自 2007 年开始从事云计算技术产品研发,筑建了深厚技术护城河,目前已形成全栈云服务能力。曙光云以建设运营“城市云”为主要业务模式,在全国多个城市布局,基本形成了安全可信城市云服务体系,基于城市云计算中心为政府和企业用户提供云服务及云技术服务。

5)算力建设方面,公司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致力于链接遍布各地各类算力中心,实现多样融合算力的弹性供给,大幅降低算力应用门槛,助力国内公司 AI 大模型研发。根据公司公众号,截止至 2022 年 7 月,平台用户数量突破 10 万,作业提交量突破 3000 万。

核心计算产品性能提升,夯实数字基础设施能力。

技术能力方面,公司不断提升自研产品比例及核心部件自研能力,持续开发基于国产处理器的高端计算机、IO 芯片和 IO 模块、底层管控固件,以满足高算力支撑下传统信息化系统建设向大规模数据训练及推理运算的转变。

目前,在国产芯片高端计算机研发及扩产项目、高端计算机内置主动管控固件研发等领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视程度高。

计算服务生态扩大,提振算力服务能力。

基于技术实力的提升,中科曙光在 2018 年推出计算服务平台,在线提供 Tensorflow、PyTorch、PaddlePaddle 等主流 AI 框架,数千节点下保障高效训练目标,并降低用户购买硬件设施的成本。

该平台整合算力、存储、网络以及数据等分布资源,通过统一的算力服务门户向用户输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高度协同的一体化资源。目前已面向金融、电力、教育、交通、环保、汽车、风电、生物、材料等领域,初步形成算力多元、产业协同、服务一体的核心竞争优势。

3.2 与多家技术厂商合作,以算力托举大模型腾飞

大模型强力底座,提供稳健算力支持。目前,公司为“紫东太初”、“悟道 2.0”、“文心一言”等大模型提供算力支撑。

“紫东太初”:国内知名三模态 AI 大模型,以图、文、音(视觉、文本、语音)三模态预训练模型为核心。针对其平台特性,中科曙光不仅为其提供了 AI 算力,且通过优化存储、通讯、计算队列等多个计算环节,经过节点计算、通讯等多种压力测试保证其高效训练。

“悟道 2.0”:于 2021 年 6 月在北京智源大会上发布,作为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 2.0 参数量达到 1.75 万亿,创下全球最大预训练语言模型记录,10 倍于 GPT-3 的参数量,并在世界公认的 9 项 Benchmark 上达到世界第一。

“文心一言”:目前公司已成为百度文心一言首批生态合作伙伴,包括曙光 AI 算力服务以及 AI 服务器等算力基础设施,为百度“文心一言”的产业化应用和生态建设提供高效算力支撑。

与智谱等 AI 厂商合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化落地提供高性能算力资源保障。

竹间智能、智谱 AI 与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享资源,提高算力和大语言模型的商业化能力,并通过不同行业应用案例的验证,加速人工智能在企业落地,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在企业落地的发展。

4.多项优质资产长期具备重估空间,成长确定性高潜力大

4.1 资本布局星辰大海,旗下优质资产逐步进入收获期

公司本身是中科院优质上市平台,中科院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核心平台,而中科曙光又是中科院优质的上市公司平台,为诸多国家级项目做出重要贡献,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产业化经验。从科研背景、技术能力、业务及业绩成长及资产变现的角度,中科曙光是我国科技兴国的核心企业。

公司作为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的重点支持对象,是中科院实施创新链与产业链“两链嫁接”的重要载体。

1)2015 年,公司正式获批成为“中科院先进计算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同年,公司先后与中科院大气所、中科院电子所、中科院信工所、中科院基因组所等多家国立优势科研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推动一批优质科研成果进入市场。

2)2017 年 7 月,公司正式获批成为“中科院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公司属于中国科学院体系内重要的上市公司,以两个联盟为基础,联合中科院内各研究所、企业进行协同创新,成为中科院相关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

目前,中科院体系科技企业包括科大讯飞、超图软件、寒武纪、龙芯等知名企业,相关 IT 高科技优质资产未来有望实现深度协同。

4.2 海光信息——国产 CPU 领军,引领“中国芯”

稀缺的 CPU+GPGPU“六边形战士”,自主可控与安全可信并存。海光信息是国内少数几家同时具备高端通用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DCU)研发能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于研发服务器、工作站等计算、存储设备中的高端处理器,建立了完善的高端处理器的研发环境和流程,技术壁垒优势明显。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25 亿元,同比增长 121.8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8.04 亿元,同比增长 145.65%。

1)海光 CPU 系列产品:2022 年,公司成功推出 CPU 产品海光三号,与在售的海光二 号,广泛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等领域。

海光 CPU 兼容 x86 指令集,内置多个处理器核心,集成通用的高性能外设接口,拥有完善的软硬件生态环境和完备的系统安全机制,可在云计算、物联网、信息服务等应用场景下部署。

公司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对高端处理器计算性能、功能、功耗等技术指标的要求,分别提供海光 7000 系列产品、5000 系列产品、3000 系列产品。

2)海光 DCU 系列产品:海光 DCU 产品兼容国际主流生态,有利于快速迁移。

跨平台迁移过程中算子缺失和精度下降,会导致迁移成功率低。海光 DCU 协处理器全面兼容 ROCm GPU 计算生态,由于 ROCm 和 CUDA 在生态、编程环境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CUDA 用户可以以较低代价快速迁移至 ROCm 平台,ROCm 也被称为“类 CUDA”。

因此,海光 DCU 协处理器能够较好地适配、适应 NVIDIA 商业计算软件和人工智能软件,软硬件生态丰富,可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商业计算等计算密集类应用领域, 主要部署在服务器集群或数据中心,为应用程序提供高性能、高能效比的算力,支撑高复杂度和高吞吐量的数据处理任务。

4.3 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先行者,打造空天信息龙头

立足于中科院,公司技术实力强劲,线上产品和线下产品双轮驱动。公司成立于 2006 年,是中科院控股的企业。经过 10 余年的行业耕耘,公司于 2020 年实现科创板上市,开启企业发展新征程。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软件销售与数据服务、技术开发与服务、一体机产品销售和系统集成,通过向用户提供 GEOVIS 软件销售与数据服务、GEOVIS 技术开发与服务、专用设备及系统集成等业务实现盈利。

公司 2022 年营收 15.77 亿元,同比增长 52%;归母净利润 2.43 亿元,同比增长 10%。公司 2023Q1 营收 2.68 亿元,同比增长 85%;归母净利润 0.05 亿元,同比扭亏。

中科星图构建了线下产品和线上产品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产品体系。

1)线下产品:形成了“1+1+1+N”的产品体系架构,实现面向特种领域、智慧政府、气象生态、航天测运控、企业能源等板块的“GEOVIS+”行业应用生态。

2)线上产品:公司通过应用上云、数据上云、计算上云等重要举措,实现了核心技术的线上化改造和业务的转型升级。

基于自主的数字地球理论、自主的空间基础设施、自主的数字地球软件和自主的 IT 基础设施,形成了星图在线地球产品体系,初步构建了覆盖云、边、端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SaaS 服务需求释放,公司商业模式转变。

GoogleEarth 一经推出便得到市场高度认可,期初大量的研究机构、视频制作企业、旅游公司等 B 端客户购买其专业版本产品,随后由于谷歌经营策略调整,GoogleEarth 软件产品免费,但通过广告、导流等互联网模式进行变现。随着国内数字地球产业发展,类似的产品已经初步成熟。

参考 GoogleEarth 的 SaaS 服务模式,公司有望依托较为成熟的数字地球产品、先进技术以及丰富的数据资源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打造中国版的“GoogleEarth”产品,通过 SaaS 模式开启 B 端及 C 端的广阔市场,打开公司业务长期增长空间。

4.4 曙光云计算——面向未来,持续创新的数字底座

曙光云自 2009 年成都云计算中心开始,在全国积极布局云数据中心,推动智慧城市发展,曙光云目前已服务全国 20 余省份,建立 50 余个云计算中心,服务城市超过 60 个。

在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和服务过程中,曙光云也逐步沉淀出了一些独特的应用场景和行业领域,例如省市一级的重大应急系统、一线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江苏、浙江、云南等地工业互联网等,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和城市管理。拥有安全可信的城市云底座是曙光云发展的一大基石。

据 cctv 报道,从处理器到数据库、中间件,再到大数据平台云操作系统和各种软硬件产品,曙光云从底层架构到上层应用采用全国产产品技术栈。

此外,曙光云还是国内最早通过“中央网信办云服务网络安全审查”、“工信部云服务能力评估”、“中国信通院云计算风险管理能力评估”的“增强级”的云服务商,为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驾护航。曙光云计算提供一站式数据湖运营平台,成为政务大数据平台的关键支撑。

4.5 曙光数创——国产服务器液冷时代引领着

曙光数创是一家以高效制冷技术为核心的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液态冷却产品、机房空调产品、机房温湿度控制产品、机房微模块产品研究、开发、销售,并围绕上述产品提供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是中国数据中心制冷领域的领军企业。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5.18 亿元,同比增长 27.01%、归母净利润 1.17 亿元,同比增长 24.72%。

在数据中心领域,曙光数创秉承中科院计算所 40 年来大型计算机专业技术经验,目前不仅有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已实现商业化量产,还有全浸没液冷技术已落实于国家级大型项目,让更多的数据中心降低耗能、提高效率。

“数字中国”规划和“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使数据资源的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大幅提升,一方面增加了对 IT 设备建设规模的要求,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也伴随增加;另一方面也对 IT 设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T 设备的运算、存储性能不断提升,伴随而来的散热量和热流密度也越来越高,推动了制冷方式由传统风冷向液冷的变革。

液冷技术可实现高密度散热,提高数据中心部署密度,具有优异的节能效果,数据中心液冷技术成为数据中心行业冷却技术发展地必要方向。

曙光冷板式液冷数据中心方案,使数据中心 PUE 降至 1.2 以下,还可延长 CPU 满载频率运行时间,增加 CPU、内存内部半导体元器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降低数据中心总体拥有成本(TCO),在大中型数据中心,用电成本相比传统风冷年可节约数千万元。

5.报告总结

根据关键假设,预计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50.06 亿元、176.11 亿元及 210.2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03 亿元、24.94 亿元、30.38 亿元,对应 2023-2025 年 PE 约为 37x、30x、24x,估值位处历史中低分位、性价比突出。

6.风险提示

服务器行业竞争加剧:若服务器行业竞争加剧,可能会影响公司市场格局的稳定性。

芯片量产化不及预期:若芯片量产不及预期,会影响下游服务器厂商出货量。

贸易摩擦加剧:若贸易摩擦加剧,海外先进制程芯片难以进口,将会对国内服务器厂商产生影响。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报告选自【远瞻智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曙光   技术   人工智能   中科院   中国   数据中心   国家队   模型   自主   数据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