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申请破产!又一“造车新势力”凉了

“关注”一下,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内容。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累计产量2000万辆的新突破,从2014年至今的九年里,中国制造通过不懈努力打造出了全球顶尖的锂电池动力新能源汽车。

然而在比亚迪、蔚来、理想等一众新能源车企出圈的同时,造车新势力中却同时出现了大量的破产倒闭潮。今年以来因为种种原因而暴雷的车企多达8家,其中最近被申请强制破产的奇点汽车最具代表性。奇点汽车到底是怎么“凉了”的呢?

2014年A股迎来了久违的大牛市行情,在这波资本狂潮中各路“PPT创业者”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奇点汽车的创始人沈海寅就是在这个创业风口下起步的。

沈海寅是典型的学霸型资本领袖。高中毕业于全国著名高中启东中学的沈海寅,在别人还在读高一的年纪,就进入了上海交大读书。毕业后这位小神童被分配进入上海航天局工作,用“根红苗正”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九十年代末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中国出现了马云、刘强东这样的互联网行业先驱,不过相比这两位大佬而言,沈海寅恐怕是更有能力的一位。2000年沈海寅孤身前往日本创业,在这个背井离乡的地方他创办了一家名叫JWord的互联网公司,并且最终还成功将公司卖给了硅谷巨头雅虎公司。

创业能力一流的沈海寅,做打工人也是一把好手。他在金山软件集团、奇虎360公司都担任过高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沈海寅还在360担任过长达4年的副总裁。

2014年二月份,国家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重点扶持领域。教育背景、工作履历都十分亮眼的沈海寅,2014年决定重新做回老板身份。

沈海寅创办了一家名叫智车优行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而奇点汽车正是智车优行旗下的主营品牌。不过就像同年宣布造车的“下周回国贾跃亭”一样,沈老板也没有任何汽车行业从业经历,所以“PPT造车”就成了沈海寅最佳的选择。

在一份又一份堪比科幻大片的PPT报告里,沈海寅把奇点汽车描绘成了一个研发中心遍布中国、美国、日本三大科研强国的科技企业,并且奇点汽车还在2016年发布了一款设计非常前卫的概念车。按照沈海寅的说法,他要像雷军建设小米一样,把奇点打造成中国的特斯拉。

显然,沈海寅的夸张宣传的确唬住一些投资者。从2015年的首轮融资开始,一直到2020年完成最后一笔融资,沈海寅一共完成了十一笔融资。这数百亿资金中不仅有私人投资集团的钱,而且还包括了安徽铜陵市的6亿美元,沈海寅的融资能力的确不是一般企业家能比的。

不过就像阳光下绚烂多彩的肥皂泡一样,沈海寅吹出来的美好未来还是被无情的现实给戳破了。根据安徽铜陵市官方发布的公告显示,奇点汽车因为拖欠十名债权人的债务而被法院强制破产清算,九月底之前如果沈海寅还筹集不到资金,那么奇点汽车大概率就将关门大吉。

从目前的证据来看,沈海寅的奇点汽车之所以会沦落到这个地步,恐怕并不是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多残酷,更多的责任还是在于沈海寅本人。

在没有量产一辆汽车的情况下,沈海寅居然拖欠了供应商大笔资金。公开资料显示,奇点汽车目前涉及的债务规模超过5000万元,而它名下被冻结的资金却仅有230万元。甚至连三百多名员工的工资和社保,也成了奇点名下迟迟无法了结的债务纠纷。

根据比亚迪公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该公司的平均车单价约为17.5万元,也就是说奇点欠下的巨额债务足够比亚迪生产286万辆车,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奇点至今都还保持着销量为零的纪录。

结语

商场如战场,企业破产退场的确没有什么可稀奇的,但是奇点的破产过程却着实有些猫儿腻。类似奇点汽车这种烧光数百亿,并且负债5000多万的企业,大多数都会留下一些产品才对,可奇点汽车却好像什么都没做就完成了从创业到退场的整个流程。

那么,你觉得沈海寅到底把那些资金都砸到哪里去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我们的文章,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铜陵市   奇点   新能源   债务   中国   融资   新势力   资金   汽车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