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为什么不再加高?原来这里有这么多秘密!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的一项国家重点工程。它位于长江干流西陵峡段,跨越湖北和重庆两地,集防洪、发电、航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长江流域的水利枢纽。


三峡大坝的高度,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话题。我们常常听说,三峡大坝高18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重力坝。但这个185米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不再加高呢?加高十米,能不能解决长江洪水的问题呢?


185米是相对高度

三峡大坝的185米,并不是它的实际高度,而是它的相对高度。也就是说,这个185米是以长江吴淞口的海拔高度为参照物的。吴淞口海拔4米左右,所以三峡大坝顶部相当于海拔189米左右。


那三峡大坝的实际高度是多少呢?根据设计方案,三峡大坝的最大坝高为181米,也就是从水下地基到坝顶的距离。这个距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水下地基会随着沉降而下降。目前,三峡大坝的平均沉降量约为1.5米左右。


185米是优化结果

三峡大坝的185米,并不是随意定出来的,而是经过了多年多方面的论证和优化的结果。早在1919年,孙中山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在长江三峡建造水闸堰的设想。1944年,美国工程师约翰·萨凡奇提出了在三峡建造225米高、1056万千瓦装机容量的水电站和化肥厂的计划。


1949年后,新中国继续推进三峡工程的论证和设计工作。经过多次调整和比选,在1984年确定了蓄水位为150米、装机容量为840万千瓦、防洪库容为90亿立方米、年通过能力为1000万吨级船舶的方案。在1986年至1992年期间,由于长江流域发生了多次特大洪水和干旱事件,引发了对三峡工程方案进行重新论证和优化的需求。


经过专家组织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在1992年确定了蓄水位为175米、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年通过能力为5000万吨级船舶的方案。这个方案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峡工程的实际规模。这个方案综合考虑了工程的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多个因素,是一个平衡和优化的结果。


185米是最佳高度

三峡大坝的185米,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一个最佳高度。如果再加高十米,虽然可以增加一些库容和发电量,但是也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和风险。


加高十米,意味着要增加大量的混凝土和钢筋,增加工程的成本和难度。而且,由于大坝已经建成,要进行改造,还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加高十米,意味着要上移水位线,影响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目前,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75米,最高蓄水位为185米。如果再加高十米,那么正常蓄水位就会达到185米,最高蓄水位就会达到195米。这样,就会淹没更多的土地、森林、农田、城镇、文物等资源,造成更大的生态破坏和移民困难。


加高十米,意味着要承受更大的水压力和地震风险。三峡大坝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重物,它对地壳产生了很大的应力变化。如果再加高十米,那么对地壳的应力变化就会更大。这样,就有可能引发更多的地震活动,甚至导致大坝的破坏和溃决。


三峡大坝的185米,并不是随意定出来的,而是经过了多年多方面的论证和优化的结果。它是一个最佳高度,能够兼顾工程的功能和效益,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和风险。如果再加高十米,并不能一劳永逸解决长江洪水的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和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吴淞   长江流域   相对高度   库容   装机容量   长江   大坝   高度   秘密   方案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