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铁路上这座铁路桥有多高?火车相当于在22层楼高的地方开过

我们继续讲述成昆铁路建设的故事。下面这张照片,是建设中的横跨成昆铁路线上香水河两岸的密马龙大桥,最高的桥墩的设计高度达到60米,仅仅一个桥墩地基的开挖面积就比一个羽毛球场还要大,需要浇筑800百多立方的混凝土。

挖地基,浇混凝土这听起来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可放在当时的情况下,由于技术条件达不到,搅拌混凝土要完全依靠人工,而且要一次性完成。

人工拌水泥不仅难效率还低,6个战士在地面铺上宽大的铁皮,然后倒上混凝土拿铁锹一下一下的翻动,但是一次只能拌1立方米,常常是翻完1立方米就累的精疲力尽。而这个工程需要浇筑的混凝土有800百多立方。

没有捷径可以走,战士们为了不拖后腿不影响全线工程进度,日以继夜的奋斗。九个月后密马龙大桥就让两山之间难以逾越的天堑变成通途,在相当于二十层楼高的地方,形成了火车呼啸而过的奇观。

有的困难可以靠战士们的力量和决心解决,可有的得靠技术。位于云南省禄丰县境内的迎水河铁路大桥,两端连接隧道,全长203.4米,河谷深达90米。由于桥高,地质复杂,传统的造桥方式无法满足要求。成昆铁路桥梁专家组在经过反复研究后,决定在这里使用一项全新的造桥技术,那就是——栓焊梁。

采用栓焊梁方法造的桥,可以不用一颗铆钉,全靠螺栓连接杆件。用这种办法造的桥,不仅节省钢材、坚固耐用,而且前期施工和后期养护等方面,都要更加方便快捷。可是。当时中国在建造栓焊梁桥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为了保险起见,专家组决定,将这个讨论结果呈报给总指挥李井泉决定。

李井泉

在看了专家组呈报上来的建桥意见后,李井泉立刻拍板决定使用这项新技术。在他看来,这项技术一旦试验成功,有利于提高整个工程的速度;同时还能打破这个领域的空白,为今后其他铁路桥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虽然从选择到决定都是一路绿灯,可到了实际操作阶段困难就来了。

想使栓焊梁桥质量过硬,重点就在于要将螺栓拧到规定的强度,太紧会变形断裂,太松又没法承受压力。由于战士们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新技术,难免无法掌握这个度,所以每位拧螺栓战士的扳手都要带可以显示力量强度的指示计。但是在当时这种桥的建造属于新技术新工程,工地上的指示计有限,很多战士因为没有指示计就没办法参与作业。

铁道兵中有个苗族战士叫梁小金,在熟练了拧螺栓这项工作后,他练就了一手不用指示计,靠“敲螺栓,听声音”判断松紧程度。这个方法弥补了指示计的不足,并且又快又好又准,很快就被推广到了成昆铁路全线。

工地上的战士们通过苦练,很快就掌握了这样一个巧方法,栓螺钉的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1966年9月25号,迎水河大桥修建完成,这也意味着我国首次试验修建栓焊梁大桥的圆满成功。

1966年冬天,全线最长的沙木拉达隧道也打通了,此时成昆铁路全线主体工程也已经过半,照着这个速度赶在1968年7月1号通车绝对没有问题。可就在此时,全国形势再次发生巨变,成昆铁路的建设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再次遭遇停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禄丰县   铁路桥   铁路   桥墩   螺栓   立方   专家组   地基   大桥   混凝土   全线   指示   新技术   战士   火车   地方   工程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