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仿制药风生水起,咱们能不能有样学样,也搞个仿制模式出来?

今天刷短视频刷到了前几年徐峥演的那本《我不是药神》,回想一下这算是我印象里这几年最好的一本国产影片,够煽情也有深度,准备啥时候空下来来个二刷,推荐没看过的小伙伴也可以看看打发下时间。

剧情咱就不透露了,原则是坚决不做剧透狗,今天还是讲讲为什么印度药会这么便宜,为什么咱们就不能像印度一样生产仿制药。

为什么印度就能生产仿制药

其实,印度药并非一直这么便宜,印度人也曾因天价药而饱受困扰。

1947年,印度刚刚从英国独立出来,医药市场被外国药企所把持,超过99%药品专利掌握在这些药企手中,药物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为了让印度人穷人能享受到廉价药,1970年,印度政府修改了《专利法》。

修订后的《专利法》允许印度制药公司仿制生产任意一种药品,不需要靠西方国家药品专利。这就让印度仿制药绕过研发成本,只单纯以制造成本计算,价格自然低廉,《专利法》也使印度的仿制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05年,为了与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协议,印度修改了《专利法》,恢复了药品专利保护制度,但新法案只对1995年以后发明的新药或经改进后能大幅度提高疗效的药物提供专利保护。

同时,印度政府可根据需要实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这项《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当发生重大公共健康危机,而该国又没有能力生产“救命药”时,可以强行取得专利。

印度承认欧美药品的专利制度,但根据印度专利法,对药物只承认其制作工艺,不承认其化合物。然后在涉及到社会民生的重大疾病,不管你授权不授权,我都允许我们的药厂生产。

什么意思呢,就是一种药物的化合物成分是A+B+C,但工艺组成是20%A→40%B→40%C,在《专利法》的应用中,你不能照搬工艺的流程和成分配比,但可以尝试39%C→21%A→40%B,因为药物的化学成分是类似的,可能就是只有一点点的差别,所以基本不会影响太大的药效,甚至某些单品会比原版药效果更好那么些。这个道理就和咱们家里炒菜一样,你做个红烧肉多点糖少点酱油放不放葱花儿,味道其实也差不到哪儿去,都是个红烧肉味儿。

在别的国家的药品专利保护,它就像你做红烧肉不许用酱油不许用猪肉。

而在印度的这套专利保护,只是单纯的控制这道菜的食材比例和过程。

那么在法律层面上印度的仿制药不算是仿制药,那是另一种模式的创新呀!

印度大量造仿制药,为什么就不被制裁?

那么有的人可能就要问了,印度这么头铁,这是人类福音呀,咱们国家是不是也学一会印度好了,那样以中国的药品生产能力,还不是吊打阿三么?

这问题又复杂化了,倒不是真的没国家尝试过,上文提到的《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如巴西、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南非、莫桑比克和赞比亚等国家都有类似法案,中国早在1984年颁布的《专利法》就具备“专利实施强制许可”,但《专利法》颁布了30年以来,未曾实施过一例“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即使在 2005 年禽流感肆虐之时,政府也并未批准广州白云山对 “救命药达菲”的强制许可请求,而是通过谈判,让罗氏把达菲的生产授权给了其他两家企业。

欧美的发达国家一般也不太用这种手段,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爆发了炭疽疫情,治疗炭疽病毒的药品西普罗专利权归德国拜耳公司所有,为应对可能爆发的炭疽热危机,民众呼吁对该药品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后来,美国与拜耳公司谈判,药价降低了50%。

如果让我猜为什么这么多国家有了专门立法却又不行使,而是倾向于与药企谈判解决,大概还是考虑国际信誉问题。至于印度么,信誉上面你懂得,小米雷军有话要说……

另外还有一些原因,以至于让印度的仿制药产业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开始呢欧美制药厂的确是要大力打击印度的山寨药,但是这个又涉及到了国际舆论,你强行制裁印度,让印度药厂倒闭了,那印度媒体就会将没钱吃药而死亡的几千万印度人的账全都算在欧美制药厂头上,这样的罪孽谁受得了。到后来欧美药厂也想明白了,真正有钱的人和国家,是不可能吃印度山寨药,毕竟安全性还是不如普通药。鉴于印度药厂生产出来的山寨药是供应印度穷苦人,对欧美药厂的利润没有大的冲击,欧美药厂照样可以在国际上获得丰厚利润,那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还有一方面,印度这个国家啊,拥有庞大的底层人口,这些人口患病了吃不起药就是等死,美国和印度也达成了一种默契,美国每年研制出来的新药,基本上都是印度人在试药。而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用身体来做试药人的代价之下,印度的仿制药产业才得以持续发展。网上看到一句玩笑话,印度这个国家是4亿人口+10亿牲口。玩笑归玩笑,但这种把人民拿来给外国企业做试验品小白鼠的事,你觉得放在咱们国家的话,会不会被社会舆论喷的抑郁?

关于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

最后聊一下我对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理解。

首先咱们走印度这套模式是走不了的,国际环境、社会制度、社会发展环境等因素都大不相同,咱们大抵是不敢也不会开放老百姓给欧美药企来做小白鼠的,而且你如果走印度的仿制药路子,国际上的舆论压力还不比印度受的大千百倍?

要知道“强制许可”也是把双刃剑,它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急用药的成本控制问题,但实际上对本国药企的发展是没什么好处。

对我们国家而言,还是有想发展医药行业的野心的,但医药行业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投入产出比又极度的不平衡,只能依靠专利保护来实现企业盈利。

医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研制的新药。医院里通常说的“进口药”,绝大多数都属于原研药。而原研药有两个致命点: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首先,研发周期一般起码要10年以上。至于成功,统计前十年的结果,不到10%。

如果没有这个专利保护,你觉得还有药企会投入大量时间、金钱、人力物力去搞研发么?都仿制赚快钱去得了。更别说,以后万一医药上面和芯片一样,被卡一下脖子呢?

进口药现在的确是贵,税收也贵,但国家已经尝试逐步把那些个救命药纳入医保当中,那将会大大降低相应患者的用药成本。然后这一部分税收,补贴到医药药品的研发里去。

目前中国的医药行业唯一的大客户就是医保基金,而中国的医保基金是跟经济形势直接挂钩的,经济形势好,交医保的人就多,反之交医保的人就少。就目前这个老龄化的时代,要想发展就必须有增量市场,靠存量市场和缩量市场是必死无疑。

所以只有等中国中高端医疗商业化后,医药行业才可能有一点发展。真想挣大钱,还是要瞄准欧美发达市场往外走,以后的增量市场全在外面,毕竟人家欧美日韩的医疗保险发展成熟,只有做到中国医药企业卷欧美药企才是正路,单靠国内这缩量市场,你是怎么卷都没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印度   专利法   山寨   药厂   印度人   美国   医保   中国   医药行业   药物   药品   专利   模式   学样   欧美   国家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