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答好中医药文化建设“特色卷”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7月7日讯(记者 葛婷婷)7月7日上午,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国家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作为山东省示范区建设的“特色卷”之一,为答好中医药文化建设“特色卷”,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电局制定了《山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全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建立了“四种机制”,打造了“一个体系”,塑造了“一个品牌”。

建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保护机制

依托山东中医药大学成立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传统医药),开展齐鲁中医药名家理论精华整理传承工程,出版《齐鲁医籍丛刊》等8本著作,深入开展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并纳入山东中医药科研成果奖励范围。

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巡讲机制

把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巡讲纳入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绩效考核和省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内容,明确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巡讲活动,2022年全省累计开展巡讲活动4700多场,受益群众96余万人次。

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

举办全省中医药文艺节目创作演出活动,创作演出节目119个,制作“鹊说”系列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100余期,省市县各级媒体推出一批中医药栏目,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开设运营1个以上中医药文化科普为主要内容的新媒体账号,形成多层次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

建立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机制

联合省教育厅制定《山东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建设46所省级试点学校,遴选近千名中小学教师开展中医药培训,带动市级试点学校建设,2022年全省累计开展进校园活动900多场。

打造中医药文化科普传播网络体系

制定了《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建设4家国家级、38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协调社会力量建设中医药文化长廊、街区和主题公园,打造覆盖系统内外、便民利民的中医药文化科普传播网络体系。

塑造齐鲁中医药文化品牌

借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成功举办两届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指导举办六届儒医论坛、两届泗滨砭石文化论坛、五届“泰山论灸”,擦亮“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砭发源地”三张名片;支持各地举办中医药文化论坛、文化节等,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2023年,山东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推进年活动,办好第三届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开展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和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举办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活动,力争尽快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中医药文化建设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山东   文化建设   中医药   儒医   齐鲁   山东省   示范区   宣传教育   机制   特色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