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申请加入五常,每次都被一票否决,这些反对票都是谁投的?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阅读此文章之前,感谢您点个“关注”,既能有很好的体验,还能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关注

前言

我们的邻居印度,似乎一直给人一种“不靠谱”的印象,不然也不会有玩笑说:“印度儿女多奇志”了。

2021年,印度向联合国第六次提出提案,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之前的每次尝试都只有那么一个国家会投反对票,不禁令人好奇,不就是入个常嘛,印度到底是得罪谁了?

早在1945年联合国设立之初,就定下了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国家间的发展合作与共赢的职能。作为联合国最重要的下属机构之一,安全理事会掌握实权。其成员由五个常任理事国组成,这些国家讨论联合国各项决议时具备一票否决权,也即需要全票通过决议才能施行,这就成了印度成为常任理事国的最大门槛。

印度过去几年里国际地位逐渐提升,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印度必然不会放弃任何加入安理会的种种尝试。可究竟是为何,印度屡屡在入常时碰壁呢?

印度如此执着究竟为何?

自二战结束后,联合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组织。而安理会作为联合国直接的双手,面对可能升级的冲突局势时,拥有可逐渐升级的干涉权力:从经济制裁再到禁运军火,甚至可以派遣维和部队。因此,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赋予印度更多的权力和影响

印度认为,联合国安理会应该结合各个地区的情况,取得与自己南亚地区大国相匹配的权力与影响。

五常有何权利

中美英法俄这五个大国,是在二战中战胜了法西斯国家的大国,具备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在国际事务中的显著地位,能令人信服。此外,还有十五个非常任理事国进行监督事务,但权限较低,并且常常发生变动。常任理事国有实力确保世界秩序的稳定,具备和平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的渠道与平台,也能制止可能的武装冲突。可以说因为常任理事国的存在,国家间直接爆发战争的可能小了很多。

基于其历史地位,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可以利用这个否决权来阻止对其不利的决策。乌克兰等部分国家曾提出废除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制度的提议,但不出意料地,没过俄罗斯这一关。

相对的,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无法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约束,其权力也是有限的。然而,迄今为止,却又没有任何其他组织能够媲美联合国安理会五常。

多年来,印度、日本、巴西等后来居上的国家,都渴望入常。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居然已经六次申请加入。印度之所以如此急切,自然是受到这种特殊地位所吸引,并自信认为自己已经具备足够的实力。事实上,在当今风谲云诡的世界格局中,印度确实在各领域都有所实力,使得其有胆量称霸南亚一隅。

印度的大国梦

在独立之前,印度也有一位猛人贾瓦哈拉尔尔·尼赫鲁,他曾著书坦言:“印度要么成为一个崭露头角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印度不能做二流国家。”

这个盛世确实如尼赫鲁所愿:印度独立后,一直在积极努力迎头赶上——

论经济,印度已经基本实现了发展的多元化,其建树涵盖了从纺织、农业等低端产业再到生物、制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端产业。

论总量,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超过了英国,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论潜力,印度GDP的增速在2022年达到了惊人的6.7%,甩开因疫情放慢速度的其他一众国家。

这也难怪一些权威人士胆敢预测印度的经济总量将超过日本,跻身世界前三,位列中美之后。

印度总理莫迪在2022年的独立日演讲中的豪言壮语更是极大激励了印度人:“我们必须在未来二十五年内把印度打造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作为一个经济体,印度足够大,其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于内需,对外贸易是个添头,并无太大依赖,这也能使印度免于被国外资本绑架,经济得以稳定增长。

印度之前的努力为何都失败了?

印度曾有过5次申请入常的历史,这其中有一些国家的支持,但最后都因某个五常国家的否决而失败。

第一次投反对票的是俄罗斯,05年这次印度自认为和其他国家都保持了良好关系,似乎入常志在必得,但解体后没多久的俄罗斯对于印度向西方各国倾斜太多不满,这会导致联合国整体的立场对新生的俄罗斯十分不利。可以说这一票好好地敲打了一番印度,印度也够聪明,该买装备买装备,给足了俄罗斯面子,取得了俄罗斯下一次入常的支持。

第二次投反对票的是法国,过了3年的08年印度再次发起入常投票,俄罗斯很诚信如约支持,但法国这关没过去。印度也一脸懵逼,无法理解哪里得罪法国人了;而法国人也很直接:买我武器。印度高调购买俄罗斯武器意图太明显了,法国也趁机敲诈一番。印度只好忍痛买了许多法国飞机。

第三次投反对票的是英国,三年又三年,11年印度发起投票,这次是以前的殖民地宗主国,英国不乐意了,原因是上次军售英国的台风战机没卖出去,印度被法国的“阵风”吸引了。结果印度迫于英国的压力,哭着把这些飞机请回了自家机库。

第四次投反对票的是美国,已经是17年了,印度花了6年时间筹备,疏通关系,结果这次轮到美国人出面反对了,理由是:美国反对印度在亚洲的强硬态度,引起诸多邻国不满。印度知道疼,后面也稍微收敛了一些。

第五次投反对票的是中国,19年中印之间的边境冲突逐渐升级,甚至常态化,中国这次并不打算宽容这样一个充满敌意的邻国。

不得不说这“五位大哥”轮流来了一次,太有默契了,如此明确的信号印度应当能察觉:印度入常,动了五常的蛋糕了

而第六次,有人开玩笑轮流来这次该轮回俄罗斯了,结果是美国反对,不得不说国际政治真不按常理出牌……

想入常,谁说了算?

数次印度入常的投票美国都有一定的支持,美国对印度的态度是复杂的,自从91年世界政治局势剧变,印度在与解体诞生的俄罗斯关系交恶的同时,也与美国眉来眼去。一方面,美国希望借助印度的地缘政治这一棋子来遏制中国的崛起;而另一方面,印度则选择单方向讨好美国来增强其地区和全球地位。

美国对印度也有所担忧,印度不仅与伊朗保持着紧密联系,而且还在国际市场上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这影响美国倾销搞钱了

此外,印度与美国在一些地区问题上存在不少分歧,尤其是对和陆上邻国巴基斯坦的边境关系,以及克什米尔这一边境地区的归属问题。

因此,美国投票反对印度,基本可以视为对印度的强烈不满了。

印度则一直寻求与美国建立良好的关系。然而,美方一直是有限支持印度的。直到美国宣布"重返亚太"战略,以增加亚洲国家的合作与经济交流,才真正增加了对印度的支持力度,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甚至公开表示支持印度成为常任理事国。这份支持未必有用,联合国方面迅速回应称,在接受印度成为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需要所有成员国共同协商,并不是美国单方面的意愿即可决定。

在印度第五次申请入常时,美英俄法都投了赞成票,唯独中国否决。中国一直持谨慎态度的考虑,但这一次除了纳入国际关系的考量外,边境冲突也是中国无法让步的原则性问题,必须在国际上表明其坚定态度。

而印度千不该万不该,在中国投下唯一的反对票后,并没有试图与中国修复关系,反而恼羞成怒,不断对中国进行打压和挑衅,甚至不惜激化本就十分敏感的边界冲突。

那么问题来了,谁给印度的勇气,敢于冒着可能的战争风险,不断挑衅一个强大的邻国呢?

印度军队就是印度的底气

当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后,其军事实力的发展也必须提上日程。截止目前,印度的军费预算达到了496亿美元每年,在全球排名靠前。

印度因其世界第一的人口数,得以维持庞大的军队规模,现役军人超过一百万,还有2200架军用飞机和4600辆坦克。

除此之外,印度还将相当一部分军费用于购买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并投资于军事科研,旨在提高军事力量的质量和效能。

而如此的军事实力作为背书,确实可以理解印度入常的迫切愿望与底气。

但是印度装备全靠买这一点也成了其致命的软肋,其他国家淘汰的装备被印度采买来,威慑周边小国可以,但并不能真正用于大规模战争。

印度失败的诸多原因

印度入常的失败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

论地位,五常作为二战胜利国,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与区域优势,具备相当的军事实力。他们的存在不仅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还能形成微妙的制衡关系。如果印度突然入常,这种来之不易的平衡将被打破,不利于联合国发挥最大作用。此外,五常自然也不愿让别的国家轻易分享这一权力。

论潜力,尽管印度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经济体,但综合国力尚未达到其他常任理事国的水平,在实力上存在较大差距。就像经济学家的预测,印度确实有望赶超日本,但要迎头赶上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印度目前最大的优势是巨大的人口红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基于数量的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中国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努力将其转变为人才红利,但印度恰好无法控制人才的外流,再多人才也无法带动国内的发展。而且,印度引以为傲的高科技产业相较于德国、日本等国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印度的人才始终无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论环境,印度一直强调自己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但在实际经济表现还未展现出来之前,其他国家难以完全认同。相比之下,日本和德国尽管因其二战中的罪行无法入常,但它们的存在就是对印度入常的巨大阻碍。德日两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阶段,远超印度。因此,印度很难在没作出真正成绩前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且德国和日本都能为联合国提供大量的经济支持,印度却将资源投入到讨好五常上面,这也是区别所在。

印度入常机会如何?

作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守护者,联合国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未来,各国都应该继续努力,推动联合国发展和进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挑战,确保世界的持久繁荣。

如今的印度已不再被人轻视,它正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充满活力的大国,印度也不会放弃入常的所有尝试,但在这之前,印度需要于权力与地位之前,更优先负担起地区大国应有的责任义务,维护地区和平与国际秩序,实现世界范围的长久安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反对票   印度   联合国   否决权   俄罗斯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中国   大国   地位   关系   地区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